建築裝飾柱存在的用意?請專家解惑


Selma wrote:
謝謝回覆。還是有點...(恕刪)


裝飾柱的英文 = decorative column
其實這只是一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弄出來的名詞。
實際上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名稱。
謝謝! 我大概知道。
依照您的看法,其實多數都是有結構支撐的柱子,所以每棟大樓建築施工也不會有幾根需要作假柱。
至於假柱的商業安全行銷,誰也管不了。

我之前有查過「decorative columns」應該是裝潢用途的「interior columns」 「exterior columns」單層樓高。
照這樣說,根本就沒有國外這樣定義裝飾柱,因為... 光是作法跟外型運用,就跟這「decorative columns」單字無關



難怪CNN記者也在好奇!為何柱子有人擺油桶。原來如此,翻譯問題。

外國人的另一篇英文稿:

http://mashable.com/2016/02/07/taiwan-earthquake-oil-cans/#hmf5Gg9mTgqX

Tai Yun Fa said the metal oil cans are sometimes used in decorative pillars that aren't weight-bearing, and the light barrels can help reduce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building and benefit its structure.



decorative pillars = 裝飾支柱,或稱假柱。所以,不存在的柱子,只是安慰性質, right?
decorative columns = 好像會混亂,像是columns又不是columns。(columns是建築結構上有效,實質卻是無效)的錯亂感。

大概找到了,感謝你的提醒。
ZheZhang wrote:
我買的那棟,就是水...(恕刪)


這應該沒輒了...
我自己都是走樓板和牆壁。
雖然挖個洞真的很醜,而且犧牲掉不少空間,不過施工起來方便多了。


Selma wrote:
謝謝! 我大概知道...(恕刪)


以歐美的做法,他們不太會在梁柱裡面埋管線。
所以實際上它們並沒有這種所謂的裝飾柱。
不過如果問他們管線要怎麼拉,它們又會知道要貼著樑柱來拉。
就是所謂的管道間。
或是他們的管線是會用套筒將管線裝好緊靠在樑柱邊緣,最後再裝潢加工。
它們很難想像,為什麼可以把管線做到樑柱中間去。

對他們來說所謂的樑柱基本上就跟我們一樣,指的就是主結構的部分了。
台灣地狹人稠,為了要節省空間,也是造就這種神奇作法的其中一個原因。
甚麼時候會用到室內裝飾柱?

這或許與設計時的法規檢討有很大的關係

現今的一般住家設計為追求室內面積的最大實用性
不會特別設計裝飾柱
大樓的室內也不會故意設計裝飾柱
(位於室內的裝飾柱還是需要計入建蔽率與容積率
沒有任何增加容積的優勢)
(如果要增加容積,一般大樓會以增加機械室空間等方法,但是必須要配置防火門)
唯一我想得到的情況,應該是設計好後,空間面積無法通過法規檢討
(例如,大樓的電梯與梯廳,樓梯間等位置,很可能受到容積率加上法規檢討的限制,不得已要減去多出來的空間)

多出來的空間,就只好當牆一樣整個封起來
看起來就像一根很厚的柱子
(這不是主結構,許多結構技師並不會注意這裡的怪異,也不會去處理這道很厚的牆)
但是在現場施作時
因為混擬土很重,會影響建築物的載重力
或許因為如此就改為空心的施作方式

...這只是推測

每位建築師的手法不同,當然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僅供參考



BAKA TOTO wrote:
為什麼可以把管線做到樑柱中間去。



樑柱是不能被破壞的!
正常的建築師是不會把任何管線設計埋到樑柱裡面
現在雨汙水也不能直接排放
需要先進入汙水排放設施(化糞池)才行
這些暗管會與建築結構(如牆板,地板)一起施作預留
絕對不會去走樑柱
因為政府承辦人員驗收也不會過哦


bluebook12 wrote:
...(恕刪)


沒錯沒錯。基本上是絕對不可能這麼做的。
這邊指的不是主結構上的樑柱系統。

受力的樑柱系統上基本上是不會中空。
但有特殊情況下會有例外。這邊先不討論。

抱歉是我沒說清楚,這邊指的是被包覆起來看起來像柱子之類的東西。
指的不是受力的結構樑柱。
裝飾柱最常用的是在不對稱的房子,
或是要作造型的房子,

例如有平面型狀不對稱的房子,
柱子出現大小支, 為了同一廳或房內的柱子不要出現明顯大小柱的視覺現象,
就要把小柱加大, 如果純粹把小柱用結構鋼筋混凝土加大到跟大柱一樣大時,
那整個房屋結構都會跑掉, 會發生應力重分配的現象,
也就是小柱變大柱的部份會讓承受的力量變大,
與這支柱子相接的樑也有可能因此承受的地震力會變大,
等於整個結構行為會改變,
所以只好用輕量的方式加大,
當然可以用木頭釘免拆模板做中空,
就夾板釘一釘來灌混凝土漿, 灌混凝土後, 裏面那是沒辦法拆的夾板,
讓夾板隨時間腐爛在裏面, 一般人風水不喜歡有東西腐爛在房屋中,
所以才用一個不太會爛的保麗龍或油桶,
看九二一和這次美濃地震後, 放二三十年都沒爛.

或是造型用圓柱或是梯形柱或其他形狀的柱時,
原設計可能是方柱, 剩下弄成形狀是用包的, 也就是造型柱,
中間就用保麗龍外面再灌混凝土, 在原設計方柱(結構需要)和造形間是中空的填保麗龍,
當然也能用免拆夾板釘好灌, 但又回到灌好沒辦法拆, 夾板會隨時間爛在中間,
風水中, 房屋有東西腐爛是忌諱,
就這樣啦.....


貼紙阿毛 wrote:
1.走明的 就是很...(恕刪)
一般透天厝騎樓上方陽台部分應該都有用沙拉桶(我家也是有)....



日本房屋改造.也是有放保麗龍...當然不能跟大樓比XD
40'55"
日本房屋改造
請問外牆裝飾柱,在裝潢的時候可以把室內這面的牆打掉,利用柱體空間做櫃子嗎?
這樣應該不影響結構,也不影響外觀,有人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做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