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獻上57塊地,其中北市8.25公頃, 小英社會宅玩真的

yisn2jzw wrote:
我覺得社會住宅的目的...(恕刪)


沒有要打擊而是合理化~

合理是台灣大部分薪資合理~總收入合理~總租金合理

不是看誰誰誰年輕過不努力~

大部分年輕人在台北大約3萬5左右~~

你租一個小家庭坪數就要近2萬元~

當然坪數大~租金當然高一點~

但2萬元將近是一個小家庭一個小孩上私人幼托的負擔

蓋是蓋拉~蓋滿滿阿~那為甚麼沒人租呢?

要不然就蓋在木柵離捷運遠的地方~怎麼不叫那些掌權上下班坐捷運看看~

然後又要擔心打到誰誰~哪個誰住哪裡~

如果怕吃大鍋飯~那就別蓋了~只是圖利最後變蚊子戶~然後現在又要租轉賣?

說打擊的那些人就是怕被斷頭抽銀根而已~
我只想知道可以租多久 ? 中間如果買房子了,是不是就不能再租了,

條文清楚點應該會比較好。
有本事買的還是會買,沒有本事的還是租房,能不能租一輩子才是最大問題,萬一年紀大了,錢花光了,沒房住了,那時才會見真章
難道沒有人覺得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一定會失敗的蠢政策嗎?

根本完全違反人性的政策...
如果租金能不是打八折是打2~3折我覺得才合理

租金打8折一樣一堆人租不起。我是覺得學澳門那招最好

以成本來賣,一戶300到400萬,到死都不能賣掉可父傳子,

賣掉也是可以不過只能以原價賣回給政府,一生一次機會。這樣就能解決了

很多台灣人會想不通這個東西,因為大家都忘記房屋本來是用來居住的,不過現在變成一種炒作的商品,

所以覺得我說的這個方法是不可能的。

如果以居住為出發點來說,政府以不賺錢之下,計算土地跟建築成本下去來賣,另規定你不能拿來炒作

或租售,以根本為出發點解決年輕人成家居住為出發點就能想通了。這樣做台灣的國力一定會有所提升的,

不用再為老年地主房主們工作幾十年而完全沒生活品質或不敢生小孩了。
我可以跟大家說,最好不要蓋,蓋了以後也只是增加台灣人的負擔

以台灣政治手法,一定事找事由蓋東西
蓋東西裡面的工程款與原料,應該不用說那麼明顯,看看高捷與高鐵就知道
(網路上一堆被判刑的新聞可以看)

蓋出來的品質還不知道,但成本保證一定高
而只租不售,要多久才回本
房子屋齡老了,政府是不是又要花錢拆掉重建
基本上就註定虧損
那虧損算誰的~~~~~~當然是全台灣百姓的~~~~~
所以現在土地有了
建商標到 蓋了社宅
是誰出錢給建商蓋?
政府嗎??還是建商??
建商又不是佛心來的
沒利可圖 怎麼可能幫你蓋
不如由政府來成立建設公司
公共設施 公有建設 政府自行建造
不用外包給建商
不然發包給建商 大包給中包 中包給小包
包來包去 都不知道中間油水給了多少人

無形中增加營造成本 因為還要扣除油水
如果不夠油水就要黑心建造 弄差一點原料
反正有那個型就好嘛
誰要住 建商有在關心嗎??
錢有收到比較重要

贊成政府部門自己下來一條龍式建造
公開所有資訊透明化
這樣不是很好嗎??
過去因為資訊不發達 以及資訊不對稱
許多人都是聽從片面之詞
聽業務說得天花亂墜 多好多好
或是買東西的時候看上面的說明 廣告介紹

現在要買東西都是先上網查一下評價
看一下網拍價格 看看自己有沒有買貴
或是看一下有沒有開箱文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打細算
不像以前那麼好騙

oldchang1205 wrote:
難道沒有人覺得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一定會失敗的蠢政策嗎?
根本完全違反人性的政策......(恕刪)

只租不賣的社會宅才是正確的政策.
比起以前含地賤賣的國宅正確多了.

以前的國宅政策,抽中就等於中了小樂透,機率更是高很多.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ebola01 wrote:
財部獻上57塊地 小...(恕刪)


聰明的人知道要買房要離捷運越近越好

沒有看過社會住宅很靠近捷運的



這樣才會分開貧窮線 跟 富裕線啊

國家的人口住宅政策是什麼?
把人集中在城市裡嗎?
不是應該用交通建設鼓勵人民分散居住?
北部為例,新北市、桃園許多現成的大型重劃區,便捷交通建設才是重點。
都會區人口稠密已經影響生活品質了,還蓋社會住宅?
還有地就該以公園綠地等做低密度開發。
把社會住宅蓋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裡根本方向錯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