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稅房屋稅之- 當懲罰有錢人的時候我沉默(甚至我支持),當懲罰我的時候已經沒人能替我發聲了


我有房
我支持地價房屋稅漲價
房屋使用者付費
不使用者增加其釋出意願
合情合理
看看希臘就知道,如果政府缺錢 第一個找的就是有房有土地

跑的和尚,跑不了廟!! 除非你不要住廟,住飯店!!

goe126 wrote:
我有房我支持地價房...(恕刪)




而且我覺得奇怪
說會漲的人 都說物價上漲 回不去了
大家都知道物價上漲
政府的稅收當然也得跟進阿
不然 公共建設怎麼做阿
辦各活動發各便當都變貴了~

我看真踩到痛處了 叫的很大聲耶

hcliu0522 wrote:
這篇文章應該讓更多...(恕刪)

真的很棒的一篇分析,
一針見血,
前人的智慧真的要好好的運用!

其實,國父希望你不用繳所得稅!?
文/牧
你一定不知道,其實你努力工作的所得,不用繳所得稅,而這也是國父所希望的。

很多人以為「漲價歸公」是國父的理想,其實那只是平均地權的手段之一。所謂的地權,指的其實是地利,讓土地的利益為全民所共享,其最終結果,是讓地租或土地稅收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國父在民國前六年十月十七日《民報》一週年紀念會演講時提到:

「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 」

做得到做不到呢?我們來看看地租之一的地價稅吧。

現行的地價稅,是由各縣市政府的地價評議委員會每三年公告一次地價,根據「公告地價」來課稅。基礎稅率為1%,自用住宅用地可享五分之一優惠稅率(0.2%),一般用地則按公告地價高低適用1%至5.5%累進課稅。

問題出現在公告地價。這是完全不存在於真實市場的虛擬價格,提供了地方政治人物上下其手的空間。目前的公告地價,財政部承認,大約只有市價的兩成,全國地價稅的實質稅率,只有0.23%。

地方政府虛造價格短收的稅收有多少?99年全國地價稅收有630億。用最簡單的比例估算法,一旦地價稅用市價課徵,稅收應可增加2500億左右。

2500億有多少呢?根據最新核定99年綜合所得稅初步統計,全國勤勞所得(薪資,營利,業務所得等)應納稅額,不過1600億上下。 這個數字這幾年並沒有太大變化,原因是台灣的薪資水準並未成長。如果包括股利等非勤勞所得,99年全國綜合所得稅收,也不過2715億。

也就是說,只要公告地價由目前的市價兩成,提高到市價七成以上,各位努力工作的所得(租稅學上稱勤勞所得),就算不用繳所得稅,政府的總稅收也不會受到影響。

公告地價提高到市價七成(不用修法),相當於地價稅實質稅率為0.8%,會很高嗎?與鄰國來比,還是低很多。以美國來說,人口密度只有台灣20分之一,持有土地等不動產的實質稅率卻高達1%-4%,日本是1.4%,大陸是0.8%-1.8%。平均持有成本都在1%以上(註一)。所以,提高公告地價讓實質稅率到達0.8%,不用擔心有錢人會跑,因為外國房地產的土地持有成本更高。

地價稅也是很公平的稅。在台灣,有錢人不一定繳所得稅,卻一定有不動產。所以賺很大的無照攤販,開賓士領社會救助的,搶銀行住豪宅的這些人,多少都要繳地價稅。

那麼,台灣政治人物刻意壓低公告地價與地價稅,是便宜了誰?答案是養地的財團與地主,包租公與投資客也沾到不少利益。怎麼說?一般人住公寓大廈,土地是持分,以四樓公寓來說,你只分擔底下土地的四分之一。若住十層樓大廈,你的土地持分就只有底下那塊地的十分之一。自住戶還有自住優惠稅率,是一般稅率的五分之一。

等於說,如果你住四層樓公寓,多繳一元地價稅,同一棟的投資客或包租公要多繳五元以上(不適用自住優惠稅率)。如果沒蓋房子,用「同一塊土地」養地的地主則要多繳20元以上。相反地,你省一元地價稅,用「同一塊土地」養地的地主就至少省20元以上。台灣地價稅低的離譜,政治人物告訴你是要「減輕人民負擔」,你以為便宜到誰?

由此看來,台灣目前的生態就是「政治人物拼命壓低地價稅圖利地主財團,讓政府的財政由薪資族負擔,薪水族平常繳稅替地主財團養政府也就罷了,買房子的時候,還要替養地的地主財團付增值稅。」(因為養地成本低,成交不成放著沒差,增值稅等交易稅便可輕易地轉嫁到土地價格上,最終由購屋者負擔)

繳地價稅的時候又到了。各位可以把地價稅單拿出來,把該繳的地價稅乘以3.5。就這麼多,你和你的配偶,還有家裡所有賺錢的人,工作所得都不用再課稅,連扣繳都不用。如果划得來,就代表這些年來政府為了照顧財團地主投資客,鼓勵養地養房,讓您和您的家人多付了多少稅。

「實行就地抽稅,則國家即變成一大業主。我意尚須確定地稅,照價增(徵)收一層,實行單稅法。蓋地是天然的,非人為的,就地徵稅,義所應有,即此已足國用,一切各稅,皆可豁免。」(國父在民國元年6月9日在廣州行轅對議員記者演講)

「如紐約一埠,其地租皆為美政府所有,每年收入有八萬萬元;例之中國,全國歲入不過僅有三萬萬之數。若將來交通便利,以中國之大,苟能造成如紐約者三四處之繁盛市場,則政府收入,即地租一項,已足供支撥而有餘,則民間他項稅則,皆可蠲免矣。此非利國福民之大者乎?」(國父在民國元年10月12日在上海報界公會歡迎會演講)

國父的夢想,是讓土地盡量歸公,讓地利與全民共享。今天政治人物刻意壓制地價稅,讓地價在轉手間不斷上揚,以轉嫁增值稅,最後地價高到政府根本沒財力「照價收買」,沒錢時更滿腦子想辦法賣國有地籌錢。我不知道這些政治人物,在慶祝國慶時,可會有一絲羞愧?

應該不會。

(謹以此文紀念中山先生建國101年。本文歡迎連結轉載)

註一:財政部「就我國租稅負擔率等之說明」。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土地國有制,新加坡約九成土地國有,這些地方的房地產大都只有地上權,從70年到999年不等。以新加坡最常見的99年地上權來說, 99年一到土地連同地上物要無償還給政府。所以每年房地產持有成本就至少包含買價1%的地上權折舊。

註二:台灣養地問題非常嚴重。根據天下雜誌445期:對於建商常以「台北市已經沒有土地」作為抬升房價的理由,張佩智(國有財產局長)更是不以為然。他以去年國有地的標脫率為例指出,台北市僅有四四%,也就是整年度有超過一半的台北市國有地乏人問津,而中南部更是僅有一八%。「講穿了是建商聰明,利用標售土地的資訊來炒高他的土地行情,」張佩智說。「其實台北市的住宅區土地一直以來都是足夠的,」宏大不動產鑑價顧問董事長卓輝華直言,只是有人會去炒作,說土地不夠,所以價格才會飆漲,「說土地不夠都是騙人的!」

註三:別忘了,地價稅還有懲罰「惡意逃避土地使用分區,在工商區蓋豪宅」的功能,因為這些土地不能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後記(10/20):服務地主的政客們,喜歡把「提高地價稅」與「共產主義」連結在一起。果真如此,那持有土地房屋實質稅率高達1%-4%(台灣的四到十六倍)的美日等國,應該算是共產中的共產國家了吧。別忘了地價稅有至少八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支持(包括William Vickrey),他們都不是共產主義者。自由主義經濟大師傅利曼(Milton Friedman)還認定地價稅是各種稅中最好的。

原文網址:http://blog.udn.com/impishb/6929807
6萬元的機車
都沒騎也得繳450使用燃料費
60萬的新車
一年也要7200的牌照稅
都沒開也得繳4800的使用燃料費
過了10年
汽機車都沒殘值了
要繳的稅費還是一樣多
600萬的房子(10-20年的公寓或電梯華廈)
一年地價稅頂多300-500
房屋稅頂多3000-5000
何況過去幾十年房價至少15-20年翻一倍
這5-10年更誇張
都是地區隨便都至少翻一倍以上
幾千萬的房子繳個上萬塊的稅也是剛好而已
上億的豪宅才繳個十幾二十萬
比起汽機車的持有稅費算低的咧

nelson huang wrote:
也就是說,只要公告地價由目前的市價兩成,提高到市價七成以上,各位努力工作的所得(租稅學上稱勤勞所得),就算不用繳所得稅,政府的總稅收也不會受到影響。...(恕刪)


現在的價值來自於現在的利潤, 你把利潤抽走, 還希望價值不變, 可以滿足政府稅收? 太天真
孫文沒看到資本主義到今日的發展情況, 你利用稅收把地利從私人口袋抽走, 這地利就不會存在, 不會滿足政府現在的稅收
ryanku wrote:
實價5%, 一間500萬的房子, 一年25萬, 一個月2萬多 ....
到時你要擔心的是你兒子養不養得起, 房貸只要繳20年, 但房屋稅可是要繳一輩子...(恕刪)


課實價5%,房價必然會跌的, 用一個非常簡化的模型, 給你算算,
這間房子出租一年可以淨賺12 萬 (每個月1 萬),
假設投資客想賺 2%, 所以他出手的價格是 171.4萬, 這樣每年收租金12 萬, 繳8.57 萬持有稅, 淨賺3.43萬,這樣投報率剛好是 2%
所以 171.4 萬是投資客底部的支撐,
一般自住客只想用 1 萬塊以內租房子, 當租金等於稅金的的房價是 240萬,

這兩類人是大宗, 搶房子的時候, 自住客占點優勢, 供給需求平衡時,
房價實價自然就打折了
jesse061978 wrote:
課實價5%,房價必...(恕刪)


500萬是已經跌價後估算的價格(約雙北新房3折), 不然現在的雙北蛋黃蛋白你去哪買500萬的房子, 連新竹桃園都很少
但你沒看到重點, 大大的實價5%後, "養不養得起的問題", 每個月2萬房屋稅, 嘿嘿! 現在勞工退休金都不夠付, 拋售去當遊民吧!

現在房價高, 大家找買得起的區域, 繳20年高房貸+繳一輩子低房屋稅
未來房價低, 大家找養得起的區域, 繳20年低房貸+繳一輩子高房屋稅

對自住的薪資階級來說, 繞那麼大圈也是白搭, 還不是要挑負擔得起的區域買, 本來繳給銀行, 改成繳給政府, 更慘的是, 要繳一輩子, 先自己精算退休金繳不繳得起吧!
增加房屋持有稅好處多很多!!住戶品質一致觀念想法也相近,不過這樣台灣就會出現貧民窟了!!
xxxxx26 wrote:
這幾年網路上有在流傳...(恕刪)

原文是指各類人種,原意是指弱勢的人要互相幫助,不要漠不關己

你可以隨意任人宰割就是因為你是弱勢


有看清楚原文受害者跟加害者的等級嗎

你用這內容就像是 把原文的受害者跟加害者倒反


今天資方不爽不出席就不出席,換成勞方爭取權益敢不出席嗎 這就是優勢



有錢人是弱勢喔? 幾萬人就控制台灣的兩千五百萬人的財富,這些人是弱勢喔?


當你有機會被課高地價稅,思考一下是否也已成為有錢人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