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可以保證老年生活嗎?

一個租屋 一個買屋........30年後 老了的情況你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一個還在租 一個繳完了!

lichujen wrote:
跟閣下同樣的一句話,台灣最近幾十年,出現了三次以上(中美斷交,台海危機,次貸風暴),後面的驗證都是 : 當初可買屋的錢,後面買不到一間廁所.


不過我也想給閣下一個看法
上面三次事件的時代背景下
人口都是持續增長的
2018年將開始台灣第一次的人口衰減
就供需法則來說
房價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直長髮的女子 wrote:
我認為人的性格、個性在出生的那一刻已經決定了70%,後天的教養影響有限,否則同一父母、家庭環境生養的小孩,怎麼其中會有孽子呢?



同意度很高。

我也是覺得人的性格在基因結合的瞬間就決定了很大部分。


THE666 wrote:
問題是,退休後真的會有錢嗎?

你去看那些贊成租房的,他們為什麼要租不買,
就是不想被房貸綁死,可以每年出國、買好車、買3C、吃好料,
你認為他們退休後會存多少錢?

我也說過,年輕時可以不買房,用租房的,
但是你每個月都要存一筆錢,用來退休後,每個月付房租用,
65歲退休,預計活到85歲,那至少要在退休之前,存到20年的房租,
請問這些只租不買的年輕人,你們開始存錢了嗎?


會想買房的終究存的起錢買房

只想玩樂的就算房價跌到一成他們也買不起

現在是想存錢買房的怎麼存也買不起

如果買房就可以吃好用好,子女孝順,那就去買房啊!
手上如果有一堆房也別賣了,那麼好都自己留著當包租公就好。
記得別租給老人,但是台灣老年化,少子化,低薪化,希望有夠多的年輕人租屋囉!

年紀到了肚子大 wrote:
一個租屋 一個買屋........30年後 老了的情況你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一個還在租 一個繳完了!


一個靠投資理財存了1000萬退休金到鄉下花1、2百萬買間小套房

每月還有穩定的現金流供安養餘生

一個花30年的歲月貸1000萬買了一棟房

結果銀行估價僅值500萬

用以房養老的方式度過餘生

以上兩種套餐

請問你要選哪一種

yingdan wrote:
如果買房就可以吃好用好,子女孝順,那就去買房啊!
手上如果有一堆房也別賣了,那麼好都自己留著當包租公就好。
記得別租給老人,但是台灣老年化,少子化,低薪化,希望有夠多的年輕人租屋囉!


你倒是說到他們的痛處了

老是在那邊說老了就沒人會把房子租給你

好吧哪你有以下兩種選擇

1.只租50歲以下的

你確定有那麼多人可以租

2.寧願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那房子還算是資產嗎

還是一個只會一直吃錢而且還越來越貶值的磚頭

現在人最多的世代就6、7年級這一代

10年之後這一代就變成將近50歲的老人囉

yingdan wrote:
如果買房就可以吃好用好,子女孝順,那就去買房啊!
手上如果有一堆房也別賣了,那麼好都自己留著當包租公就好。
記得別租給老人,但是台灣老年化,少子化,低薪化,希望有夠多的年輕人租屋囉!(恕刪)


按照樓主恐嚇的定義,你最後一句不也是恐嚇嗎?脆弱的定義,很容易達標。

台灣老人可沒那麼弱,底下是補充保費的最強台灣老人。

叫我第一名! 7旬包租公健保補充保費年繳324.5萬

2016/03/23 06:40 馬慧娟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字級 字級大 字級中 字級小

收入以外得到的所得,如果超過一定金額,就得繳交健保補充保費,去年健保補充保費共收469.91億元,較前年多2.49億元。而健保補充保費王,是台北一位70多歲的「包租公」,他繳了324.5萬元。
據了解,一般住宅租金補充保費,因房東會要求內含在租金內,房客乾脆不報稅所以收不到,這位包租公繳交的這麼大筆租金補充保費,應該是在精華地段的土財主,擁有不少間的辦公大樓出租。
補充保費繳費第二名的是位兼差王,住在大台北地區50多歲男性,一年繳了296.7萬,他除了原本的工作外,一年的兼職收入竟高達1億4000萬,官員表示,不排除是知名紅牌演講家、股市名嘴或超級電視名嘴。排名第三的是股利補充保費繳費,也是位住在大台北地區的70多歲老先生,一年繳了226.4萬元,推測是擁有2家公司以上,手中握有家族企業公司股票的股東。
健保署官員表示,去年健保補充保費收到較前年略高一點,但幅度不大,顯示補充保費已到一個穩定的程度。
機能好的社區,屋齡別太老有電梯的屋子...價格只會漲不會跌
為了年老有個安穩的家,還是提早準備

房屋會跌我相信,40-50年的破舊樓梯老公寓你考慮看看

近期的今周刊拍攝

自己決定就好
別人講什麼不重要
那有什麼恐嚇不恐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