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殊不樂觀 空頭行情發酵 少子化美國將升息 交易量腰斬餘屋激增 持有成本高

10年後因為少子化要發酵很難(其他因素不談),我阿公那代生6個丶我爸爸生4個,到我這代我妹,我各只生1個。所以出生從6變4到2,少子化是必然。但不是我這代,是我兒子那代。因為算算我弟,我妺,表堂哥這代现在年紀約35-45。如果我們這代全掛大概是3O年以後,這30年我們大人還是有買屋丶換屋需求,想住新屋,透天。不是只是看年輕人有沒有能力買房,想一想其實就符合柯P推算30年。

月幻星空 wrote:
現在私立後半段大學...(恕刪)


公立的也會減班或減班級人數
東哥cdy wrote:
公立的也會減班或減...(恕刪)

嗯嗯 所以也是會受到衝擊的
只是沒有全校一次被整併來的快說...

因為有些買在學區附近想出租的 現在都已紛紛閒置~~
月幻星空 wrote:
嗯嗯 所以也是會受...(恕刪)


學區附近想出租的 現在都已紛紛閒置
現在應該還好吧,或許雙北暫時感受不到,雙北會有這情況估計還需約3-5年
東哥cdy wrote:
學區附近想出租的 ...(恕刪)

106學測報考人數再創新低! 剩12.8萬人

報考人數持續創新低 原本學區附近的房要租給誰??
等未來4年後 畢業要找工作 需要買房的人數也跟著下降

可能不用在等到10年後 3~5年後 房價就會回歸沒人炒作的合理值
只剩剛性自住買盤 讓房市健康交易 不再是犧牲下一代的炒作工具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笨的人 wrote:
秒殺?那為什麼成交量...(恕刪)

因為預算有限的人,都在等房價跌到一折,跌到他買得起的價格,但等阿等阿……房價真的低了,還是買不起。成交量確實有低,價格確實有下修,但買不起的還是一堆,為什麼?等房價骨折?等薪水變高?

當一個26y的年輕人買得起現在的房子(靠自己),疑惑的看著這些長輩還在等房價跌倒一折
請問是房價問題
還是自己本身能力的問題
還是要怪政府沒多蓋點社會宅

傑克王 wrote:
別這麼樂觀,少子化...(恕刪)

在少子化的當下 政府不思如何增加生育率 只記得蓋慢速的輕軌
卻花費了8800億 要去徵收土地先

但需要第一個評估的 是實用性 有些縣市的運載量極少
不到千人在搭乘 此時可以使用公車接駁

公車可以看平假日運輸量去管控 彈性運用(尤其未滿千人的運輸量)
不像土地徵收興建 就先多花了一筆錢

而且 真要作運輸 就應該像是捷運或地鐵之類的 速度較快
除了方便觀光使用 還有可以通勤 趕交通上班的功用

所以 運載量少跟受地形限制的地方 應該使用公車即可
(省錢跟可載送地方 較不受地形限制 有些山區丘陵很難蓋輕軌)

運載量大的地方 為了實用性 應該改興建速度較快的捷運或是地鐵
不上不下的輕軌 主要只能觀光使用

對於上班族通勤的效益較低

p.s真心覺得機動效益較高的公車 跟速度較快實用性較高的捷運或地鐵較好
除非輕軌能提升速度 以及跟鐵路有部分車輛只停特定大站的限制
(就跟自強跟電車一樣 自強為了趕速度 不是每班都停)

順便把生育補助拉高點 南部縣市僅僅6000元(北部桃園可是3萬元)
少子化不僅房地產蕭條 連百業都蕭條呀~~


要知道 400億就夠20萬新生兒 每人領取20萬元
8800億 就足夠支撐這項政策22年(或40萬11年)
這對國家未來 減緩少子化跟支撐房地產會更有幫助


沒有人口數 別說房地產了 百業都會蕭條呀~~

有人玩房地產槓桿太大,見有人說房市下跌就會暴衝

Wowwwn wrote:
因為預算有限的人,...(恕刪)

你這個邏輯完全0分啊,既然是號稱是秒殺不是應該有成交嗎?但是查了成交量卻是持續走低,代表秒殺是假的嘛,有賣出去一定會反應在成交量,如果是秒殺那成交量肯定是大幅成長才可能達到秒殺的地步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