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a wrote:別這樣嘛日本20幾年前, 為了costdown, 海外技轉(電子、機械加工業), 台灣威權時代的札實基礎建設, 政治開放後, 正好成了受益者, 短短10年內平均薪資幾倍成長這幾年台灣, 為了costdown, 技轉大陸(半導體、農、漁業), 大陸這幾年政治也沒那麼威權, 正好成受益者, 這幾年平均薪資成倍成長您不覺得經濟走勢多像?至於軍事, 二戰後, 大陸一直是五大強權之一, 人都送上外太空了, 有航空母艦有什麼好意外的? 但軍事不等於是經濟呀! 正所謂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如果前面兩個出事的日本台灣還沒辦法給中國借鏡的話那我也沒辦法
原本也認為2018房價會跌,但是一想:昨晚羅東夜市人潮洶湧,物價也漸上調,但還是低於台北市,店家笑說:平日人很多, 假日人更多,沒有喘息時間生活品質不好。宜蘭多了很多無料理菜單高檔餐廳還常一位難求,想來觀光餐飲仍是未來發展方向,陸團客會在今年進入冰河期,但是2018的年中的自由行,可能忍太久大爆發,這一年半台灣可做調整生息。台灣有很多河流也四面環海,海上獨木舟看日出日落,觀光海釣與小管團,河川漂流溯溪,團體單車環島,登山森活團,露營野趣團,自然風景攝影團。大陸是共產統治的自由經濟,觀光區域是輪動式的,不要擔心, 但要用心。考慮房屋沒意義,重點是未來的產業,可以讓我們這些小民有方向,不過每人看法不同,目光看遠一點應該沒錯吧?
engcalvin wrote:通貨膨脹等於房價下跌,現在就是正在通膨中,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後,大家有機會可以加薪了,數年後等到一碗陽春麵超過100元,而房價都不動時,等於房價已經折價一半。...(恕刪) 這個只是在純數學(只考慮特定因素)世界才存在。在現實中抱這期望,叫脫離現實,俗稱瘋子房子,也是貨!不只土地是貨,鋼筋水泥等建材也是貨。你說的很好,"大家都有機會加薪了",只有蓋房子的人不加薪?翻開台灣的歷史,那一次通澎嚴重的年代,房價沒有跟著漲?喔,不是跟著漲,是帶頭漲,漲得更兇!因為在通澎期間,房子是被視為避險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