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板南線的優勢是什麼?

a0300080 wrote:
從國外回來的最噁心...(恕刪)


哇...現在不是上班時間嗎?怎麼大大這麼閒可以上來抒發林口的CP值感想

(小弟我現在這麼閒可以上網,是因為我教補習班..晚上才是我的工作時間)

看到大大一直說林口,讓小弟我又想到"蔡家排骨"...這是我對林口最深的印象
(林口不但房子大,連蔡家排骨的雞排都比別人的大好多)

決定今天中午開車帶我的老婆小孩去吃蔡家排骨囉

對不起....我不該在討論板南線的特色這裡講蔡家排骨的...我承認我離題了...小弟我自己鞭自己
a0300080 wrote:
當然,這還是錢(?)的問題。如果我爸是李嘉誠,我就不用考慮這麼多了

買房絕對是錢的問題,買得起蛋黃區就會留下來,買不起的就是洗出去,林口沒你說的這麼好啦!

林口是雙北的邊疆地帶,不僅是濕度大,因台地的地形日夜溫差也大,外加附近工業區的空污,

連飲用水都跟雙北不同步,同屬於新北市但飲用水則是石門水庫,水利署已經發布林口水情稍緊!

鹹酥雞也沒你說的好像3步1家,5步1店似的,真的要買還是要到菜市場或夜市才有。

不管林口會有多CP值,只要空污跟飲水有問題就是大缺點,這是維持生命三要素的其中2項。


maxwu123
除非是工作,本來就是被洗出去
還有林口火力發電廠搞不好還要擴建,

你沒說到我幫你補充。

素還真真真 wrote:
買房絕對是錢的問題...(恕刪)
a0300080 wrote:
從國外回來的最噁心的就是台灣跟中國特有的虛偽造假
我覺得林口好,我就說。我覺得其他地方跟菲律賓一樣,我就講。當然,我現實生活中還是溫良恭儉讓,非常具有台灣中國特有的虛偽特色。
還有,我不覺得離題。主題是討論板南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就回應它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台灣中產階級就喜歡住在周邊環境跟菲律賓一樣的捷運宅,非常令人驚奇。
我拿林口舉例只是剛好我住林口而已。我覺得林三淡青埔北大CP值滿高的新店美河市、北投奇岩重劃區、新莊副都心跟頭前尚可內湖四五期、南港經貿園區很棒,新板特區、象山、大直最讚。至於台北其他地區?每次去都好像去曼谷玩喔。
話說竹北重劃區、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農16、左營高鐵區也都滿好的

是我錯覺嗎?
怎麼一位剛國外回來的懂那麼多地區(比國內的專家還專家),推薦的都是一些建商滯銷的區域。

虛偽造假的到底是誰? 值得好好推敲一下。
happywork01 wrote:
是我錯覺嗎?怎麼一...(恕刪)


嘿嘿,我把我家蛋黃區賣掉時,可是做了超多功課,整個北部跑透透外,還有出差時跑去台中高雄這些沒落的城市觀察

我看新竹台中高雄最大的心得,就是當少子化情況下,老城區會沒落到貧民窟的程度,中產階級只能被迫往重劃區(不管多鬼)居住。

雙北目前受惠於少子化,老城區反而有畸形發展。但再過50年,隨著老城區進一步菲律賓化,雙北中產階級只能住在重劃區而已。看不透的人,就在蛋黃區繼續住吧,住到哪天賣了老公寓只能買在淡海邊邊兩房新大樓時就好笑嚕

聲明一次,不是淡海重劃區漲的有多高,只是你蛋黃區老公寓不值錢而已。當然,宏觀來說,買在台灣就是賠錢,但買在象山大直可以少賠點,買在重劃區至少50年後還能脫手變現
a0300080 wrote:嘿嘿,我把我家蛋...(恕刪)

本版我知道的海歸派有a大你,Shawn,還有我
在某些觀念上我懂你們的看法

對林口的看法,我跟你相同
他是一個「現實考量選擇下的綜合結果」
同樣的錢,可以買到大室內空間,大馬路,對年輕人和一般中產階級是權宜之下的選擇
(我家最近賣房子,我才知道台灣一般人根本拿不出2500萬)
這樣子房子大小住的舒適,新大樓有公設不用跑垃圾車,車子買台雙B,每年固定撥個五十萬預算買錶,二十萬出國玩
這樣子的日子對男人來講,的確比很多地方有生活品質
我如果預算有限,住林口這種重劃區也會是我的口袋名單之一

所以我一直認同住林口是有生活品質的,不認同的是那些誇張林口是豪宅聚落的人
豪宅聚落的基礎是有錢人,如信義計畫區大直象山,路上很多600萬以上的車
林口擺明沒有這麼多有錢人,林口球場的球牌都是台北人
很怪的一點是,林口的收入是新北最高,比我住的新板福丘里還高
房價高過2500萬就賣不動,我也不了解為什麼
還是說,有非常多在林口出生的人,在外地賺大錢,不住林口但戶籍沒遷而已?嗯,真怪
a0300080 wrote:
老城區會沒落到貧民窟的程度,中產階級只能被迫往重劃區(不管多鬼)居住。

買在重劃區至少50年後還能脫手變現

從你這些話來看!你畫的這個大餅太大了,而且只適合你自己吃,扯到50年後太遠了。

重劃區也要看地方,一個重劃區要機能都完善,少說20年跑不掉,買在重劃區就等於套20年。

老城區的都更越來越無望,但只要地段好照樣有建商會做,當然建商也逐漸在改變整合方式,

台北市就有很多是由建商直接買斷,一整區{棟}都歸建商所有,全部打掉重練,不再指望都更。

當然這種方式原有的住戶會被洗出去,轉而遷徙至周邊的區域,老城區決不會沒落成貧民窟。

如同日本的情況,盡管房市都泡沫化而荒廢,東京還是東京,台北還是台北,首都就是首都。
素還真真真 wrote:從你這些話來看!你...(恕刪)

問個都更的問題
我認為一樓的人本來就有權利分回店面
為什麼好像多數人不這麼覺得呢?
pyang3 wrote:
問個都更的問題
我認為一樓的人本來就有權利分回店面
為什麼好像多數人不這麼覺得呢?

就是每個人都想分店面,連樓上的也認為土地有持分,也要抽籤分店面因此容易破局!

如果在多觀察一些都更建案,幾乎都取消店面規劃,一樓改成迎賓大廳或公設可免爭執,

這種方式比較有說服力,被認可的接受度也高,都更是看土地持分,舊建物只剩殘值補償。

都更就是土地再開發,權利變換也是依土地持分換算,想原樓層分回就走合建不叫都更。
素還真真真 wrote:就是每個人都想分店...(恕刪)

店面可以收租
每年收一百萬好了,三十年就三千萬
如果我是一樓,我一定會說那我要多分一間


不過樓上土地有持分應該沒用,我不覺得他有資格抽店面
如果有的話,每個月租金應該要分他了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