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的主要來自於地籍測量實施規則,內政部這幾年修正如下圖
建築物的設計又跟建築技術規則有相關,例如有免計容積的計算
所以在建物設計階段,就會將所以可以的免計容積計算到最大
主管機關應該將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與 建築技術規制則 一併修正

表1 附屬建物測繪登記之重要沿革(圖片來自台北市地政局)
Google 關鍵字 (建物測繪登記之重要沿革)
lichujen wrote:
甚麼叫公設?就是大家共同用到的共有設施。你要沒公設?可以,公設本來就照專有面積大小算持分的,所以照比例把公設的錢算到專有部分去,你高興了吧?甚麼,不行?好啊!那請自己長對翅膀飛上樓,你不用買公設樓梯或電梯,水管直接拉進你家,不要抱怨水壓不夠,水量不穩,你又沒買公設水塔,車位也免了,你會說車位算專有的,那進到車位的車走的車道呢?
建商不是你爸媽,有義務給你吃穿住,一棟房屋,從土地到屋頂,那一樣建商不用花錢可以變出來的?要沒公設,透天沒公設,當然,透天貴啊!住大樓,不算公設,就真正都你的嗎?你的天花是樓上的地板,而你的地板也是樓下的天花,真要算,也是公設喽,怎麼辦?涼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