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賺12萬還8萬房貸(20年)?

炒房客建商賺飽飽,政府又不敢空屋跟交易抽重稅
都更也難做到,台灣老房越來越多,倒楣的還是一般小老百姓啊!!
如果有錢就斟酌的買適合自己能力所能給付的

如果想要過輕鬆一點的生活,那也可以用租的

以後台灣會變怎樣,真的沒人知道
也是啦!
中部非科技業年薪破百也不是沒有
只是要上2班制+輪班
拿肝力在換錢
sunyearhuang wrote:
離開六都,月薪20...(恕刪)
smalldsd wrote:
以現在的高房價來說,除非你眼光很好剛好買到漲很多的地方,不然繳完20年一定虧錢,就算當地房價有漲,但你的舊房子一樣會把漲幅吃掉,繳的房貸利息被銀行吃掉,慘!

把台灣的房價拉長五六十年,再分析會比較準。現在的高房價,20年後一定還是高房價嗎?
二三十年前,台北破公寓一坪要價15萬,是高房價,我也覺得不值那麼價。同樣一棟破公寓,現在更破,要價一坪四十萬,我還是覺得是高房價,但若是一坪15萬呢?我很心動

smalldsd wrote:再次奉勸大家:大家都不要買,房價自然會跌...

說得好!大家都不要吃豬肉,豬肉一定跌
大家都不吃豬肉->就沒有人賣豬肉了->當然也沒有人養豬->所以豬會絕種。
大家都不要買(房)->就沒有人蓋房子->舊房子漸漸老去->所以以後大家都去住帳蓬。
也許會是
大家都不要買(房)->就沒有人蓋房子->和房子有關的行業,百業蕭條->很多人連帳蓬都買不起。

maxroyn wrote:
夫妻收入12萬......這根本很少好嗎?.....(恕刪)

這是樓主比喻,用大部份的錢付房貸,用很緊的錢過二十年生活。
不用太計較!
離開台北

房子其實沒有那麼貴

月付8萬有些地方應該可以買電梯別墅

台北市開車一個小時內就能找到




sunyearhuang wrote:
有聽過以房養老嗎?...(恕刪)


怎麼會有人認為銀行是佛心企業??

貸了兩千萬,總共付給了銀行兩千四百萬

萬一真的運氣好房價沒跌,押給銀行以房養老,銀行貸出兩千萬,再分20年給分你

實際總共到你手中約一千六百萬,

銀行會很感謝您貢獻了800萬......
aa11zzxx wrote:
你大概不懂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會依照時間演進改變模型本身結構,

就事論事就好,不要動不動就訓人不懂。
你知道那個台灣二十年後的人口預測,基本上只是外插法得到的嗎?
二十年後老年人口預測,基本上OK,生育率在20年這麼長的時間,不會照著外插法預測走。
因素當然有政策的干預,但以以前的家庭計劃(減生育率)功效有限,現在反向要操作增加生育率,應該效果也是有限。
但生物依環境和生存條件自會調整其繁衍的步調。要長期預測不要太離譜,要依環境和條件設高低壓力線,人口增高到近壓力線增加比例趨緩,在觸及壓力線前就會反轉;反之人口減少到近低壓力線也會反轉。當碰到非自然事件,如戰爭,温疫、大地震等滅絕事件,人口突然降低衝破低壓力線,那就會促使生育率增高來補事件造成的缺口。台灣的嬰兒潮就是戰爭而來的,現在面臨的老化就是嬰兒潮的後果。一定會發生,但那都是暫時性的,生育率趨線終會回到升降的常軌來,老化現象也會過去(但不一定不會再發生)。

aa11zzxx wrote:舉個大家每天都會遇到的例子: 氣象
天氣預報下個月的天氣當然超級不準,
但是預報一週天氣、未來三天、甚至下個小時,精準度超高,

你有看到我完整的貼文嗎?
"生物有自己的行為法則,不是依照數學模型走。數學模型或許在短期可參考,長期會完全失準。"
我是在回網友這句話"因為過了20年那時人口又少了2~3百萬,台灣1/5以上的人口或許都超過70歲了!"
你在訓我,短期是準的,20年後是長期還是短期?
天氣是死的,生物是活的。活的比死的更難預測。
cotou wrote:
怎麼會有人認為銀行是佛心企業??
貸了兩千萬,總共付給了銀行兩千四百萬
萬一真的運氣好房價沒跌,押給銀行以房養老,銀行貸出兩千萬,再分20年給分你
實際總共到你手中約一千六百萬,
銀行會很感謝您貢獻了800萬......

你在算什麼啊!以房養老的意思是,退休生活所需無慮,不是讓你賺錢。人都要走了,賺錢幹嘛?到陰間花嗎?
然後,最好房子只會跌,沒跌還要運氣好。
房子本就會漲會跌,但跌最兇的是錢(因為通膨是常態)不是房子,房子會折舊,但土地不會折舊。
把房市歷史拉長六七十年或更長來看,就可看出20年後房價是漲的機率高還是跌的機率高。
我不是說房子一二十年後一定漲,這要看對漲的定義是什麼。
扣除通膨因素,二十年後房子是不一定漲(看區域發展),但以貸款的角度看你的分析也是錯的。
舉個例房子值兩千萬也貸兩千萬,二十年後房子沒漲,但通膨導致台幣貶值一半,所以二十年後房子是四千萬(是因為通膨不是房子漲價)。你再回去看你的計算,知道計算那裡有問題了嗎?沒把通膨因素算進來!
這是以二十年後房子(實質)不漲,不考慮漲跌去計算的。應該可以去除漲或跌的爭議,算是中性的估算。
或許有人會質疑,房子會折舊,這我承認,那就以原本房子建物為1000萬,土地1000萬去算。20年後建物折舊一半,剩500萬,換算通膨因素為1000萬,土地不折舊,換算通膨為2000萬,20年後房子價值還是會有當時幣值3000萬。
注意,我不是說這3000萬賺到了1000萬,在房子(實值)不漲的情況,2000萬的房子在二十年後變成3000萬,實質上,實值是變少了(因為折舊),但絕不是像你計算的損失會損失800萬。(這800萬也是沒折算通膨失真的值)
國民黨取得大勝利之後, 下任的總統恐怕都是走向九二共識的兩岸開放逐步統一之路, 一旦阿六仔進來買房, 房價還會是這樣嗎?一些再說台灣少子化跟人口老化堅持租房的人, 恐怕要一直租下去了, 因為到時候想買可能已經買不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