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租比高房價更可怕!柯文哲擬課「空屋稅」打貪婪房東



星幻 wrote:
請注意,之前調降建商房屋稅的最大元兇,是下面這些藍綠議員,就算柯文哲是個網紅,也不要把所有的帳都只算在他頭上哦。
(柯文哲企圖作的,是新蓋屋第1年從3.6%降為2%,因為只有總計1年+差1.6%,所以差異不是非常明顯,明面上確實可視為剛蓋好房子的銷售緩衝期,然後被議會改為3年內降為1.5%…)
法規委員會委員:
李新=國民黨
周威佑=民進黨
汪志冰=國民黨
林國成=親民黨
洪健益=民進黨
葉林傳=國民黨
阮昭雄=民進黨
王閔生=民進黨
徐弘庭=國民黨
與會委員:
厲耿桂芳=國民黨
秦慧珠=國民黨
郭昭巖=國民黨
李芳儒=國民黨
陳永德=國民黨
顏聖冠=民進黨
李新=國民黨
歐陽龍=國民黨
王世堅=民進黨
陳義洲=國民黨
張茂楠=民進黨
王孝維=民進黨
李建昌=民進黨
林瑞圖=無黨籍
吳志剛=國民黨
陳彥伯=國民黨
李傅中武=國民黨
江志銘=民進黨
阮昭雄=民進黨
許 淑華=民進黨
陳政忠=無黨籍
林亭君=國民黨
林國成=親民黨
戴錫欽=國民黨
--
李新:北巿府搞的房巿這麼冷,各位議員都有壓力,所以這是一定要審的。但為了避免以後北巿府有藉口說這是議會決議的,讓議會不得不應付輿論壓力,所以要改一下。弄個 「房市回溫」到「適當時機」,市政府要研議調整稅率並送議會審議。

k6497331 wrote:
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恕刪)

幫忙複製峰言峰語『200萬的理性選擇』內容:

文章作者:峰言峰語
2月11日下午10:08 ·
【200萬的理性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247584699210222/posts/325995941369097/

一個問題,如果你手邊有200萬,此時最理性的選擇,是拿去創業,還是投資房地產?在台灣,這答案是房地產。

繼續這個話題前,先聊個小歷史。

18世紀時,英國運送犯人到澳洲開發,當時的計費標準,是按『上船』時犯人的人頭數付費給船主。然而,私營船主為了牟利,不顧後果地將犯人推上船,航行後更有船主一出海就把犯人扔進海裏,如此導致了死亡率竟可高達94%。

英國政府看這樣不行,因為到澳洲都是死人了,於是改了規定,付費方式改為按『下船』時活著的人頭數計算,結果制度一改,犯人的死亡率馬上降到1%。

會談這個小故事的原因在說明,制度的重要性勝過一切,不以土地制度剝削人民的歐美,致富的方式是創業(不是絕對,但相對而言),但在華人所在的中、港、台,由於擁有全世界最剝削的土地制度,你必須投資房地產。

結論是:不要跟制度對著幹,不然你就等著被制度幹。

#重點1
#創業九死一生

在鬼島獨有的剝削制度下,創業成功的概率有多低呢?依經濟部的新設企業統計,台灣的新設企業能撐過1年的僅10%,熬過5年的只有1%,亦即5年內的陣亡率高達99%。

簡單的說,你如果拿著200萬出來創業,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相反地,如果你將這200萬投資於房地產上,依照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通常是穩穩地賺(不是百分百,但時間拉長,正常都是暴利)。

事實上,若是我們比較台灣的『實業家』與『地主』,你會發現台灣最頂級的富豪都是地主,而不是實業家。

所以在台灣,除了極少數的實業家(如郭台銘),很少有人敢說自己的財富會比地主還多,那台灣的地主倒底富到什麼程度呢?

或許這幾年,你會發現因百業蕭條,而空出了許多店面,對於一般有二間房的中產階級,有空房都迫不及待的要出租,因為不出租所損失的就是每個月2-3萬元的租金,但台灣的地主,一個店面的月租常常高達上百萬,一年下來就至少是千萬,但只要沒有達到地主想要的天價租金,他說不租就不租,而且一擺就是2-3年以上,這在全省都是普遍的現象。

換為具體的例子,以西門町的店王林世昌來談,他只靠著23間店面,就可月收3000萬,年賺3.6億。我們同樣以人來相比,台灣上班族最厲害的鄭名凱,他的年薪高達3千萬,可說是上班族中的超級金領,然而,鄭名凱『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是西門町店王『一個月』的收入,如此你就知道差距有多大,而且別忘了,鄭名凱是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而林世昌卻是每天喝茶聊天。

《西門町店王年收3.6億》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8641505

《鄭名凱.二十七歲年薪三千萬》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39566609

#重點2
#即使是上市公司也難敵個人地主

地主太強了,金領打不贏,我們以上市公司跟你 PK,總不可能輸你了吧?

然而,我們攤開2017年的上市櫃公司財報發現,在台灣1679家的上市櫃公司中,3.6億的年淨利,可以排在第516位,也就是說,西門町店王一年收的店租,直接打趴了70%的上市櫃公司,但別忘了,店王是一個人整天閒閒沒事做,而上市櫃公司則是動輒上百人日夜辛勤的工作(事實上,若在加計台灣的140萬家中小企業,你可以說西門町店王只靠店租,基本就打趴了上百萬間的台灣企業)。

這樣相比,你就了解為何歐美不會有這樣的土地制度,因為除了不公平外,它也不利國家發展,而事實上,這樣的房東,在各城市都不少見,而他們才是台灣真正的隱形冠軍(商周稱讚台中中部的輕工業企業為「隱形冠軍」,但這些工廠每年的獲利都遠不如地主)。

正當你覺得西門町店王應是地主池中的大魚了吧?那你還真就小覷了台灣的地主。

以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來說,它在《富比士亞洲 Forbes Asia》中排行第9,但因為這漏算了林榮三主要的財產,亦即遍布大台北及桃園、逾40萬坪、市值逾2千億元的土地,台灣的頂級富豪都認為,林榮三才是真正的「台灣首富」。

而曾是是林榮三多年好友、富邦集團總裁的台灣首富蔡萬才更曾私下表示,「我怎麼會是首富?林榮三才是吧!富比世漏算他很多房地產。」林榮三生前也曾說:「我的地有多少,我自己都算不清了。」

不只林榮三,台灣的頂級富豪幾乎清一色都是地主,這也包括了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南京東路地王陳珠祈、信義區地王林堉璘……這些還都只是台北的大地主,若再加計中南部的大地主,如霧峰林家、鹿港辜家……你會發現,台灣最富有的人,其實都是大地主,上市櫃公司再努力,也都很難超過地主。

《地王林榮三 擁地40萬坪》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6467

《神祕地主陳珠祈的九堂課》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39566473

《林堉璘土地布局深謀遠慮 身價突破台幣1700億元》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03728198259.html

而且別忘了,台灣的上市櫃公司,都已經是台灣上百萬間企業裡的佼佼者,算是績優中的績優,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些動輒上百上千人的上市公司,每年的獲利竟都還不如『一個人』的地主,由此可知,台灣的土地制度是有多麼的剝削。

#重點3
#唯一能擊敗個人地主的只有法人地主

事實上,台灣地主並非只有自然人,更大的地主是財團法人如『中信』『遠東』『富邦』『國泰』……攤開這些財團的財報後,你才發現他們都囤積了龐大的土地,市值早已破兆,他們才是台灣金字塔上最頂尖的地主。

這些財團致富的方式也無過人之處,他們只是利用了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壽險公司在收取了保費後,再投資於大量土地上來賺取收益。於是你會發現,這其實是雙重剝削,亦即收取了屌絲的保費,然後投資到土地上,最後再炒高房價賣給屌絲。事實上,這種模式也嚇呆了國外的壽險公司,但外資所不知道的是,這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因為只要利用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即可(持有稅率低、囤房沒有累進率)。

至於台灣制度無法改變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民代主體都是地主,他們靠著台灣獨有的土地制度,不用做都世代富貴,如此的話,自然也不可能去制定公平的制度,不然以台灣亞洲第一的空屋率來說,只要提高土地持有成本或開徵囤房稅,那房價就會回歸合理。

《台灣的奇葩囤房稅:阻止真正的囤房稅出現》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8743328

《華人為何不敢到德國炒房》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4063338

綜上,可以知道在台灣,你若擁有200萬,應投入房地產才對,因為在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下,它的風險極低而利潤極大,雖然這很可悲,卻是個人最理性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感性地選擇逐夢創業,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大概率下是九死一生,這也是台灣與歐美最大的不同處(事實上,台北隨便賣掉一間公寓,都可以在收入是台灣人二倍以上的美國買間帶泳池的 House 了,而這也嚇呆了歐美的富裕人士)。

在台灣,最弔詭的是,一輩子只靠土地制度剝削人民的地主民代,他們從來不工作(很多都是沒出過社會就直接從政的官二代),老了卻告訴年輕人要好好努力工作,他們致富方式是炒地皮,卻告訴中小企業要好好經營實業。

不要相信地主民代表面的話,要看他們私底下的致富方式,這才是真實的台灣。

《台灣房價難降的根本原因:民代主體是地主》
http://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3958554
未提供相片說明。
不管是怎樣,只要有心改變台灣,都是一件好事
rokiller wrote:
..市政府不管要推出什麼政策都是要經過議會同意
就算提出再好的策略,常常因為無黨而遭到否決.(恕刪)


大大點到重點
柯P根本重點不是在『空屋稅』
而是為『組黨』帶風向、找藉口罷了………

要課?--為什麼第一任不提?!還替建商降屯屋稅呢!………
星幻 wrote:
馬英九不是推不動政務,而是為了讓諸多傾中政策通過,而發出十二萬分努力,造成朝野都聚焦在這方面成天吵架,也造成其他許多一般政務根本沒放資源在推動…

沒這回事,就純粹是立院一堆綠委不爽而已,根本沒啥傾中政策...

2227995 wrote:
來源 : ETtoday...(恕刪)


賭他不敢 目前台灣也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

喊喊口號而已 不必當真
用空屋稅手段是不可能促進經濟發展的!那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愚民政策

除非將國家房地產政策導向正常供需流動環境,而不再成為資金停靠及投資的標的物.

才能將市場資金導向產業投資及內需市場的經濟環境.

貪婪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構成的因素之一

房東或商人不貪婪?那就真的大同世界了!人類還未進化到如此境界 !

重點在政府經濟政策目標的制定方向,而不是只專注於GTP的數字多寡.



kang19780315 wrote:
不管是怎樣,只要有心改變台灣,都是一件好事...(恕刪)


寧願相信世界上有鬼
也不要相信柯屁哪張嘴

他都只有嘴巴在改變, 只會一張嘴講一堆
結果甚麼都沒有做

這種人真的是台灣畸形社會的極致
靠賭爛藍綠選上的爛咖
我只相信結果論

真的重稅課下去再來討論2020
我一個月收租一百八萬,一年就收二仟萬的房租,
夠我再買一間房子出租,有什麼好後悔的。
對於擁有S級數的房東而言。
一年空窗期只是少買一間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