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e012345 wrote:
效法耕者有其田 生小孩者有其屋
耕者有其田~生小孩者有其屋~
這是兩碼子事~不可類推~
耕者有其田~是土地改革~減少貧富差距~迫使地主無法當米蟲~讓佃農有翻身的機會~
誘使地主改做其他投資~轉型工業~...
地主的土地轉給耕者~
地主是無償捐獻?耕者是無償取得?
生小孩者有其屋?
有沒有屋~只是推託之辭~不必然是不生小孩的主因~
生不生小孩~跟有沒有屋~也是兩碼子事~
屋哪來?蓋屋的土地哪來?拿誰的錢去蓋?
無屋者可以無償取得?
生小孩有補助/有優惠/有減免...~這是社會福利政策~個人支持~
但是~補助到送屋~這太過也太扯~
(短視無知or民粹操弄者~才會這樣做~)
少子化問題~個人覺得~需要注意~但是不用太過擔憂~
不生小孩原因很多~
已出社會但是~低薪環境or個人競爭力低~才是主因~
物種有其自然的循環~人也是一樣~
台灣人口多少?密度多少?有屋者多少?有多屋者多少?多屋者共有多少屋?
有屋的人跟總人口的比例多少?
全部成屋跟總人口的比例多少?
現在無屋者~未來可繼承的比例多少?
可以等~死個一代人之後~再來看~
也許那時~什麼少子化的問題~也沒有了~
政府有錢~主力應該~投資在國民教育上面/主要產業轉型上面~
不是投資在補助上面~(當然照顧弱勢or基本的補助~是可以的~)
當普遍的人都認為~且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
社會有在前進~工作有願景~薪資有在大幅增長~競爭力夠強~不怕競爭~...
自然就會有很多小孩跑出來了~
過多的~坐享其成式的補助~只會造成~向下沉淪與墮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