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現在的大樓住戶60戶以上或是地基小, 縱深不夠的基地, 都很難在都更了, 現實點不可能無價一坪換一坪..這些人老了, 也不可能再進行貸款..重新背債..且都更後住的面積會再縮小. 就剩下餘年好好享受未來的人生, 怎可能會同意都更 ?
獎勵容積率只是一個短暫淘汰戶數少, 地基夠大, 適合都更. 預測未來的50年後.都是一堆老房屋, 也都更不了了. 甚至這些購買者也老了, 退休了..搞不好管理費都繳不出. 甚至人走了.留下空屋. 下一代嫌管線老舊. 住戶都是老人退休行動不便者, 不願意再一起續住, 將造成管理問題. 治安死角.
台灣真的需要一個長久的規劃. 人口少子化下, 囤房也會害到自己. 人生只要擁有一間房即可..如果現在家裡夠大, 人口不多, 沒有婆媳問題, 一起住是最好, 省下的錢可以做其他的規劃.. 或多存退休生活費用..或是海外置產..
characters wrote:
現在因為買房子是天方夜譚,年輕人只好做些別的事,卻又被50歲以上既得利益者視為沒出息;政府當然也坐視不管,從來沒正視過這樣的問題。
更別說30年前的年輕人,當時的30坪新房子也才300萬左右,月收入也不比現在低,物價卻低很多。捏一下,就有車有房,有自由有青春。現在這些人把台灣搞成鬼島,卻反過來指責年輕人不努力,不想犧牲自由和青春買房。
30年前的年輕人犧牲10年自由即可擁房;現在的年輕人要犧牲30年。人生有多少30年?
正所謂
「老爸不努力、兒子徒傷悲」
30年前房子那麼便宜,
你老爸多努力10年,
就可以連你的份一起買起來了。
不知道你老爸這種「既得利益者」
會不會笑你沒出息?
當你在罵50歲以上的人,
其實心裡就是在抱怨你老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