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一陣哀鴻遍野,簡直打趴預售屋

預售屋 看到周邊行情上漲, 會先把價格墊上去..建商也不是吃素的...
投資客 買到預售屋, 高槓桿低買高賣, 短進短出...
銀行有投資客, 大戶, 貸款這麼大筆資金當然開心..
房仲賺手續費...

房價炒高,預售再開更高。螺旋式上漲...
大家都有錢賺...共犯結構...

政府願意出手, 是該拍拍手...
鄭柏欽 wrote:
年輕人不要太高興!房(恕刪)

2024再來一發囤房稅,殺爆多多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原本短線投資客有充足的時間獲利轉手, 但政府突然這一手,

讓預售屋只能開始多殺多, 跑得慢的投資客將被套到懷疑人生,

然而在01的蟲蟲, 竟在吹口哨說沒差,

是不是想拐人不要賣, 自己先下車?

阿抱歉, 說出你們的心聲, 我就是這麼誠實.

???

你都說是時間問題了, 哪來 "拐人不要賣, 自己先下車?"

難不成自己先下車, 不會卡到政府延長的時間 ???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房地合一稅2.0上路(恕刪)


代表政府官員的思維來回一下話

1. GDP 不能嚴重損傷, 所以還是鼓勵買房
2. 不鼓勵快速轉手, 防止房市再度短時間成長成民怨
3. 鼓勵屯房, 鼓勵長期持有時出租, 造成雙贏 (有房者出租 無房者付租金)
4. 經濟在房市的來源不變, 但讓更多租屋族受惠 (反正買不起 先存錢)

結論
1. 國家 GDP 為首重 不能影響
2. 人民觀感變好 認為投資客退散
3. 建商繼續賣房 有錢人繼續屯房 (整體趨勢沒有變化)
4. 人民還是買不起房 (價格不會掉)

政府還是無心讓年輕人買房 也不想救生育率!

結案!
抓交替喔~喔~喔~
很好啊~如果再加一條「禁止建商推出工程期間零/低付款方案」的話就更完美了!!!!
s927471 wrote:
代表政府官員的思維來(恕刪)



兩個可能的假議題要先釐清~

1. 為什麼要讓年輕時就買得起房?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薪資水準與專業能力程度的年輕人買得起房算是正常?

2. 年輕人買得起房就真的會願意生育?房屋真的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關鍵因素?
s927471 wrote:
GDP 不能嚴重損傷, 所以還是鼓勵買房


看到新名詞GDP,研究一下.

我們也可從房地產相關產業在過去房價循環期間,對 GDP 貢獻的變化來觀察。依據我國主計總處國民所得年報資料,房地產相關產業包括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與住宅服務。下圖顯示 1981 至 2018 年間,房地產相關產業的營建工程業與不動產業的年產值(住宅服務產值大部分是設算租金),加總後占 GDP 的比重。在 1980 年代後半至 1990 年代初的房價狂飆時期,這比率從約 4% 上升到 6%。其後房市進入約 10 年的整理期,該比率逐漸降到 3%。自 2003 年起,房市又進入大多頭階段,但該比率只略升至 4%。其後 2009 至 2014 年間房價加速狂飆,但該比率卻大致維持不變。這表示,超過十年熱絡的房地產交易與高漲的房價,營建工程業與不動產業對於台灣 GDP 的貢獻卻未見顯著上升。
https://technews.tw/2020/10/10/cbc-policy-part-2-house-price/
雖說早已知道台灣房產是商品, 並不是拿來住的.

但, 真的希望能回歸房子是用來住的本質.

希望打房能繼續努力!! 讓年輕人看得到未來.
我覺得預售屋就跟股市當沖一樣

買空賣空~

所以就算賠到脫褲子拿去當~

也是剛好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