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們這些一直想買房的人,一直在po文房地產炒熱話題,根本是房市上漲的始作俑者,
人喔 20歲沒房子 很正常 30歲沒房子 尚可接受 40歲沒房子 私下會被笑 50歲沒房子 會被看不起 60歲沒房子 會被小孩看不起 70歲沒房子 準備當流浪漢 或者獨居老人

買不起 結論絕對是魯蛇
但我認為中間取得房產快慢都沒關係 30歲沒買到 40歲買 40歲沒拼到 50歲買 50歲沒買60歲也該最後一買 只要認真工作 哪怕你是領3萬4萬 都有機會買房的 差別在大小間而已
人如果不敢承擔責任 別說房子 老婆小孩也照顧不了 現代房子總價高 錢薄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 40歲以下的 先買一房 能力好一點的2房或3房都可以 一定要記得 有錢不要亂花先買房 因為年紀越大越難貸款 銀行貸款幾乎承作到70歲左右為上限 50歲以後買 自備款要非常多 假設你不想年輕時擔壓力 那麼你的壓力會在晚年 除非你一直很拼可以拼到5.60歲有足夠一次付清的現金買房 不然 這種未來房價可能不是存錢就能達成的 年輕時的決定 影響中年 中年的決定 影響一生 在台灣 房價本身不會跌的 景氣好不好 是反映執政黨的 台灣目前景氣很差 內需經濟很薄弱 百業蕭條 但股市房市算熱 這就是政府有資金下去運作 因為高官有地擁房10來筆都是很普通的 沒有人會砸自己的腳 當官就是要維護自己的資產甚至貪一任吃一輩子的心態 從政就是要賺錢 不然幹嘛從政 不要告訴我什麼台灣前途怎樣的志向 那是騙剛出社會年輕人的
民主政治就是貪 貪的漂亮或不漂亮而已
有沒有公分好 沒分好就會亂 亂就會出事
做一任 頂多二任就拍拍屁股走人的民主政治 不要期待 要期待的是自己能買幾戶幾棟房 這才是自己的 可以傳世的。
想當個好爸爸
我小孩15歲 我已經買好房給他 我看你比較可憐 講到你痛處? 可憐哪個點?
東海阿加
買得起的能力
拿牌子的人,一天能賺多少。政府人物一天能A多少。
當了政府人物A多了,當然要笑還在路邊拿牌子的是魯蛇
我比較好奇...王浩宇的房子呢???繼承的?還是自己買的???
笑死 做人不要臉的才是***吧^^
Kang-Wei Tzou wrote:
現在,百萬年薪想存錢(恕刪)

我剛認真的思考了你在我那的留言說的
買入便宜持有稅高的可能性,好像的確可行
房子便宜,需要的人就可購入,需要的人不會因為房子便宜而囤房
正常使用一套房子所需要持有的稅金可因自身有的房產而成倍數增加稅金
對本來就很多房產的人,反而會因此想快點出清手中不必要的房產

唯一想到比較難執行的就是在建商的角度可能有問題
蓋房子的成本,賣得便宜,建商就沒得賺了
因為稅金是政府收去了
以建商角度,是否會有這個問題就不曉得了
雖然感覺建商就是賺很大
但要是今天一套房子賣的錢賺的沒有一定的比例
會不會變成沒人要蓋了(就好比一個工作你一個月只能賺很少的錢,自然會想改做別的能賺比較多錢的工作)

或是政府來當建商的角色?

我覺得討論打房不能都站在"想買房"的人的立場去看
建商立場、政府立場、持有多數房產的人的立場(雖然很不屑這些把房子當理財工具的人)
但我覺得真的要討論這個議題,就是要各種立場都達到一定的平衡才有執行的可能

反正只要讓 房產 變成無賺錢 就不能當成理財的工具
回歸到居住的本質

可惜的是這些理性的討論與想法
大家腦力激盪集思廣益
並不會被政府給看見,更不用說討論與執行了!
此生有電影可看,今生就沒有遺憾!
Kang-Wei Tzou
問題也不在於建商的持有數量,這可以排外,或是給一個時間讓建商販售。問題在於既得利益者不願意修法,修了就是拿磚頭砸腳,以後撈什麼?所以,理想歸理想,政府不可能學國外替人民著想。
◎(.●.)◎
修了就是拿磚頭砸腳,以後撈什麼?這個真的是感覺到無奈,真的不論藍綠都是一個樣…就算今天真的有人肯幹了,我想那個人會先被幹掉…
沒背景的死上班族真有房子需求,郊區漲幅沒像市區這麼誇張,至少付出去的錢感覺換到的東西比較等價
如沒結婚沒生小孩,應該是現在的人生勝利組,存一筆錢退休去住養老院就對了
一輩子工作就為一間房子.. 超不值得的
不該打房因為打房打到你爸你媽等於打到你
這樣的論調實在很瞎
不能找一下更好的理由嗎?
那真的是一堆魯蛇。包含我。
我真心覺得房奴更可憐,周遭就有很多這種案例,硬撐到人都不像人了,現在還要擔心是要先拿去賣被買家低價砍,還是撐到不行被法拍。

至於王浩宇,本身就只是一個投機份子而已,那天中國大陸要攻打台灣,他應該就那個彎腰替中國大陸開門,然後中國好中國棒的那個。
goet0
有啥好可憐 撐不下去把房子賣掉還有賺 先搞清楚好嗎 當初沒買房子 現在也沒房子 當然不用擔心房子賣不賣的事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