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室內一坪換一坪好難

9個月前看完的影片,
今天因為樓主這一帖【都更室內一坪換一坪好難】我又再看完一次,
淺顯易懂非常專業,
尤其是影片內6分50秒處開始所談到的很重要,
現在許多都是以「危老」的選項處理→會比都更快哦!

有興趣長知識跟帶有疑問的網友們→這一支影片確定是值得你花14分鐘看完的。

都更重建是近期非常夯的話題,
都更又分成「公辦」、「民辦」、「自辦」,重建還有「危老」的選項,
到底差異在哪?什麼選項是對民眾最有利的?
一坪換一坪是傳說嗎?還有哪些都更不能說的秘密!


我評0分的FQ不及格快改變→否則無法財富自由&我評100分的FQ已及格恭喜你→已走在人生勝利的大道上
無解。。。

有時看看覺得老共的做法還比較優。。。

住家一坪換一坪都無解了,更何況一樓店面,直接等到判危樓不準住人比較快。

不過有些危樓都處理不了,真的難。
isbn168
問題老共並不都是原地原建,分到的房很有可能是在別處。
住戶可以自己成立建築公司..

自己都更,一坪換10坪都不是夢想..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總結, 就是 容積率 這一件事!

你看台北市, 市容這麼差, 都更不起來就是容積率被壓制, 故意不作為之故.
但是, 仔細看這些, 應老早是政府設計中的意料之事,
要平衡城鄉, 要減低台北人口, 要壓制建商, 貧富差距基尼指數等眾多考量.
這是對的, 是正確的作法.

文明的表徵並不是富麗堂皇, 成群的高樓大廈, 您可以比對一下台北之於上海深圳
JINDERLANDOFFICE
比上海?不好吧! 比香港會比較懂!!
hu4852 wrote:
如果是同地點土地坪數30...(恕刪)


實際上1換1會有人同意
但是, 公寓的公共分攤很少
大樓跟社區的公共分攤很高.
你是要室內空間一樣30坪, 那很難, 只能說貪婪.
りしれ供さ小?


我的房子正在都更,我炫耀了嗎?
JINDERLANDOFFICE
大安區一坪換一坪正常,房價是重點。
超級不行者
貼出來就是炫耀了 馬的 資本主義吸血地主 還不辦桌請客
Chance Chen wrote:
文明的表徵並不是富麗堂皇, 成群的高樓大廈, 您可以比對一下台北之於上海深圳


沒有錯,但是不管哪方面,臺北進步的速度都差北上深太多。
JINDERLANDOFFICE
這是在反諷嗎??
Biggest King
當然不是,你在北上廣深生活過嗎?
真脆瓜 wrote:
都更有什麼誘因嗎? 沒有啊... 房子變比較新是誘因?

地價、房屋稅會貴到靠盃,根本就是逞罰

原本住個老公寓,裡面自己裝潢好好的,水電換線,棒的要命

也沒有什麼管理費的問題

幹嘛要都更? 以前1:1就是誘因,現在根本就是逞罰

難怪老人家死也不都更,是根本沒理由都更


進步就是有這些代價。
難道要住在市容不佳,房子内部裝潢的富麗堂皇,但是外觀破舊不堪的房子裏。
其實都更難的原因是大家貪,或貪心的人多。
簡單講,
如果都更或重建完,
新屋狀態,
區權人分回來的總價值是大於既有未重建時的價值的話,
為何一定要一坪換一坪?還室內一坪換一坪? 想太多。
除非建地的原容<<法容,才有可能室內一坪換一坪。
假設,
重建前權狀50坪,每坪50萬,總價2500萬。
重建後40坪,每坪80萬,總價3200萬。
那你為何不重建?
即時攤提5年的重建時間成本,也是有賺。
不然你把現有的房子用3200萬賣賣看,賣不賣得掉。

我們家在北市有三層辦公樓,皆百餘坪,分屬三個不同地點,
但都是30~40+的屋齡,
從我尚未繼承的年代,
父母那一代就一直有人在談都更或重建,
從沒成功過,現在大樓越來越破舊,要修繕的問題層出不窮,
租金也拉不高,但重建談不攏的原因永遠只有一個:
有人貪心。

我自己曾住在東京兩年多,其實都心大樓或住宅重建挺快的。
倒不是因為利潤很多,重點是區權人與建商之間的協議與共識,與貪不貪。

總結,我們自己就是貪,才搞得自己的都市市容慘不忍賭。
就是貪,一般人才沒遠見也不考量合理土地人口比,
一直要政府提高獎勵容積好分更多。
貪字無解。
DIY LOVE
重建後50萬漲到80萬,但坪數少2成?自住戶不會肯的!投機客囤房族才會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