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ckuo12 wrote:最近股市低迷, 全球...(恕刪) 這是一個很基本的算法就是投資報酬率(一年租金所得-固定支出)/ 房屋總價 = 投資報酬率看看是幾%?再跟其他投資報酬率相比,你大概就比較好判斷是要買屋/賣屋或租屋好 ?給你參考囉!
個人覺得..要買房子來自住的話,自己先衡量自己的能力..例如我正常的生活花費大概兩萬五... 扣掉必要的儲蓄大概一兩萬 (緊急基金),剩下的錢才可以拿去付貸款,哪就看可以剩下多少錢,用剩下的錢來反推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我覺得為了房子而犧牲生活品質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當然這東西見仁見智..不過一個人一生有多少個十年..你犧牲十年的生活就為了一棟房子? 仔細想想你會覺得很不值得...當你知道你的價位在哪裡..假設你算一算買得起大概一千萬的房子在想想你想要的坪數大概多少,你要的年份是多少...假設你只需要小房間,想在台北市..哪就等台北市你喜歡的地段大概二十到二十五坪的新房子有降價到一千萬以內,你就可以下手了...如果你想要大一點的房子..不在意住遠一點..哪就去看板橋內湖注意四十坪左右房子的動向..當價錢低過一千萬的時候,就是你可以去看房子的時候了...我覺得把握這個原則大概就不會被房市牽著跑... 買到你付的起跟你覺得值得的房子才重要...不要隨著投資客起舞....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在等個一兩年應該就很有機會買到你認為物超所值的房子.
這些文章小弟有看過些,有些概念小弟會覺得有疑慮:如果今天買電腦,你會去看技嘉或華碩的股價嗎所以小弟的想法會是落在供給與需求,也會還是落在房地產界常說的地段、地段、地段,我想無可厚非確實房地產應該有被炒作些,但有可能多些議價空間,但應不可能是直接降粉多
yang049 wrote:如果今天買電腦,你會去看技嘉或華碩的股價嗎 應該回過頭來看, 先買電腦, 然後覺得未來的潛力再決定是否買股票既然股票是領先指標那現在超跌的訊號代表的是未來房市的不景氣不是嗎?地段固然重要, 但整個市場恐慌性地賣壓, 逃的過的地段才是精華中的精華美國次級房貸就只有一個地方不會跌"紐約", 因為美金貶值加上熱錢湧入其他大城市無一倖免所以嘍! 台灣的最大城市"台北", 昨天的新聞說成交量較上月遞減35%我從三月觀察以來, 四月份較三月跌15%; 五月份較四月跌32%; 六月份較五月跌30% (成交量喔)算一算從三月跌掉了將近六成的成交量接下來會怎麼演變, 套一句最近很夯的話 "我們只能祈禱了" (開玩笑的啦!嘿!別太認真)
給個不負責任的建議,有考慮買房問題的話,可以去買個股票看看.如果高買低賣一點都不會心疼,那就不用介意房價在高點低點了.大家辛苦工做不就是為了錢,買房子是不是買在高點真的差很多,這是幾十幾百萬的差別,真的不要相信自住就沒差的說法了.除非是田僑仔,不然房子買個一年跌個幾十萬還能說沒差嗎?房子買一年漲個幾十幾百萬能不暗爽的也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