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唯台灣房價最低,實在不長進

你在說什麼鬼東西 理解不能 意味不明
On9ccc wrote:
你在說什麼鬼東西 理...(恕刪)


樓主現在就可以在台北以一坪 300 萬買進呀, 真不知道他在糾結甚麼? 還是我台北的房子先一坪 300 萬賣給他?
登卡普
高房價就是在【價格驅離】,把買不起的窮人送回老家吃自己,能留下來的就是有錢人,放眼望去通通都是有錢人,社會自然也就變乾淨。[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On9ccc wrote:
你在說什麼鬼東西 理...(恕刪)


台灣人要有上進心

努力跟上韓國
george306 wrote:
樓主現在就可以在台北...(恕刪)


台灣要更努力上進 超越韓國
lycer wrote:
薪水差三倍台北實坪超...(恕刪)


月薪差四成
時薪差三成
只差一點點而已
沒理由首都房價差那麼多

首都是一個國家最精華地段
也是一個國家的門面
On9ccc
十瓶制就會超越了阿 咋滴
ASF9999
實坪制?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台灣實坪制90萬能大於韓國實坪制300萬喔!
ASF9999 wrote:
月薪差四成
時薪差三成
只差一點點而已
沒理由首都房價差那麼多


月薪差四倍吧

自己去查查新加坡月薪是多少


看你有沒有拉低平均
開放給陸客買房,台灣房價一定直飛上天。
不論是要抬價的或魯蛇們買不起房的其實都不用戰。

一個地區的房價會如何走市場自會取得平衡,供給方(賣方)有其目標價而需求方(買方)也有其預算價,就算巧立名目或改變計算方式說啥實坪/虛坪制的真的會造成總價實質上的差異?買房子就會因此變得“比較划算”、“cp值比較高”?

實坪制則賣方難道不會計算之後重新標價?賣方又不是塑膠!市場上大多數時間賣方多半站在較有利的位置,特別是在熱門區域有限的物件,賣方握有物件的籌碼較有機會依著自己預期獲利來賣房,買方為了特定標的之需求要嘛選擇接受價格,要嘛就是放棄該特定區域的門票。

近三年最好的例子大概就是竹北高鐵區步行十分鐘範圍內之區域與新竹科學園區門口的介壽路與關新路週邊新建案,房價隨著半導體業話題而漲到不要不要的,不然哪來的全國最富里~關新里的新聞?魯蛇們在關新路(里)這邊喊空三年來從一坪3x萬到現在一坪6x萬。真改成實坪制,那單價也許就變了,畢竟賣方預定的總價就是在那裡,除非臨時資金需求而急於脫手,賣方豈會輕易的讓利?

一個地區每一時期的房價都是當下供需相對平衡的市場價格,喊多的固然一整天在話咻,看空的也總是在唱衰,然而,市場價格依舊是走自己的路,臺灣各地的房市自有其各種條件綜合下所形成的相應市場價,跟其他國家做類比真的是沒太大的意義。
看看香港,日本 不就是反射出台灣目前的狀況,建商蓋的坪數越來越小,大樓越來越高,像鳥籠。
如果去過香港的市區,道路兩邊蓋滿了大樓,更凸現出道路的狹小,地鐵出來,就立即感覺出空氣的污濁,不就是汽車排放散不去與溫室效應帶來的結果。一個鄰近海的都市,真不敢想像。
房子價格炒作的結果,一生被關在鳥籠? 你會希望你的下一代是如此嗎? 不要期望兩代同堂,根本住不下。
所以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希望小孩有能力,到海外發展,離開香港。
國之根本就會開始動搖,國力動搖。很明顯的是兵力短缺,少子化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建商在台灣撈,也在海外置產,拿護照。 倒霉的還跟著政府,建商腳步在走的基層百姓。或是被觀念深深套牢者。
永遠要記得 勝利者往往贏在資訊的不對襯上,操控全局。唯有跳脫棋盤,才會看得清楚。
比如景氣不好,建商大買廣告,反面操作,有的是自己人在買,聯合供應商拉高實價登錄。
記得炒房者,散戶佔的比例不高,大部分是財團,仲介等資金雄厚的企業,畢竟可以節稅。所以問題是出在台灣的法律制度上,這些民代接受了財團等贊助,自然會有後門。 就如同健保一樣,當初很多民眾也不知道,長期旅居在國外,不繳納健保,回到國內只要繳納幾個月,就恢復健保資格是一樣,這也是當時預留給這些官二代,大企業主的後門。這些民代當初在審核法律難道不知道有這些漏洞嗎?
figo1958 wrote:
開放給陸客買房,台灣房價一定直飛上天。


又不是沒開放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