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ujen wrote:上週陪朋友地院簡易庭出庭,走道十間法庭一下午約五十件案子,竟然看到約三十位律師,簡易庭的案子都是金額很低的小案子,還請律師,可見律師的服務費已經大眾化了。三十多年前,來這鄉下,全鄉的醫療只有幾間診所,醫師的學歷最高只有一位北醫的,還是因為他父親要求他"回饋鄉里"才來執業的,現在,不只台大的,連留美博士都來了。 社會病了.....接連輕生 5大壓力源政府看到了嗎?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2020-11-09 16:03攻讀博士是在拿青春和人生做賭注?近一個月來,台灣發生兩起博士輕生事件,但並未受到外界關注。一名台大博士生無奈說,博士問題沒選票也不聳動,還會被酸「年紀這麼大活該、能力差還敢讀博士」,也很少看到政府官員針對高階人才悲劇發聲或表態。到底是什麼樣的壓力和困阻讓年輕的博士不惜放棄生命?本報整理出博士生、待業博士可能面臨的五大壓力,此為政府不可不正視的問題。10月兩起憾事 論文、工作都是壓力來源上月發生兩起博士輕生憾事。一起是新竹一名30逾歲林姓清華大學化工博士,取得學位後因求職不順,不幸輕生。另一起是成功大學電機系博士班五年級生,疑因博士論文壓力大,打算暫停學業先工作一段時間,不料才找到工作不久,疑學業、工作雙重壓力而想不開走上絕路。................博士生多半年紀較大 還會有經濟、求職壓力此外,博士生多半年紀較大,部分已有家庭,還要面臨「經濟壓力」和「求職壓力」,現在就算博士畢業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只是個過程 wrote:我之前也在想這個問題(恕刪) 台灣高等教育就泡沫化啊。高等教育擴張太大,但是嚴峻少子化造成沒有學生,尤其台灣碩、博班根本沒有優秀的人想讀。我自己以前的經驗是,大學同學、朋友中最優秀跟最有錢的人都出國讀英、美名校碩、博士,根本沒有人想在台灣讀碩、博班。現在是台北市明星高中學生,最優秀跟最有錢的都出國讀大學,台大只能撿剩下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