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訂得愈森嚴,給人家上下其手的空間也就愈大!!!

看似美意,還是埋下一條條小捷徑,給熟門熟路的人來走?

結論是到頭來還是一樣

懂的人,口袋永遠飽飽。不懂的,就只好節省過生活!!!
爆音、無影像…HDMI
陳笑笑 wrote:
公設價格被迫揭露,內政部原本想保護消費者,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建商想出拉高主建物單價這招,全身而退,消費者同樣還是待宰羔羊。
----------------------------------------------------------
至少當你發現你很愛的房子公設比竟然高達50%的時候
你還可以再仔細思考一下!!
而不是買了才知道


除非是買法拍屋
不然走進室內
50%的公設..應該不會沒感覺吧
postman wrote:
法規訂得愈森嚴,給人法規訂得愈森嚴,給人家上下其手的空間也就愈大!!!

看似美意,還是埋下一條條小捷徑,給熟門熟路的人來走?
...(恕刪)


台灣的建築法規及技術規則其實已經夠嚴格了
而且可以嚴到兩個在櫃台排排坐面對請照民眾的建築管理課承辦案件官員解釋都可以不同

你說是嚴
還是不嚴

多如牛毛的法規還一年三變
連建築師事務所都應付不來

所以當然有一種建築跑照黃牛的職業因而產生
他們的辦公地點就是工務局的櫃台前面

諸位有興趣可以到各縣市政府的這類公家單位走走
你會發現都是他們的蹤跡

建築師事務所常常因為承辦官員太過刁難
最後只好找這些"專業人士" "跑照"
檯面下的事情就由他們來"喬"

這就是一種文化 一種生態

嚴的法規要遵守
鬆的法規當然也要

人要投機取巧 鑽漏洞
再嚴的法規也沒用

重點是
人心要樸實點
要守法點

從心做起.
陳笑笑 wrote:
公設價格被迫揭露,內...(恕刪)


報紙寫的內容, 參考就好, 因為建商可以花錢買廣告, 也就有可能利用此煙霧讓小老百姓心中擔心.

試想, 資訊透明後, 假設
總價 600 萬, 公設比 30%, 公設 180 萬, 主體建物 420 萬

總價 800 萬, 公設比 45%, 公設 360 萬, 主體建物 440 萬
你會選 800 萬嗎?


總價 600 萬, 公設比 40%, 公設 240 萬, 主體建物 360 萬

總價 800 萬, 公設比 30%, 公設 240 萬, 主體建物 560 萬
你會選 600 萬嗎?

資訊愈透明, 對買方愈好, 對賣方就愈不好,
自用的沒影響, 炒房的就影響很大.
我現在看房子
公設許多都近30%
虛坪近40%
如果只以實坪(室內面積/主建物)來算
100%/60% = 1.67
一坪原價30w直接跳50w
60w跳到100w
建商一直宣稱台灣的房子多便宜就破功了

而且公設到30%
有多少人真的能知道怎麼算的
大都只量主建物 努力一點的還量附屬建物
前陣子還有買房子30坪結果房子真實坪數只有25坪的新聞
誰知道公設有沒有量錯呢?
現在買房子只考慮舊公寓了
低公設比
坪數比較實在
土地持份比較高
想到花錢買一堆用不到的公共設施就不爽
TaipeiMartian wrote:
前陣子還有買房子30坪結果房子真實坪數只有25坪的新聞
誰知道公設有沒有量錯呢?...(恕刪)

這應該算詐欺了,應該刑法伺候了..
這新聞在哪啊?
面積的登記不是地政單位的工作嗎?
也犢職了.
\
還是那位住戶,自己算牆內緣啊?
那就沒辦法了..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TaipeiMartian wrote:
我現在看房子公設許多...(恕刪)

預售屋交屋前建商會給買方測量成果圖,這是政府單位發使用執照前測量的圖,裏面對主附建物及公設部份記載詳細,看這圖就一目了然

現在中視也在談公設

其中賴x政提到,公設是由

昏官鬆散的規範政策

以及奸商亂虛灌公設(好像有遠雄的人在場,臉蠻臭的

所以我們要當刁民去仔細比較
根據我爬文的心得,如果各位板大說的"日本、大陸是以實坪計算房屋價格"是真的,那麼,台北的房子,早就是世界無敵貴了~~~~

很多國外回來的朋友(實力也不錯)聽到台北的房價,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