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13579 wrote:
事實上, 通勤到市中心, 45分鐘, 350萬就有2房屋, 還是10年中古大樓, 遙想20年前, 哪裡有甚捷運, 公車專用道, 住大安區, 搭公車到台北火車站, 塞車一趟就50分鐘, 到榮總要1.5小時, 現在呢?
1小時就哇哇叫, 鬼叫甚呀!!
有人1小時覺得沒什麼,因為覺得有個家的話什麼都好,所以可以買遠一點
有的人的算了算,租房子並沒比買房子差,選擇了每天來回可以挪出1個小時陪陪家人的房子租下
真的如版主說的沒有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嗎?
看看版上另一個很熱鬧主題裡的case

並不只是有錢買好一點--大一點--沒錢-買小一點-遠一點這麼簡單
退而求其次之下買了房之後會不會跟上面的case有一樣的懊悔呢?
會買房的人覺得房價合理,又或許覺得不合理但認為買房才能給家人有家的感覺只好妥協買個房子
而不買房的認為房價是不合理,等待的是心目中理想的家,而不是了屈就於不合理房價後妥協後的家
「等待」不就是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得到的答案
只能說買不買房因為每個人所考慮的面相都不一樣, 所以有不一樣的結果
至於對於房價認知對錯?現在沒人可以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