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分不清楚那些一直喊 "這個打房政策無效"、"那個打房政策也無效"、"建商說降價都是講假的"...的那些人到底是多方還是空方了。對多方來說,這樣一直喊是很愚蠢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打房措施無效、就會在推下一個出來。建商降25%無效,下次就會改成降30%、50%,一直到符合大眾期待為止。真正希望他多的人,言論應該要空才是。這樣形成社會氛圍的話,政府的打房措施才不會一直出來。
sunbawei wrote:如果打房政策,是多數人支持樂見的,這樣的做法,不就是為了得到更多人民的支持,受多數人支持的政策若不能得到更多的選票,那選票是幹嘛用的??? 投爽的啊...華人就是這樣啊,嘴上喊著要民主法治,內心卻永遠期待一個威權聖明君主。最好一聲令下什麼東西立刻就好。所以政策需要時間發酵,人們不在乎,因為我沒有馬上爽到。所以嘴上喊著"這都騙人的啦"、"只是演戲啦"......人們真的懂什麼是民主法治嗎?
JINDERLANDOFFICE wrote:士林案 120----> 100內湖案 100----> 75這叫下修?這也有人信?100? 75?跟去年比算漲...(恕刪) 以上 我完全認同房價物價油價.....由財團決定 政府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還選甚麼總統
為什麼會租金跟房價不成比例, 原因不就是房價被炒太高嗎?照理來說市場供需平衡的時候就是最佳交易價格,而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時候, 價格自然就會下降,但絕對不可能崩盤一坪一萬, 也不可能一坪一千萬(釘子戶, 精華區的畸零地除外)究竟以一般上班族年收入60~100萬, 究竟應該買多少價位的房子才是合理負擔,價位應該就會落在那附近吧~~沒想到1989年的無殼蝸牛運動, 到現在還是很適用,大不了繼續讓投資客炒來炒去, 上班族繼續租房子過日子...
個人覺得這個只是反應實際價格(可能離真正反應還有一段距離)..一般新建案(尤其是遠X..興富X..基X..等等)大公司都是挑戰地區性高價..訂價比當地平均高四成(有的還多五成甚至更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林口跟三峽遠X 當初訂價)..現在降個25%..只是比較不誇張..不認為是打房效應..比較像是打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