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愈富, 貧愈貧, 而且鮮有機會翻身. 下一代的機會在哪?

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自古有人治社會開始就有聖人知道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道理,如果身為現代人的你不能找機會搏得翻身,那一輩子就安安穩穩過就好,不要有太多抱怨,免得傷身。還有就算整天無所事事過一天,也是平安的一天,跟整天忙忙碌碌過一天是同樣意義的,平安無恙才是每個人過一天的目的所在。
末代武士 wrote:
有能力從房地產賺錢的...(恕刪)

我有說不是嗎?我就說了,不然你希望我怎麼做?當第二個陳樹菊?
哈哈哈,我很佩服陳女士,原因就是我做不到。
我還希望能學習音樂、美術、舞蹈、文學、運動...
陳女士連這些欲望都沒了,一心只為他人著想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跟她一樣手一翻就把畢生努力成果捐出去
但當下我承認就是做不到,但固定捐一些我還是有的。
然後呢?你還希望我怎樣?

此外,我也沒有想表現人格多高尚的意思
鄉下許多基層工人沒讀過多少書沒領多少薪水,但其人品之高非我們都市叢林中人所能想像
我其實有許多故事可說,只能說自嘆不如也。
而我尊重他們比尊重郭台銘、王雪紅更甚。
我想表達的只是錢不是評斷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此而已。

hero168168 wrote:
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恕刪)


大部份很窮的人,可以靠努力在一代之內變成小康

但要變成富有的人,這就有點困難

除非要有很好的際遇~

不過

大家也不用過於恢心

只要培養小朋友好好用功

未來考個公務人員

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職位

如果平時不是很愛隨手花錢

至少在40~50歲之時

都可以在台北市活的下去

到了外縣市

還可以享有一點點的奢侈品



我始終認為

年輕人時間多,体力好

就是用体力外加時間賺錢

別人休息你不休

別人愛買3c我不買

總有一天會脫離這個窮人圈

等正式脫開了,再用錢賺錢

此時就真的可以讓你的下一代不用再如此辛苦~

有人說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家中總要有人開始種樹是吧

如果你的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沒有人種樹

那責任就是在你的身上了

如果你還是不願種樹

那你一下一代、下下一代,還是總要有人出面終結的不是?

人是有壞習慣的.....總是寄望下一代......所以一代傳一代還是窮......不然那來買個房子這種鳥事煩???

古早人只有田分多分少的問題......現在人連間廁所都沒得分.........去查查那個環節出問題比較重要
找出搞砸的那個人,好好研究他一生的言行即可.......哈哈哈!

營所稅 -5%,(稅降了,但是售價不降)
贈與額度 +100% (夫妻每年贈與220萬,共440萬--> 六年就把一棟2400萬的房子過戶完成)
至於受薪階級的所得稅~~各降1%~~~
就那麼1%..算是減稅部長給大家的施捨~~大家應該要覺得很滿足,很感動了!


好笑的是日後負債太多

加稅會先從受薪階級開始加




p620329 wrote:
我有說不是嗎?我就說了,不然你希望我怎麼做?當第二個陳樹菊?
哈哈哈,我很佩服陳女士,原因就是我做不到。
我還希望能學習音樂、美術、舞蹈、文學、運動...
陳女士連這些欲望都沒了,一心只為他人著想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跟她一樣手一翻就把畢生努力成果捐出去
但當下我承認就是做不到,但固定捐一些我還是有的。
然後呢?你還希望我怎樣?

此外,我也沒有想表現人格多高尚的意思
鄉下許多基層工人沒讀過多少書沒領多少薪水,但其人品之高非我們都市叢林中人所能想像
我其實有許多故事可說,只能說自嘆不如也。
而我尊重他們比尊重郭台銘、王雪紅更甚。
我想表達的只是錢不是評斷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此而已。(恕刪)


當你的收入都比一般人還要高的時候,都不願意成為第二個陳樹菊了。
還有去學習音樂、美術、舞蹈、文學、運動的慾望的時候,
請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達到去照顧其他弱勢族群的想法呢?
想要推行共產或是社會主義,就從本身做起吧!

你都說你沒有房貸、房價也漲了一千五百萬了,業內業外收入都頗豐了,
如果像你這樣都沒有辦法願意付出你的收入,幫助社會中其他的人,
試問收入比你低,還在繳房貸的人哪有餘力呢?
這就是我想說的
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社會服務的能力
現階段臺灣出的問題不在貧富不均,問題出在
弱勢者自怨自哀,有能力者為善一定要人知

cw611 wrote:
當你的收入都比一般人...(恕刪)
營所稅無論幾趴課徵個人綜所稅時稅率不變,以前25%可能可以退稅,現在申報可能需要再多繳稅,稅率降低可以讓產業增加投資時短期資金不致匱乏,理論上促進投資時可以增加就業率。
遺產稅率降低是讓那些有錢人不再把資金外移,促進國內資金流動,投資等等。

公寓式不動產70年後報廢改建的成本可能是現在的10倍以上,租房才是王道,資金用於投資衍生的獲利較有益。建商吃定傳統的想法,要有房有車,現在則是最大的負擔。
cw611 wrote:
當你的收入都比一般人...(恕刪)

所以人家才是世界百大風雲人物啊,陳樹菊這麼好當喔?
都說當下做不到了你怎麼這麼嚕阿?
那你怎麼不去叫郭台銘把財產分一分給大家?
你怎麼知道我手下沒帶人?錢都分出去底下人吃風喔?
資本主義下經營企業或是個人工作就是要獲利
慈善事業就是要把錢交出去,彼此本來就是互相衝突的
不論在職場或是商場上要存活都得經過一番廝殺。
要獲利就是要把別人幹掉,沒辦法的。
這就是我討厭資本主義的原因,因為我不想跟人競爭。
但是又一點辦法都沒有。
現實環境如此,個人要做也是很困難,我也只能盡力而已。


順便說個故事好了。
某日我回到家人經營的公司與家人聊天,聊到政府規定職場相關消防規章修改
工廠必須有員工通過消防某項認證才可繼續經營否則連續罰款
於是家人找了一位資深員工請他去上課,並且當場拿出500元就當是出差費。
員工聽了,當場跳起來,說:「這不是我的錢,我不拿。」
家人一陣錯愕:「這是出差費阿,讓你出去上課本來就要給的。」
員工:「我有領你的薪水啊。這不是我的錢,我不拿。」
家人:「就當是交通費好了,去那裏總要交通費吧?」
員工:「我騎機車,我上班也是騎機車,都一樣。」
家人:「那當是吃飯錢好了,總要吃飯吧?」
員工:「我帶便當,我上班也是帶便當,都一樣。」
家人:「那裏沒地方蒸便當,還是拿去吧。」
員工:「啊,沒地方蒸便當?」
家人:「是啊,還是拿去吧。」
員工:「喔,那我拿50元買便當就好了。」
家人又好氣又好笑:「好啦,拿100啦,懶得找你錢。」
員工心不甘情不願的拿了100元。
嘴裡還念著:「少一個人做事了你還要給我錢,哪有這種事?」然後走出去。
請問,如此人品,他這輩子能有錢嗎?
當夜,家人告訴我他願傾全力護著這些員工,讓他們此生不受失業之苦。
我很是感動,但再想一下他要怎麼做?不把他的競爭對手幹掉他做得到嗎?
把他的競爭對手幹掉不就意味著另一批員工受失業之苦?
這就是資本主義啊,大家都是善良的,至少大部分人都是
卻被以競爭之名將所有人綁在牢籠之中苦苦掙扎。
如果可以,我真的寧可不要。


呵呵~翻身的機會就在趕快鼓吹大家買房子呀!!

如果將來房價還是一路狂飆~那買房子的不就一定翻身了嘛?
如果將來房價開始崩跌,那已經買房的就掰掰囉,那機會也是到來囉!!

所以買得起就買~賭一把!買不起的就趕快叫其他人去買,也是賭一把!!

反正又不會沒地方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