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簡單回你一句
以純自住的需求考量下,為何我們辛苦存的錢要成就建商、投資客,而不是成就我們的父母,住好一點吃好一點?
再者
真的要算起來,如果原生家庭條件許可下
與家人住不是更省錢、更經濟?
可以省去水費、電費、第四台費、大樓管理費、小孩保姆費、網路費、瓦斯費、房屋修繕費、土增稅、地價稅、停車費、房租…………….
所以不要拿真的很節儉的年輕人靠自己去買房非常了不起,那套論點來唬所有人
每個月除了把錢貢獻給建商、給銀行
又拿了幾分之幾的薪水孝敬把你養大的父母?
要不要來比一比?
你每個月拿2萬元回家,還是每個月還要和父母要一點生活費去付房貸OR房租,哪種父母會比較開心?哪種是真正聰明的省錢、節儉的人
與長輩的的經營本來就是要付出的,就像婚姻一樣,很苦
兩個人自己打拼買房是很了不起
但是也得到便宜了
有自己完整的生活空間
但是就等於努力、打拼、好奮鬥會理財存錢的年輕人,真的嗎?
因為牽涉到買房投資可以【增值】、【保值】
所以才會衍生出早點買房論
家的感覺
為何一定要建立在兩個人的個人世界裡?
投資理財為何一定非買房不可?
這些都有個人主觀的因素和不同的家庭背景參雜在裡面
房價漲跌客觀因素上眾多網友都分析過了
人民薪資低落+少子化財政收入堪慮是未來國家的隱憂
這場好戲15日很快就會有精彩的爆點了
明年7月奢侈稅到期則是另外一個爆點
就看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