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房價下跌就下跌了
房價下跌要打甚麼房呀! 什莫稅都不需要課呀!
課徵交易所得稅在房價下跌時助跌效果比高持有稅更低
更有助於避免金融系統崩潰
買個房子來住也是罪惡?
為何一定要現在買?
不買阿美不肯嫁,不買小孩沒地方住,不買價格恐怕更高。。。你可以預測高點嗎? 不行? 那如何要求自住客不買?
現在要防堵的是投機客,不要亂打
沒聽過打房再打5年10年的
處罰10年持有者?
這種做為,根本就是仇視有房者
那乾脆直接共產好了,你說好不好?
這是不對的
資本利得稅是要拉抬房市?
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是我看不懂你的文,還是?
能否舉個例,資本利得稅是要拉抬房市?
實價登錄可以做為課徵"房地產交易所的稅"的依據
並不是只能用來做為持有稅的依據
另外,房地產交易所得稅可由買賣雙方共同申報
多報,賣方要負擔更多的稅,少報,買方以後要賣出要負擔更多的稅
兩者互相箝制,可使實價登錄更接近真實成交價
而在實施房地產交易所得稅時,同時調降持有稅
一來減低自住基層民眾負擔,二來使房地產成為不佳的資本利得商品,把投機客與投機資金趕出房地產
高持有稅本質就不仁不義,不但對房地產短期有助長效果
長期更由於家戶可支配所得減少,影響經濟活動與發展
百害而無一利
...(恕刪)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如何抑制房價不合理的上漲,並非要無限制的打房,也不是要房價掉到谷底沒有人要。不想要的是投機客在那邊哄抬價格,這個月買900萬,下個月裝潢好就要賣1200萬。因此,政策應是長期的,應是合理的,現在做稅制改革也是要矯正不正常的泡沫經濟,房價漲多了本來就會跌到它本來的價位,漲愈多,跌愈多,本來就如此,不用辯論吧?
我並沒説資本利得稅是用來拉抬房市,不過我前文沒説清楚,我指的是政府將遺產稅從50%調降到10%,造成許多有錢人將海外資金移回台灣買房地產,因此房地產自民國93年開始上漲,結果有錢人變得更有錢,老百姓則愈買不起房子。前面沒講清楚真是抱歉!
其實,照實價課稅是趨勢,在這邊辯一點意義也沒有,你要房屋交易買賣所得照實價課,但課房屋稅時卻照以前的公告現價??這根本説不過去,更何況未來公告現價會逐漸拉進實價,所以未來稅一定會變重,不會改變的。
至於買在最高點的人,我們只能同情他們,但問題是有誰強迫他們買嗎?搞不好他們買的時候還在慶幸自己撿到便宜貨呢!買房子住當然不是罪惡,若房價沒有漲跌,那就沒有高低價的問題。但自己硬是要在漲了這麼一段的時候買入,當然盈虧自負,誰也不能幫你,試問假設你買入後又漲了兩年才跌,還算有賺的時候你賣不賣?等跌到買入價的時候,你賣不賣?等真正跌破買入價時還賣不賣?你賺錢的時候不賣,等到跌到虧損時才在那邊抱怨,有誰救的了你?請問有誰跟你説買房子絕對穩賺不賠?跟你説這話的人肯定想害你!
你可以找很多理由説不買房子不行,但是自住者一買可能要住二十年,所以一出手就沒得後悔,所以才要更謹慎,何必在房市最火熱的時候買進?萬一房市冷卻後房價下跌,等於是白白送銀行好幾百萬,一般人要存多久啊?聰明的人應該要等房市冷淡的時候才進場撿便宜貨,自住者更應如此,沒自有房子至少還有租屋可選擇,有能力買房會沒能力租屋嗎?等一等可以省幾百萬的話,為何不等一等?
至於「現在不買以後會後悔」,或是「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這種話,最常在房市泡沫破掉前,被房仲拿來push自住客買房子用,意思等同於「房價只漲不跌」「買房子只賺不賠」這些鬼話,在房市最火熱的情況下聽信這種話買房子的人,下場通常都很慘!
持有稅在實價課稅下一開始會比較高沒錯,但是等房價歸於正常後,它的稅額也會變少,持有成本變高,也有抑制炒作的效果,現行實價與公告現價差距很大,這也是讓房價有炒作空間的原因,未來拉近後,房價下跌,房價就沒那麼難親近,屆時,要考慮買房划算還是租屋划算,又有的討論了。
至於它是否不仁不義,我不曉得,既然不仁不義,取消不是最好?家戶所得因此減少?那課所得稅不就更不應該?要不要一併取消?這實在是很奇怪的邏輯。
實價課房屋稅只是把長期扭曲的課稅制度矯正回來而已,歐美都是課實價的,只有台灣不是,沒有人願意被多課稅,但這也可以透過立法減輕,比如說一個人可以選擇一間自住的房子減免房屋稅,但非自住的則照實課稅,如此也不會增加真正自住者的負擔,也可對買屋養房的人課比較重的稅,這樣有何不可?只是會不會這樣做,我不曉得,有賴大家去給立委施壓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