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一般平名老百姓最需要的居住正義


tatao wrote:
我覺得該處理的是增值稅
課重稅 增值部分抽40% 不是實價登錄了嗎
而不是這種白癡的方法
現在一間全新的大樓 一般坪數 頂多房屋稅才一萬多 十倍...給你20萬好不好
你覺得20萬很多嗎 昏倒 這算甚麼打房 還居住正義哩
這是年繳的 代表他一年內賣掉 頂多繳一次
很重要嗎
這是政府要增加稅收 跟打房無關



完全同意!
課徵增值稅就可以抑制炒房的動機了!
住房市場應該回歸到居住需求平衡,不是炒作的平衡。
羅委員當然是反對阿,她是房產大戶耶....
http://www.nownews.com/2010/04/27/91-2596911.htm


東森新聞一直強調這樣的政策對辛苦存錢買房的小老百姓情何以堪。好笑的是,需要辛苦存錢買房的可能一輩子只買得起一間房子,跟這個囤積稅有何干係?然後一直穿插路人甲路人乙對該政策的不滿聲音,完全聽不到贊成該政策的聲音。新聞操作得蠻粗糙的,這個編輯該不會也從心理贊成吧?

http://tw.news.yahoo.com/%E5%A5%A2%E4%BE%88%E7%A8%85%E5%85%A9%E5%B9%B4%E7%84%A1%E7%94%A8-%E7%AB%8B%E5%A7%94%E6%8F%90%E6%96%B0%E5%A2%9E-%E6%88%BF%E5%B1%8B%E5%9B%A4%E7%A9%8D%E7%A8%85-032005644.html

基本上也不用奢望現在的記者會平實地去報導統計贊成或反對的意見,就算記者本人想專業,付薪水、買廣告的老闆跟客人可不會這麼想。


目前就檯面上的論點看(以我看到的,沒有統計過),很少有人敢說房地產應該要炒作。現在景況不好,政府維持低利率,最理想的是維持市場上的資金充足,以增加產業投資、創造就業,帶動經濟....但是當資金大部分都流往房地產的時候,因為土地的有限性,造成房價高漲,或許可以說也帶動了房地產相關的就業景氣,但長期來看卻不是好現象。民生必需品的炒作,往往受傷最重的是原本沒有該項必需品的人,所以也會拉大貧富差距。有人會想一些方式來平抑房產的炒作也是正常,但是會被既得利益者或說是媒體掌握者批鬥的也就是這些人。政策的好壞細節大家當然還有可以討論的空間,至少孫立委的提案的方向我個人認為是還蠻不錯的,也許可以為他在小民之間贏得一些選票,雖然以目前的立法院生態不大可能會通過......
不妨讓我們預想一種可能
馬總統突然被雷打到宣布全國財富和土地平均分配給所有人,不管貧賤富貴男女老幼只要是良民不是罪犯褫奪公權者就能獲得透天厝一棟,國產小轎車一輛以及新台幣一百萬元,其他所有資產全部收歸國有,所有工廠企業全部收歸國營
請問這樣夠公平夠正義了嗎?

但就算如此,若干年後依然會有貧富差距,依然會有官商勾結,窮的還是可能變成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富的可能還是依然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問題出在哪裡?本來就不是公平正義的問題,有競爭本來就會產生贏家和輸家,總不可能讓輸家可以投降輸一半吧?財富和資源不斷地從失敗者身上流動到贏家手中,才是造成現在狀況的原因
立意很好.但可能實現嗎?
現階段如果能提高都市空屋稅.
讓供需回復正常.就不錯了.
以民粹主義來嘩重取寵
用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新聞稿就想獲得民心
與政客何異?
如果真要落實居住正義
這種方法無異是殺雞取卵
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後果是貧富差距加大
但以此民粹手法只是會造成資金大逃離的均貧政策
為政者若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是把自己自外於資本市場
自己關起門來幹
如果真要抑制房價應要注意縮小打擊面這個問題
不應用這種不成熟的手法
政府政策不是兒戲一般

這波上漲炒作應該是源自於量化寬鬆與低利造成的資潮
加上房地產相對黃金, 原油, 糧食....等基期來的低
又無股市這種暴起暴落的特性
且易於融資
加上幾乎每個人都有買的意願
好脫手
這種天時地利人合的結果如脫韁野馬般
或許看房地產的絕對漲幅是相當驚人
但相對於其他投資工具或是將通貨膨脹沖抵回來
那才是真正的實施漲幅
很抱歉的是這跟一般人評斷漲幅不一樣
很多是用薪資所得比, 或是租金房價比
這都早已是該崩盤的數據了
但為何遲遲沒崩
正因為那些數據不是房價上漲的原因
或許這造成了房價脫離它們本身的功能性價值
但這就是市場
該罵嗎? 誰都可以罵
然該怎麼面對呢? 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benjaminrising wrote:
Yahoo影音新聞:...(恕刪)


買兩房以上未必是投資..又不是共產國家..全部都是每人只可一房....所以我認為這法案肯定過不了.....

BIGHANCE wrote:
好爛的政策

只要實價課稅下去不就好了嗎? 一定比那個五倍十倍還來的高


一直都覺得很奇怪
為甚麼花個百來萬買台3.0的車
一年得繳二萬多的稅
可是花了上千萬買的房子
一年繳的稅連一萬塊都不到


我也贊成實價課稅
等房屋實價課稅後還可以適度調低所得稅
讓受薪階級的人實質上並不會多繳稅
這樣才真正是馬皇所說"租稅正義"!



yctsai88 wrote:
一直都覺得很奇怪為甚...(恕刪)



房子是民生必需品,如果單只有一戶房子就課高稅的話,那就台灣的嬰兒出生率會更低吧。不過我也很贊成實價課稅或是不動產交易所得稅之類的,只是講出來就會被舉著自由市場經濟大旗的人罵個臭頭(例如買不起房子是自己無能,被比你強壯的人搶劫是你自己不認真練身體.....)

總之,相關的政策都是擋政客金主財路的,鄉民只能喊爽的。喊的立委搞不好自己也不認為會成.....喊喊而已..
可悲的政府放任那些藝人.明星.投資客公開在電視節目上大談炒房術.讓那些建商.投資客大玩法律漏洞.真正想

要有一間房的民眾.一輩子都盼步到一間.話說本來想去高雄美術館那兒找個小店面做生意.結果去到那一看.幾

乎都是地雷區.也就是說一棟大樓真正住在裡面而且住的起的人.少得可憐!基本上我看連管委會都還沒成立吧

那個對作生意的來說就是地雷區.既使不懂的去租個一年半年的沒生意也一定掛掉.這樣內需部趴才有問題咧

一大堆都投資來買房的.既沒商圈也沒人.好嘛~就算讓你住在豪宅區裡.免強買在那兒.真的只是窮的剩一間房

了.因為生活品質=0......還要拉高40年700萬= =無言......我倒來看看我們國內的內需先掛還是房價先趴

chunjenk wrote:
可悲的政府放任那些藝...(恕刪)



好笑的是,那些舉著自由市場經濟牌子的人最常用的理由為房地產是產業火車頭,會帶動鋼鐵等相關內需。對,建材、工人的內需是有了,但是這些產業員工、工人都把錢拿去繳頭期款跟貸款了,其他消費就只能縮衣節食了.....最後就變成真正有消費能力的是資本家,所以開越高檔的店越能賺(這場景有沒有很熟),而且最常出國消費買進口商品也是這群人。 有時候看一堆小老百姓在反稅,不是微服出巡的阿舍,就是不明就裡死老百姓(被剝削是自己活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