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a41 wrote:
是七八年前就早已看出...(恕刪)
也許你看到的例子都是這樣
身邊也有朋友家裡做生意的
我反到是很佩服他們家的眼光,房地產當然也是他們家的資產配置之一
台北市的房子也有幾間
房子大部分都是自用或是出租
因為入手成本低,當然無須擔心貶值帶來的損失
手上物件也有買賣,自然也有獲利
但這兩年人家就開始縮手了
因為覺得住宅部分再投資,風險過高了
早轉想要投資店面,現在連店面人家也嫌貴了
況且,這兩年他們家早就把部分資金轉到美國去投資房地產基金,你看這兩三年美國房地產有沒有漲?
然後,這兩年,資產配置也多轉為美元資產
現在,正好QE3又有風聲說要結束,美元慢慢走強,台幣慢慢又再貶了
人家的資產價值又隨之增加
我覺得這才是真的有眼光的人,哪邊有獲利的可能,錢就往哪邊去
而不是這時候才去跟大家擠
等泡沫真的爆了,人家資金再回來,又可以從循環起點開始賺,我覺得這才叫做投資!
況且人家並沒有放棄本業,專心炒房,房子只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已
有錢人還是分很多種的,別以為有錢人就是都比你我聰明,就像別以為國家政府總是一定會有對策
這都是迷思
也別以為有錢人投資都沒在算的,真正的有錢人算的可精了
真以為這些人會all in來跟你搶房地產嗎?
這邏輯如果成立,怎麼到現在還會有私人的土地,早就全部都被少數人把持控制了不是嗎?
值得搶的,人家才會來爭,價錢才會好

而不是賣的貴,就是有錢人想要的,你們趕快來搶

如果是要投資,先想想獲利跟風險,在考量一下自己的本有多粗,再下去跟人家玩
自住的,更要想想自己的本有多粗,買能力所及的房子
別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畢竟人家賺了錢就跑了,但房貸可是自己要負責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