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llen wrote:我只覺得「不要買房子有這麼難嗎?」,這麼多人都不放棄買房子這個選項,房價是要怎麼跌?其實看看餐廳、百貨公司、遊樂區,就不會覺得消費力有什麼問題了。 不買房不難啊難的是....沒有房=沒安全感=沒啥女生要嫁給你
台北市有它的基本面在支撐,房價長期而言應該是往上走的,短線會有波動,但還不至於暴跌。基本面在哪?(1)人口成長。台北市除了解嚴那1、2年流出5萬人口(大概搬回大陸),後來每年都持續成長,成長的原因是外地移進的。(2)中央政府跟台北市府公務員,加起來應該有20萬人,另外有約聘的幾萬人,每年被錄用的人,有的都吸到中南部的人,上台北市工作久了,自然會想買房。(3)大學多、工作機會多。台北市有29間大學擠在一個彈丸之地,很多中南部上來的,畢業租個雅房套房就在台北定居,父母捨不得子女住頂加的套雅房,就賣中南部的田地給孩子買房(認識的好多個)。(PS.台北市的房東很妖壽,都弄頂加的出租賺錢。)(4)教育資源比較優。很多外地人想唸台北市特定的國中國小跟高中,像新生國小、仁愛國小、語實國小之類的,所以會有設藉套房這種東西。現在又有12年國教,你說有沒有人想設藉在建中、北一女之類明星高中?一定會想辦法買房、租房進去。(5)基礎建設、治安比較優,會吸引人進去。
wsctw wrote:不買房不難啊難的是....沒有房=沒安全感=沒啥女生要嫁給你安慰....(恕刪) 有這種精闢的見解可見閣下一點男子漢的骨氣都沒有,怪不得日本人說台灣男人是馱獸.買不買房是人生重要規劃,竟還要被旁邊的女人左右,這不是很可笑嗎?
wsctw wrote:不買房不難啊難的是....(恕刪) 只聽過沒有錢才會沒安全感。如果沒買房就不嫁,娶這種老婆有何意義?自己要娶心酸的怪不了別人。上次的仁兄發個簡訊分手,還不是變什麼都沒有也行。最近的新聞,有個男的結婚,前女友來鬧場,最後男的大罵「誰叫你媽要我買房,我買得起嗎」可見女方堅持要買房要嫁是她的條件,但是接不接受是男方的選擇。
cheny wrote:這些條件早就有了,但...(恕刪) 台北市也不是最近10年才開始漲,是民國70年後全台一起漲,但是台北市漲最兇,10年前是被SARS掃到,但還是有撐著。以我老家來說,70年一棟2F的透天當時70萬,經過30年現在市價約150,只漲1倍(物價都不止漲1倍咧)。台北市之前我丈母娘說到,士林70幾年時電梯大樓一層他買80幾萬(大概20幾坪),現在已經破千萬了,漲幅非常驚人,漲10幾倍(除了SARS期間有下跌)。老板的朋友說快30年前在天母買300多萬,現在市價3000多萬。去年的中時有一則新聞有提到: 30年前南北房價齊跑 現在差6倍民國六十年代初期,高雄市區大樓一坪單價約三萬三千元上下,當時台北大樓每坪不過三萬五千元至三萬八千元之間,南北房價其實相差無幾。但卅多年下來,目前高雄大樓平均房價每坪約十萬元,台北則已經漲達平均六十萬元,南北房價相差拉大至少六倍。這就是長期的南北發展不均,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如果條件一直沒變,差距會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