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ku wrote:個人例子20年前入...(恕刪) 只討論存錢和買房就失準了,同樣出社會廿年,當年我存款還差一點夠付頭款時,台中(北屯/南區)的預售房房價大約來到每坪10萬-12萬,可當時買了房的人都承受921的衝撃,我連上的阿兵哥甚至因傾全家之力舉債買房,房子就半倒了,急得差點在我面前跳樓,天天以淚洗面直至提前退伍,更別提那些全倒房的擁有者。每個世代所背負的都很沈,房買了也不一定只有爽到,當年我也是認為房價太高沒買才逃過一劫, 中間房價也起浮了兩三次,我在十年前才買了間半倒屋,努力換了兩次房才換到9年中古屋。現在房價是高,但年輕人的担終究要自己背,「居住正義」這種空虛的東西拿出來討論,得到的肯定不會只是安慰和鼓勵。
ryanku wrote:還好我名下是無房的...(恕刪) 要買房了,先恭喜你說了一整篇居住正義沒實際行動也沒用,那麼你是不是可以把價格與地段PO上來給大家作證存檔,保證將來賣屋時一定通知大家來看我說到做到的居住正義,折價賣不拿一毛增值的錢…不管有房沒房用聽的都聽十幾年應該都膩了,就是缺一位說到做到的屋主,你說那麼多不報名嗎?“同理心”你先來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要買房了,先恭喜你...(恕刪) 炒高房價不是幾個人能夠做的事情台北歷經幾十年的洗禮而有今天的榮景,房價上昇是必然的,但在上昇的當中,有多少比例是因為政府與財團之間的相互勾結?勾結炒作土地的結果,讓財團吃肉,當然也讓有能力買屋的人順此機會喝點湯,但留下的殘渣卻要年輕人買單。不論板上的各位是否有沾到光,我們難道不能多點體諒嗎?努力存錢的年輕人,該買房子的終究還是得買,居住正義是很空虛,因為小小的討論區中,對同理心的理念都還能大加嘲諷,年輕人還能有甚麼期待?
蒼狼法蘭克 wrote:炒高房價不是幾個人...(恕刪) 大道理說完了?好…開始談實際的我有一間十幾年前汐止淹大水時期買的房子當年台北市價格一樣貴買不起,好險當時沒有居住正義的口號讓我喊安慰,傻傻冒險用淹水價八萬買入汐止當年的銀行聽到是汐止不太敢放款,第一桶金很可能付諸流水,反正年輕時不拼一把,打在多的高空一樣沒活路穩死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不在淹水,當地價格來到30萬請問您如果我現在要出售,用您的大道理來開價請您告訴我該開一坪多少,才能讓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感到期待?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要買房了,先恭喜你...(恕刪) 所以我說你說的居住正義不是我說的居住正義維持房地產供需市場並不代表就沒有居住正義但不同世代面臨的時機差異這是政府要去面對處理的, 就像政府對921受災戶的補貼政策等等, 就是種居住正義的表現, 因為這也不是屋主自願甚至可以改變的我不介意自由買賣房子, 但我也不會去抗議政府在我家附近蓋社會住宅我不介意擁有多房, 但我會去支持那些提高持有稅的政策與選舉人最後, 我房子不會賣的, 因為怕小孩受到世代時機差異的壓力下, 又要面對無同理心人的指責所以這房是會留給他們的, 讓他們專心事業, 不要像我一樣把一輩子都放在房子上
ryanku wrote:我不介意自由買賣房子, 但我也不會去抗議政府在我家附近蓋社會住宅我不介意擁有多房, 但我會去支持那些提高持有稅的政策與選舉人 你說你不反對社會住宅蓋在你家旁邊,很好啊!煩請你透漏一下你住在哪區那里那條路幾段附近,給政府一個以後蓋社會住宅可能遇到當地居民抗爭阻力比較小地點的考量。你說你贊成提高多房持有稅。請問你有多房(3房以上)嗎?如果有,我給你拍拍手;如果沒有,你跟那些說「如果我中樂透就捐8成獎金做公益」的人有什麼不同?不好意思我只是點出你的內容有些地方可以再修訂,沒別的意思。
同理心是很重要的, 不過曲高和寡, 講述立場就不再回應了站在有房者的立場, 我會希望政府盡量去照顧"受迫性"承受不公平待遇的族群, 像世代時機差異, 像天災影響, 我不會在乎我因此損失的利益站在這幾年才入社會年輕族群的立場, 我只能努力再努力, 畢竟別人也是辛苦過來的, 但若終點太遠看不到, 只能努力等待時機期待環境改變, 若終點是清晰可及的, 那就努力讓自己去靠近但現在不是這樣有房者佔盡利益指責那些無房的, 只想輕鬆買房, 低價買房, 買不起都是魯蛇無房的指責有房者是既得利益族群, 沒事炒房, 吃乾抹淨, 還想多踹我們一腳每天上演階級的鬥爭, 社會如何和諧但當有一天房價崩跌了呢? 我認知的居住正義就要改為政府必須幫助那些高點買房的自住客, 他們只是努力想要有個房子, 市場崩跌不是他們的問題, 政府應該幫助他們這就是同理心但我想真有那一天, 板上應該又是腥風血雨, 彼此嘲笑, 怒罵還是持續, 只是角色對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