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t wrote:賺的時候應該要看賺多少,短期的話,課所得的50~70%也不為過,但要有賺啊,賺賠都課,本就不合理!如果你買基金公開說明書事後可以改來改去,你覺得合理嗎?還詳閱公開說明書哩!...(恕刪) 是交易契稅不是投資稅..照理說台灣應該要跟香港.德國一樣還要另外再加上類似奢侈稅才對..話說收費辦法改了喔台北市的YOUBIKE開始收費了.前30分鐘五元..
怪建商賣太貴吧如果不賣這麼貴, 契稅會高嗎???怪錯對象了, 除非你是靠交易房子維生的否則未來50年只會抽這一次Dent wrote:我知道契稅是交易稅,但這是預售屋交屋,房子買來也是自用,交這麼重的稅,又不是豪宅,只是平常百姓自用,感覺課得太高, 而且未來房無稅也提高不少,唉...
dayikimo wrote:怪建商賣太貴吧如果不賣這麼貴, 契稅會高嗎???怪錯對象了, 除非你是靠交易房子維生的否則未來50年只會抽這一次...(恕刪) 大家都一直提到50年..買了大樓.擁有的地坪大概只有5坪不到..50年到了.到時候重建?
Dent wrote:外管費好像要看當初是...(恕刪) 版大被K到了,只能說是遺憾政府的方向原則上是正確的台灣住房相關的成本跟日本,美國,歐洲主要國家比較起來本來就是最低的就是因為這樣..把房屋當商品持有和買賣的成本太低了若說信賴保護原則...政策在改變的時候,本就會有人得利,有人受害像是93年開始土增稅減半...那92年以前賣屋的不就都是傻子?另外,有賺錢時課50%~70%的資本利得稅版大真的可以接受??像我就無法接受,因為若房子在上漲時,若我要換屋時,新房不會折價,舊房漲價的部分卻要繳稅,這樣誰要換屋壓所以,抱怨歸抱怨還是享受新房的喜悅吧畢竟90%以上的人應該沒有能力像版大在台北買一間這樣的新房
每個人都喊他要自住每個人都不是投機客政府怎麼監督你是不是自住真正到賣的時候,藉口也是一堆的那沒課徵到的又如何追繳?大家都很會鍵盤,現實沒這麼簡單的房子不貴的話稅賦有這麼高嗎?一個願意賣得很高跟一個願意買得很貴的就不要抱怨了台灣還有別的地方房價便宜既然要糾結非台北不可就不要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