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易漲難跌大趨勢已可預見

arlo1011 wrote:
房價要漲,根本不會管你買不買得起..

房價要跌,也不會管你賠不賠的起......

jojoyaro wrote:
有什麼結案的信心?...(恕刪)


長期低利率環境下,類無風險投資標的請問一下哪個是比房地產好?
尤其是你有大量資金需要找個地方放的話,定存,公債利率都低的可以,
想也知道是房地產嘛.

定存利率很難高了,不變零就不錯了,公債也是一樣,
房地產可以收租,重點是還有著不小的潛在性上漲資本利得.

洛基 wrote:
沒錯!而且每次講到...(恕刪)


少子化減少的是自住需求,問題自住需求與房價的影響力相關性並不大,
主要還是驅動市場行情的主力(大資金投資客,內外資等)
你我可能一輩子買不起一間房,但是大戶說不定一掃就是十幾間甚至一整棟,
要不然你去看香港例子就好,香港房價一年漲了20%,
就是因為陸資與外資的大量湧入該地房產所致,
那裡的人就算買不起還不是只能看著房價一路坐火箭衝破天花板.



arlo1011 wrote:
長期低利率環境下,類無風險投資標的請問一下哪個是比房地產好?
尤其是你有大量資金需要找個地方放的話,定存,公債利率都低的可以,
想也知道是房地產嘛.

定存利率很難高了,不變零就不錯了,公債也是一樣,
房地產可以收租,重點是還有著不小的潛在性上漲資本利得.

高風險不一定高報酬;高報酬一定高風險。

arlo1011 wrote:
長期低利率環境下,類無風險投資標的請問一下哪個是比房地產好...(恕刪)


受教了? 版上終於出現房地產多多魔人, 房地產無風險? 當初我姐夫投資房地產, 不是我先拿錢借他還貸款, 早就....

目前的房價租金比是多少? 未來10年的年漲幅是多少?
還有那些房產專家看多房價的?

建商只敢喊話房價不再跌, 還沒敢喊漲的.
各地新案開價越來越低.....銀行估價也越來越低.....

社會住宅越來越多....

各項條件都不利的情況下, 你是唯一現在喊多房價的, 其他多多最多就是房價不會再跌, 不用再等更低價...

這麼有信心, 借錢也要買, 要押身家, 不是只有你的, 子孫的也要押下去..

等你每月開箱喔......
他奶奶的熊勒 wrote:
現在全世界房價都在...(恕刪)

股市好歹稱為經濟櫥窗好嘛
@@股市都外資啊,說沒信心是2008年吧

台灣房市也不是沒漲,我看是區分差異漲跌互見
這樣房市才健康啊

junshian wrote:
真猛
在ptt被打爆
來這邊努力


資訊就是力量,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life2018 wrote:
高風險不一定高報酬...(恕刪)



問題把時間拉長到十年,二十乃至三十年,
房地產確實跟其他投資商品不一樣,
回的幅度不大,但是一漲就很可觀,難道不是如此?
至於風險,這是對於背過多貸款的投資客
假若是一筆大額現金無貸款投入房地產的話,
那麼風險跟定存債券相比大不了太多.

arlo1011 wrote:
要不然你去看香港例子就好

arlo1011 wrote:
問題把時間拉長到十年,二十乃至三十年,
房地產確實跟其他投資商品不一樣,
回的幅度不大,但是一漲就很可觀,難道不是如此?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310-hongkong-negative/
1997年至2003年香港樓價跌七成

6年跌7成,
回的幅度不大
arlo1011 wrote:
問題把時間拉長到十年,二十乃至三十年,
房地產確實跟其他投資商品不一樣,
回的幅度不大,但是一漲就很可觀,難道不是如此?
至於風險,這是對於背過多貸款的投資客
假若是一筆大額現金無貸款投入房地產的話,
那麼風險跟定存債券相比大不了太多.

我的發文,只是想提醒,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當看到高報酬時,一定要思考高風險之所在,並進行現金流的壓力測試。

"背過多貸款的投資客",是代表對風險的承受力較低,
"風險跟定存債券相比大不了太多",我如果沒記錯,教科書上提到風險由小到大是(國債<定存<股票<成屋<預售屋<期貨)

投資管理學有一個重要假設,就是不存在套利,所以各項投資的報酬率與風險的比值(Sharpe Ratio)應該是一樣的。
所以,是可以推論房子的投資報酬率應該是高於股票的。

PS:未來的風險是未知的,而且常用的風險測度(標準差)並不能代表真正的風險,所以別提歷史的Sharpe Ratio的不一致來論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