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不願面對真實房價世界的一群人

昨天在mobil1看到一則2007年的文,巨蛋旁一坪13.8,一堆人說太貴了在等等吧,等?現在2017年一坪20萬,等到買棺材還比較快
瘋狂獅子王 wrote:
昨天在mobil1...(恕刪)

過10年了 再差的現在至少也35
再等 等到天荒地老吧
嗯,這麼多頁我看懂了

買房子要錢,買股票要錢,講幹話免錢
口袋有錢,講講幹話
口袋沒錢,只剩幹話
去年全球億萬富豪總財富累積達6兆美元,年增17%;
亞洲億萬富豪資產,與前年相較,增幅31%。
有錢人資產增快的速度真是嚇死人,
想辦法增加自己的資產才是正道!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月亮種芒果 wrote:
房價認為很高他就掛在市場上
他就是市場價格
供給與需求的價格
別忘了
房子是屋主的
要賠錢賣少之又少
所以要以什麼1折2折3折
有讀過大學都知道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
相對 房價也不是一天造成的


您講的都對
房子是屋主的
要賠錢賣少之又少~

但您忘了
建商還在拼命蓋房子
然後用低於屋主取得的價格在市場上賣

還有一堆年輕人,不認真生小孩,又不願意買房子,只顧自己吃喝玩樂
加上一堆執政者,搞社會住宅討好這些好吃懶做的魯蛇跟年輕人

等著看好戲吧~
其實顏總在2009就已經表示房市己在下修,除非賣方降價求售,不然買氣不會好。所以到現在交易量一直好不起來。
可以請教一下,
那些投資房地產輸到脫褲懶的人,
問題是出在哪裡呢?
理性分析賺跟賠的差異性。

理論上不願意賠錢賣是一個很單純的思想,
但是市場供需失衡一定有人套住,
套住的可怕能夠逼死人的,
市場需求跟你的商品競爭力必須妥善評估,
朋友投資新飲料失敗家裡堆好幾箱,損失幾萬塊,
投資一間房子套住可不是這麼輕鬆的事。
這波房產下修

個人認為只有20%~30%賠錢

大多數沒甚麼賠
這20~30%是在2013-2014最高點買預售屋
當然會有賠錢
在哲 投資別人改好的例如投資客房子
不賠誰賠

槓桿操作別太大
大多數沒事

1000萬以下的房屋
這波沒甚麼修正
只有單價破30以上
總價2000-3000 修正最大
各區域都1樣
苦命人生 wrote:
房市在於價格~~現在...(恕刪)

感覺您說的蠻有道理的
最近也在看房準備買房
但詭異的是
看中的房子實價登錄假設落在500~600之間
我開價450準備讓屋主協商價錢
因為屋主開價700
但通常450這個價格一開
談判就破局了
這種狀況已經碰到3個了
這樣的話
是我的開價有問題
還是我這個區域的行情價我抓錯了呢?
好像很難用比實價最低價少個50出價的感覺

PS:
實價登錄我都是看這一兩年內類似坪數有車位的電梯大樓
甚至有時還會縮小到高樓層的範圍
抓出來的價格範圍
但似乎跟屋主房仲的期待價格有點差別

月亮種芒果 wrote:
這波房產下修個人認為...(恕刪)


我的看屋經驗是,
我們這區的新房沒什麼跌,有些還漲!當然也有些價格還算便宜的,但那種的都是附近環境問題很大,且是一開賣時用低價先搶客,賣一段時間後還是漲回區域價格,一點都不誇張,例如車位95漲成115萬,單坪17萬多漲成19萬!
回到主題,早期我買房時的觀念是,結婚要有房住,付租金不如買房,就算房子跌價只要不要跌超過租金,即是賺的!當然結果是大漲,賺了租金又賺了房價(好像股市賺了股利股息又賺了股價一樣)。
現在如有自住需求,其實買房應該還是正確的,誰知道以後會漲還是會跌,十年前在某個知名討論網5g一堆人喊跌,還不是連漲十年,當然現在漲的可能性沒有那麼高了,
但就我觀察,未來熱門區域還是漲的,蛋白區跌的機會就比較高,如要買要慎選區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