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今天引述消息報導,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組成的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Five Eyes)自年初起與德國及日本等國增加合作,交換中國對外活動的機密情報。
報導指出,這是各國擴大戰線對抗中國影響力與投資的跡象之一。
路透社引述聯盟中4個國家的7名匿名官員表示,這種與盟友及志同道合夥伴擴大合作的作法,形同「五眼聯盟」非正式擴張。
一名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表示,多國經常就如何應對中國展開討論。
據透露,這些討論大部分是以雙邊形式暗地進行。有兩名消息人士說,法國也有參與討論,但並非常客。
消息人士還指出,多國的討論焦點一直是中國,但也同時觸及俄羅斯。
路透社指出,「五眼聯盟」加強合作顯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準備單獨對抗中國,但背後的幕僚仍努力組成一個非正式聯盟來對抗北京,讓中國意圖拉攏歐洲國家的希望落空。
報導說,包含德、日在內的上述相關國家,都對此事不予置評。
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11日指出,美國對台軍售正朝向常態化。
薛瑞福11日參與華府一場活動後,台媒詢問他,之前對台軍售都是整批宣布,可以期待未來有改變嗎(指從包裹式軍售改為個案審查)?薛瑞福說,「是,我們正朝向更正常的對外軍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關係。」薛瑞福簡短回應後便離開,未接受其它提問。
國防部亞太事務前副助理部長鄧志強指出,談論「美國因素」如何影響兩岸關係時,他企圖強調實質意義,而非象徵意義;鄧志強說,象徵意義容易達成,會讓對方感覺良好一段時間,可通常會引發中國大陸的報復行為,不會傷害美國,但傷害台灣。
「詹姆士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11日在華府舉行中國防務與安全年度研討會,鄧志強(Abraham Denmark)、國安會前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等人與會。
記者提問,媒體近期報導美軍計畫下月在南海與台海「展現軍力」,以及美方今年底前會通過新對台軍售案,美方這些行為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鄧志強表示,美國現任政府對台立場的變化,多數表現在言詞上,即使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當時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話後,傳遞出可能發生變化的訊號,實際上也沒太大改變。
鄧志強指出,關於美國對台政策,他會先問:「這對台灣有何幫助?對兩岸的穩定有何幫助?」鄧志強說,在考慮象徵性的動作之前,應先考量實質性的影響。
現為華府智庫「戰略暨亞洲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副會長的葛林表示,北京一直在外交、經濟、資訊、軍事等領域加大對台施壓,美國應該從各領域反擊,所以軍事方面的行動是適當的。
葛林指出,在任何美國政府任內,總要擔心一些不了解台灣重要性與安全問題的人士,例如財政部長;中方對等官員可能會對美國財政部長說,只要美方不再幫助台灣或對台軍售,就能與中方達成經貿協議,因此他希望川普政府能夠在對台政策方面建立廣泛的共識。
美軍選在我國國慶日當天,以B-52轟炸機直攻中國所謂「東海防空識別區」劍指浙江沿海,強力武嚇「震懾」中國意味濃厚!且美軍航線十分接近台灣東北方,對照美國國務院昨日讚許台灣政府的發言,也明白顯示美國友台戰略態度:以行動直接「警告」中國最好勿在台海周邊輕舉妄動!
✅Twitter上追蹤各國軍機活動的AircraftSpots,十月十日當天揭露美國空軍一架無線電呼號DANTE01 B-52H轟炸機,自關島安德森AFB起飛經台灣東面北上,極為接近台灣,後穿越第一島鏈進入東海!直攻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而面對美軍多次「敲門」查水表,共軍依然保持一貫「視而不見」的阿Q精神勝利法。
✅長期來看:台灣政府聯手美日在印太戰略圈內對抗中國,裂解與削弱中國國力,才是對台灣安全最有利的做法!現中國正打壓威脅台灣,也從未放棄侵犯台灣企圖!反觀美國才是與台灣有相同民主價值的朋友,且長年協助強化國防對抗中國威脅,就戰略而言台灣當然歡迎美國友軍通過,或在台灣周邊活動,協助破除中國對台武嚇。
還要相信房仲的話術嗎
買本財訊自行看看,fact111早就預測在先
財訊週刊
我是台灣人,不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中國一部分,統稱中國。
hlz wrote:
恩 还重提八国联军做...(恕刪)
國防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美國2艘軍艦於今日自鵝鑾鼻海域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而此次美艦屬例行性通過臺灣海峽國際水域,相關細節由美國政府進行說明。據了解,目前美國軍艦還在台灣海峽之中,但目前美國海軍網站尚未有相關訊息。
據了解,該二艘美軍艦是在下午經過鵝鑾鼻海域,進入台灣海峽,目前推估至少有一艘是神盾級驅逐艦,也不排除是二艘神盾艦,將以每小時18到24節的航速航行,因此預估明天白天才會駛離台灣海峽。而國防部對於美軍艦進入台灣海峽,也展開雷達監控及派出P-3C反潛機、E-2K空中預警機,對於中共解放軍及美軍艦的狀態進行監控,以確保台海安全。
國防部強調,美艦航經我國周邊海域期間,國軍均依規定全程掌握與應對,有能力維護海疆、領空安全及確保區域和平、穩定,請國人放心。
前海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表示,中國解放軍軍艦在上半年不斷繞台航訓後,美軍則在下半年開始,不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菲律賓海進行操演,也就是在台灣東部海域進行,從剛始的交會操演到共同訓練,後面並接著舉行「勇敢之盾」的軍事演習。在美軍持續操演中,也嚇阻了解放軍繞台。此外,包括美國媒體近來一直報導說有二艘軍艦要通過台灣海峽,在美國不太可能在台灣海峽失信的情況下,如果美軍力沒有投入的話,其實在南海與東北亞的情勢會更難穩定。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針對美國軍艦於台灣海峽之動態,國防部稍早已經針對相關情形向各界說明。黃重諺表示,我國一向重視臺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台灣將持續致力於兩岸現狀的維持,確保亞太地區和平、繁榮及發展,「我們樂見各種有助於區域安全穩定的努力」。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說,有關美艦航經台灣海峽的情形統由國防部說明,外交部樂見各方對區域安全與穩定的努力。
另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本月3日曾披露,一份美軍太平洋艦隊起草機密提案,有意展現一場全球武力秀向中國示警,以表明美國準備好嚇阻和對抗中方的軍事行動。美國海軍建議太平洋艦隊在11月一個單周展開一系列任務,目的是讓美國軍艦、戰機及部隊高度集中演習,展示美國可在多個前線迅速反制潛在敵人的能力。讓軍艦、戰機在靠近中國領海的南海及台海附近執行航行自由任務,以彰顯國際水域自由航行權。
澳洲媒體在本月19日也公布導彈護衛艦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早在去年就曾通過台灣海峽,美官員認為此舉暗示美國和盟友反對中國對台主張。
今年7月7日,美國2艘伯克級神盾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DDG-89)與班福特號(USS Benfold,DDG-65),經由台灣南部海域航行進入台灣海峽,並繼續向東北航行。該項行動被解讀為川普政府對解放軍近期頻繁繞台行動做出最直接回應。(王烱華、陳雅芃/台北報導)
川普證實 退出限武條約
【吳巧曦╱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前天以俄羅斯違約為由,單方面宣布退出美俄指標性限武協定《中程飛彈條約》。此舉除加深美俄緊張,也被指為是劍指中國,更恐開啟全球新軍備競賽及美中俄三方冷戰新局。俄方昨批評美國企圖打造獨尊的「單極世界」;中方則斥川普凡事都牽拖中國。
俄羅斯去年軍演時曾公開伊斯坎德爾短程飛彈。歐新-埃菲社
「俄羅斯違約,他們多年來一直違約」,川普前天說:「我不知道為何歐巴馬總統沒做協商或退出。我們不會讓他們違反核協議、肆意生產武器,但卻讓自己受限。」他同時直指中國無須遵守該條約,也是美國退出的理由之一,「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做(生產武器),只有我們謹守協議,這讓人無法接受。」
川普前天宣布退出美俄《中程飛彈條約》。資料照片
俄國批美只想獨尊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即將訪問莫斯科,預期將就此議題與俄方進行討論。據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去年赴國會所做報告,中國約95%飛彈都落在該約限制範圍內,「這項事實的意義重大,美國因受制於與俄國的《中程飛彈條約》,無法擁有可以相提並論的能力。」
俄羅斯媒體昨引述外交部消息來源,痛批這是美國退出「向各方施加同等義務的國際法律協議」的最新一例,追根究柢說來,就是美國企圖打造獨尊的「單極世界」心態作祟,但這個美夢不會成真。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引述專家批評,稱飛彈武器技術不複雜,即使是綜合國力不強的國家都能量產,美國退出恐對全球軍備競賽引發「推波助瀾」效用,且川普近來在任何問題上都不忘攻擊中國,「非常沒有根據,也不負責」。
《中程飛彈條約》是由美國前總統雷根與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1987年12月8日在華府簽署,規定雙方不得持有、必須銷毀所有射程介於500至5500公里的核子及傳統飛彈,包括發射器在內。俄國最近承認的新型飛彈Novator 9M729,據傳射程2600公里,顯然違約。美國國務院前發言人柯比指出,該條約是為「提供歐洲大陸某種策略性穩定」,「我猜我們的歐洲盟友聽到川普總統要退出,大概不會太開心。」
華爾街的悲觀情緒已經肆意蔓延開來。
昨日,在能源股和科技股領跌指引下,標普最終收跌 1.82%,創 10 月 29 日來新低,而道指也跌達 550 點,回吐了年內全部漲幅。
其實在周一美股重挫之後,圍繞市場是否已經出現趨勢性逆轉的討論也日漸激烈。此前曾精準預期美股走勢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 Michael Wilson 更是直言:美股已經處於熊市中。
據 CNN 分析稱,從聯準會升息、油價暴跌到貿易戰,處處都彰顯出市場對當前環境的各種憂慮,這是引發美股暴跌的重要原因
fact111 wrote:
围剿中国,fact1...(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