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中芯,華為的台商GG美國展開制裁中芯國際 企業欲供貨須獲許可(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文件顯示,美國已展開制裁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各公司要供貨給中芯須先獲得許可,這在美國切斷華為晶片供應來源後,無疑將對中國半導體業造成進一步傷害。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看到的信件複本,美國商務部昨天告訴各家公司,對中芯國際的出口可能被轉用於「軍事最終用途」,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美國此舉恐將切斷中芯國際取得美國重要的軟體和晶片製造設備之路。各大企業現在需要許可證才能出口這類產品給中芯國際。中芯國際今天表示,正持續與美國商務部交涉。中芯國際也重申和中國軍方毫無關係,沒有為任何軍事最終用戶或最終用途進行製造。中芯國際早就因為美國加緊對華為的制裁而受衝擊,這意味中芯國際不再能為最大客戶華為提供服務。
linext wrote:核心競爭力阿~~~這...(恕刪) 本土長期以來都是做代工,所以變成真正要出來獨立自主競爭分高下的時候,很快就會發現是完全拿不出東西了...所以,現在台灣只能被迫選擇投靠美國,學習美國的先進知識與文明,不然台灣一直代工下去,是很難看出什麼翻身立足的點,想代表國家握有話語權更是不可能。我做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願意挖坑當推手,將其好處與動機引進來,這才是真的。這波疫情帶來的影響,對台灣也不能說完全毫無意義與毫無影響,只是講的白話點:還沒有走到比人家還慘的處境。畢竟他國疫情慘狀已經是呈現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狀態。與其期望靠代工來一輩子不愁吃穿,還不如先想想當前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是什麼?這才是真正展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時候,只要能解決大家的共同問題,誰就有話語權。
台商站在美中脫鉤「斷層線」 日經: AIT緊急告誡撤中《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美國官方積極要求台灣企業把中國剔除在科技業供應鏈之外;台灣大型科技公司主管層今夏面臨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嚴正施壓,後者直接要求把更多產能更快移出中國、並切斷和中國關係;AIT也和幾家台灣頂尖晶片業者會商說明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禁令和立場,被視為告誡「示警」意味濃厚。根據報導,台灣大型晶片業和電子業主管解讀,AIT官員來訪傳達的訊息相當「急迫」:移除在中國的生產廠房設施、降低和華為等中國客戶的關係,站在美國這邊,否則就可能會面臨變成華盛頓下一個制裁目標的最糟情境威脅。報導指出,接近AIT人士不願證實這些會談,但表示AIT官員針對有關「供應鏈重組和遵守出口管制」事宜,保持和台灣企業聯繫,是慣例措施。報導說,川普政府致力把中國剔除在複雜科技供應鏈之外,對蘋果至Google等科技業者來說已經是一項新現實,這些業者過去3年紛紛開始把生產撤出中國,移至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報導指出,台灣科技業者正站在美中新科技冷戰的「斷層線」上,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至最大電子代工商鴻海集團,不管願意與否,恐怕都被迫將選邊站;台商過去向來對美國客戶和中國客戶兩邊供貨,包括美國客戶如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高通、惠普、戴爾,中國客戶如華為、聯想、小米、阿里巴巴、Oppo。全球貿易諮詢研究機構「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研究員卡布利(Alex Capri)表示,華盛頓已把科技供應鏈武器化,例如,在半導體業,以遏阻中國科技野心,美國目標在於壓制中國的「科技專制主義」模式。報導說,對台灣電子業主管來說,這些AIT官員會談是世界兩大強權對科技至高地位的爭奪戰觸及新階段的跡象;過去2年來,川普政府加速以「實體清單」措施,把中企放入貿易黑名單,今年以來該名單上就增加了70多家中企和組織。不過,美國政府從一開始施壓美企抵制特定中企實體,現在已轉變為竭盡全力促使非美國的供應商也加入對中國科技野心的全面封殺。
名稱一直重複 wrote:打仗的時候還期望土地...(恕刪) 笑笑的回你,米哪裡來的?土地來的。。。。就算我賣大樓土地持分少但我仍能在家耕種水耕蔬菜,而沒房沒地的你呢?。。。所以說是米貴還是土地貴?戰爭米貴了土地還會便宜到哪?戰時你要讓你老婆陪睡換幾斗米划算還是換幾坪土地耕種得米自足一輩子划算?。。蠢。。也不看看戰時台灣那堆大地主,哪個不是滿帛滿帛的賺,靠的是什麼,搞的是土地租賃或請人耕種換糧食。。。。戰時什麼最值錢土地最值錢啦,可生產吃的可居住,有一塊土地供你吃住,戰時糧食分配短缺下還有什麼比自己土地值錢的?。。。真的很蠢的人才會以為戰爭可以打房。。。笑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