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開發票的商家買商品.你付出去的錢包含了5%營業稅.所以只要有在國內向使用發票店家消費都是有增加國家稅收的.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認為他們繳的勞健保是在養老人.
健保1995年實施..這代表目前已許多退休的人.是在40歲之後才開始繳..
正常人除了少數疾病或意外,在60歲前醫療花費不高..還沒有真正享受到互助的好處就說要倒了
(那我已繳了25年,平均一年看一次感冒洗二次牙,後面還要再繳20年才到使用醫療的年齡,照現在隔幾年就說破產調漲.等能用到時還真不知誰能繼續付錢讓我享用...)
而最令人生氣的是有些人.看病領藥卻不是因為真的需要.而是把醫院當聯誼會還是老人聚會所.浪費所有人的醫療資源.
勞保也是相同道理.有多少已退休人士,於退休前加保.退休時領最高額度.
尤其是一些不需繳稅的店家.賣東西不開發票,收入也不用繳所得稅.通常勞健保都是保公會最低額(勞保健保都緆少).退休前才加保到MAX.
或是國營,退休前天天加班增加基數.
前面人付出少又用掉了大多數.那後面的人就是只能多付出少用點.這才是對立主因
不論是退休前加保還是以加班增加基數等行為.政府去徹查追回,估計可以多撐幾十年或許根本就不可能倒.政府能做的都不做.叫後面人傻傻買單.
制度就是這樣.政府不作為.守法的人永遠吃虧.
Ace.H wrote:
現行很久很久的替代率是1.55%,一直沒改變。最近風聞要降到1.3%(恕刪)
呵呵,精算結果是這樣?
以前創辦沒精算出會破產?
會破產就是金額不夠
只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
政府一直再增加收入中
所以才多了2代健保,調整保費
哪天收入無法增加就是減少支出
你應該沒看到就算降到1.3
也是延後幾年破產而已吧?
也就是實際要更低,那是多低?
1.2?1.1?甚至0.8?
少子化的變化,繳的人變少用的變多
也就是將來只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
降到你所謂的不破產即可
所得替代可以從1.55變1.3
也就是可以從1.3變0.5
只是這些數據為了選票不會這麼快
而是加在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好聽的是互助,不好聽是坑殺
這問題都還沒解決,就又要增加長照
又是沒計算到破產,不就是再來一次
國民年金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創辦時精算都不知道會破產
至於你說的退坑會後悔
沒繳沒領後悔什麼?
但繳了領不到就真的會後悔
現在年輕世代真的沒那麼好騙了
a28956215 wrote:
所得替代可以從1.55變1.3
也就是可以從1.3變0.5
只是這些數據為了選票不會這麼快
而是加在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好聽的是互助,不好聽是坑殺
有變成1.3了嗎?看到影就開槍,然後就幻想0.5接著舉槍自盡嗎?
等到0.5再來說說嘴好嗎?不要0.5,到了1我都跳出來帶頭革命。
所得替代率,也是有依據的再訂定,不是用喊的。其中一個依據是最低生存需求。
再窮也不能離生存需求太遠,何況有國際水平在參考。
勞保、健保需要強制的原因就是防呆!繳最低保額的以為自己在養老人,不划算。
有人認為勞保能選擇,就不保(還幻想出繳500萬,退休領2XX萬的數據出來)。就依我認為不可能的替代率1.3%工作三十年計算好了,其退休所得是總收入(保費薪資計算)的39%。個人繳的保費大概就保費薪資的2.2%,怎會不划算?如果還看不懂,我再算清楚:
投保薪資30300,薪資不變,平均薪資30300,工作三十年其所繳保費總額是30300X2.2%X12X30=約24萬,
退休可月領30300X1.3%X30=約1.18萬,再活15年共領退休金214萬。
繳24萬領214萬不划算不要保嗎?這還不考慮平均薪資是以最後幾年計算的!如果一次領也是可以領到一百三十幾萬,還是很划得來,只是比月退差很多,是不是?
不是不划算而是不會算,所以勞健保才要防呆,強制納保,防止傻人做傻事。
有人或許會質疑,錢繳那麼少,被領那麼多,錢從那裡來?設計上是公司(老板)和國家幫你出的。
為什麼會有財務黑洞?因為政治關係, 個人+老板+國家還是不夠支付被領走的錢造成。(大家都不願付永續經營精算的錢)
單從勞保保費和所得看,有誰養誰嗎?大家都是老板和國家養!保費再怎麼調整,這結構都不會變,那來繳500萬,退休領2XX萬?
小豪123 wrote:
為什麼許多年輕人認為他們繳的勞健保是在養老人.
健保1995年實施..這代表目前已許多退休的人.是在40歲之後才開始繳..
那是年輕人不懂!以前勞保就含醫保,分開後醫保叫健保。現在還活著的勞工至少是繳含醫保的勞保。
但早期人對保險和勞工意識不強,有很多公司未將員工納保或以多報少的很多。未納保也可以拿勞保單就醫,這情況我就不知怎麼回事了。
小豪123 wrote:正常人除了少數疾病或意外,在60歲前醫療花費不高..還沒有真正享受到互助的好處就說要倒了
不會倒!破產也不是倒,但連破產也不會!
銀行可以倒,政府都不敢讓它倒了,何況牽連更廣的勞健保?(勞保不會倒,健保可能轉型(就像醫保轉健保),但那不能算是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