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黨騙完,雙標黨繼續騙...
核心問題根本不是老年化和少子化,老年化和少子化只是當然的結果而已,不把前因解決,永遠治標不治本,繼續騙而已.移工政策也只是塊遮羞布或引鴆止渴而已
問題其實很簡單解決,但是沒人會做,因為金主會不高興..
例如不動產政策
除了台北市,其實透過重劃或區段徵收,都可以取得大片方正土地,不要給民企不要給民企不要給民企.
抵價地抵費地修法直接留著,蓋公宅或社宅.交通直接拉過去.
蓋好後,1樓商業出租,另增超額分潤契約.一般住戶租金調漲,按躉售物價指數加成調漲,透明公平又不坑人.
日常維修,發包也好,或各地方政府另行成立行政法人也行,都相對可行.
一般商品住宅該怎樣就怎樣,因為有錢還是會想買一般商品住宅,畢竟一般商品住宅有兩大好處,其一,自己房可以自己弄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社宅畢竟限制上多很多;其二,抗通膨的好資產(地點地點地點).
但是以上,想想就好...
因為大金主會不高興喔
kevin2001 wrote:
外勞工作10年回去早變地主包租公了,誰還在想發揮所長。去多認識外勞啦。
我一直覺得外勞在台灣比獨立的年輕人爽多了。單單台灣包住庄力就遠低於台勞了。
很難說,
大型工廠的外勞,比較與當地人少社交活動,他們外勞群聚在一起
但是小工廠的外勞,可能就會與當地人有較多的互動,
舉例來說,假若你在矽谷工作,工作十二年以後,你熟悉你的工作領域,你會繼續想留在矽谷發展還是說,已經賺夠錢回台養老呢?
當一個人已經習慣且熟悉在他家鄉所沒有過的生活模式與事業模式時,
若有選擇機會的話,他可能會選擇留下來,但也可能會選擇回家鄉養老,都有可能.
你有沒聽過,
泰勞來台灣以後,娶了一個台灣女,發奮炒股的故事.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12429
你這問題可以去問問那個TODAY淦世界的老查某記者,美國這麼好為何還要回台灣?
移工變移民,是一種身份轉換,它影響的是外籍勞工的權利及義務。
為的算是穩定外籍勞工,降低流動性。
並不是擴大招募(名額)。
至少現在這些新聞訊息中並沒有提到任何要因此擴大招募移民工的訊息。
嚴格來說,這個政策會影響大多數人的,主要只是移工的在身份轉換後,權利會擴張為正式的公民,享有台灣的社會資源,但這…有問題嗎?一堆不住台灣的台灣人,都可以繳繳健保費後有病就回台就醫,那真的長期住台灣的,卻硬要限制他們不得使用我國的社會資源?
※一堆人都拿工廠之類的來嘴,我舉個例子好了,看護也是移工之一,在現今的制度下,移工來台限制就是12年。
設想一下,假設你們有個關係不錯的親友,因為疾病而請了個外籍看護,照顧了5年,服務也很好,然後卻發生因為該看護來台已累積12年了,不得繼續在台灣工作,被強制遣返,那親友只能再找新的看護,再重新適應…
這時你們會對他說『活該不請本地看護』?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