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變移民快了?許銘春:最慢三月底將評估報告送行政院

台勞比外勞龜毛又挑工作
做事還雞雞歪歪不想吃苦
不做沒關係
別人會做

當然選外勞
傻子才請台勞在那邊養老鼠咬布袋
他們不都是賺得差不多後就回國了
薪水夠在他們國家買房蓋房,但台灣還是很難吧
最根本的勞工低薪問題、超時工作、環境問題沒有改善,讓本國人跑光後,再找移工進來,也只是暫時解套而已吧,少子化愈嚴重,以後全台灣外勞可能比台灣人還多了...
carloszhang wrote:
老美引進的是技術和投資移民
老美有開放台灣人去當作業員,然後過幾年給你綠卡?


有啊~~~美國與加拿大都有(你有認真研究過嗎?)
網路上某個作美國移民的資料:
職業移民又稱為應聘移民:
第三優先每年配額4萬名
技術勞工、專業人員,專業人員至少擁有學士以上學位,並且從事專業領域。所謂技術勞工則需具備兩年以上的專業訓練或經驗,且該類專業技術人員在美國當地是短缺的。

第三類就是所謂的勞工........尤其在加拿大, 如果你是卡車司機, 英文達到他要的分數, 現在加拿大是幾乎沒限制名額的可以去移民
麥擱來 wrote:
外勞如果專業技術熟練,
在台灣的工廠工作了十二年,老闆也一直給他加薪留人,
(根據法律,外勞在台最多只能待上十二年)
雖然說,十二年賺的錢足夠回家蓋房,
但是相對的,回家以後,
當地可沒這種工廠讓他發揮熟練的技能,
也就是說,他從學徒開始做起累積十二年的專業熟練技能就廢了,
假若他才三十歲出頭,他會怎麼選擇呢?
若是台灣可以讓他入籍,不受十二年外勞期限限制的話,他會怎麼選擇呢?

中南部很多這種需要多年熟練技術的老師傅的工廠喔!


這是啥鬼邏輯,外勞終身想受雇?

人家回自己國家,不能自己當老闆嗎?

01的水準真的越來越低了
低端製造服務家居要倒大霉了!
開放移工移民,官方語言應該改成英語,像新加坡一樣。

大家比較好溝通。
奇怪

台灣一堆年輕人跑去澳洲打工度假

還是你以為這樣聽起來比較好聽

但說穿了跟台灣的外勞移工也沒什麼兩樣阿

那台灣年輕人又不結婚不生小孩

又不把移民政策開放

是要自我毀滅嗎

當然這開放內容跟移工其實還是有段差距吧

移工來台灣生活

其實應該也是痛苦而已

能回家鄉過好日子幹嘛不回去
qasaq
最大網軍頭子沒後代阿,越來越覺得他是來消滅呆丸狼的
政府一直在騙..

車輪黨騙完,雙標黨繼續騙...

核心問題根本不是老年化和少子化,老年化和少子化只是當然的結果而已,不把前因解決,永遠治標不治本,繼續騙而已.移工政策也只是塊遮羞布或引鴆止渴而已


問題其實很簡單解決,但是沒人會做,因為金主會不高興..

例如不動產政策

除了台北市,其實透過重劃或區段徵收,都可以取得大片方正土地,不要給民企不要給民企不要給民企.
抵價地抵費地修法直接留著,蓋公宅或社宅.交通直接拉過去.

蓋好後,1樓商業出租,另增超額分潤契約.一般住戶租金調漲,按躉售物價指數加成調漲,透明公平又不坑人.
日常維修,發包也好,或各地方政府另行成立行政法人也行,都相對可行.

一般商品住宅該怎樣就怎樣,因為有錢還是會想買一般商品住宅,畢竟一般商品住宅有兩大好處,其一,自己房可以自己弄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社宅畢竟限制上多很多;其二,抗通膨的好資產(地點地點地點).

但是以上,想想就好...
因為大金主會不高興喔
kevin2001 wrote:
外勞工作10年回去早變地主包租公了,誰還在想發揮所長。去多認識外勞啦。
我一直覺得外勞在台灣比獨立的年輕人爽多了。單單台灣包住庄力就遠低於台勞了。


很難說,
大型工廠的外勞,比較與當地人少社交活動,他們外勞群聚在一起
但是小工廠的外勞,可能就會與當地人有較多的互動,

舉例來說,假若你在矽谷工作,工作十二年以後,你熟悉你的工作領域,你會繼續想留在矽谷發展還是說,已經賺夠錢回台養老呢?

當一個人已經習慣且熟悉在他家鄉所沒有過的生活模式與事業模式時,
若有選擇機會的話,他可能會選擇留下來,但也可能會選擇回家鄉養老,都有可能.

你有沒聽過,
泰勞來台灣以後,娶了一個台灣女,發奮炒股的故事.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12429
Medesigner
你這問題可以去問問那個TODAY淦世界的老查某記者,美國這麼好為何還要回台灣?
又在造謠了。

移工變移民,是一種身份轉換,它影響的是外籍勞工的權利及義務。

為的算是穩定外籍勞工,降低流動性。

並不是擴大招募(名額)。

至少現在這些新聞訊息中並沒有提到任何要因此擴大招募移民工的訊息。

嚴格來說,這個政策會影響大多數人的,主要只是移工的在身份轉換後,權利會擴張為正式的公民,享有台灣的社會資源,但這…有問題嗎?一堆不住台灣的台灣人,都可以繳繳健保費後有病就回台就醫,那真的長期住台灣的,卻硬要限制他們不得使用我國的社會資源?

※一堆人都拿工廠之類的來嘴,我舉個例子好了,看護也是移工之一,在現今的制度下,移工來台限制就是12年。
設想一下,假設你們有個關係不錯的親友,因為疾病而請了個外籍看護,照顧了5年,服務也很好,然後卻發生因為該看護來台已累積12年了,不得繼續在台灣工作,被強制遣返,那親友只能再找新的看護,再重新適應…

這時你們會對他說『活該不請本地看護』?
無敵娘娘槍
外籍看護12+2也是個本末倒置的問題,對僱主來講,經濟性和長期穩定性是唯二要求,除此之外,原則上不會有任何奢求.長照2.0有1個很大問題,他間接鼓勵了非一線人員的經濟誘因,導致劣幣逐良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