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tanford.edu/group/efmh/jacobson/Articles/I/JDEnPolicyPt1.pdf
之後,我不知道郭長庚博士是誰。
http://talv.org/newsletter1.pdf 的第四頁是他嗎?
郭長庚也提出:
目前太陽能發電有幾項缺點,譬如說需用廣大土地、「用以蒸發產生氣流促成電流的水源不足」、且有生態環境議題,都是當前美國發展太陽能發電必須克服的障礙。
這點我就還在思考中。是不是翻譯錯誤?
「用以蒸發產生氣流促成電流的水源不足」是不是有問題的文句?
我解讀成「使用配置後,地表熱對流影響大氣氣流,自然循環的氣流改變」,也不知道對不對?
順便問p大,你家的面板日照的面板均溫是多少度?
此外提供一個技術文獻,說明太陽能技術為何要期待與等待。
A low-cost, 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dye-sensitized colloidal TiO2 films
BRIAN O'REGAN* & MICHAEL GRÄTZEL†
Institute of Physical Chemistry,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1015 Lausanne, Switzerland*Present addres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shington 98195, USA.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HE large-scale use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s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at present: generation from existing commercial devices costs about ten times more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1. Here we describe a photovoltaic cell, created from low-to medium-purity materials through low-cost processes, which exhibits a commercially realistic energy-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device is based on a 10-m-thick, optically transparent film of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a few nanometres in size, coated with a monolayer of a charge-transfer dye to sensitize the film for light harvesting. Because of the high surface area of the semiconductor film and the ideal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e, the device harvests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incident solar energy flux (46%) and shows exceptionally high efficiencies for the conversion of incident photons to electrical current (more than 80%). The overall light-to-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yield is 7.1-7.9% in simulated solar light and 12% in diffuse daylight. The large current densities (greater than 12 mA cm-2) and exceptional stability (sustaining at least five million turnovers without decomposition), as well as the low cost, mak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easible.
http://www-inst.eecs.berkeley.edu/~ee105/sp04/handouts/lectures/Lecture19.pdf
這篇基礎,給基礎的入門參考。
Fermi Level跟Quasi-Fermi-Level 就是決定0.5V的面板特性基礎。
我懶得翻譯,不懂就問老師吧。
ps:Fermi Level 是真的存在還是假設性存在? 你們可以問老師。這是量子力學有關的最基礎,滿適合考倒死讀書的人。
http://www.electroiq.com/index/display/photovoltaics-article-display/6323026065/articles/Photovoltaics-World/thin-film_solar_cells/dye-sensitized-cells/2011/4/transparent-organic.html
這篇我最喜歡。mit的透光性太陽能,實驗室有做出來。
-HY- wrote:
表類數之詞:(1) 表複數。如:「我等」、「爾等」、「一干人等」、「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金融中心。」(2) 表列舉不盡。如 :「我每天單是孩子的事都忙昏了,其他如廚房等等的事就更不用說了。」
...(恕刪)
原來HY兄不只喜歡跟人玩數字遊戲,也喜歡玩文字遊戲

內不內傷關我屁事難道你是醫生
可能是自作主張理解錯誤,我跟您說聲道歉
當然以後我也可以學你
以後我的道歉也是剪下貼上來回覆你(不知道您做何感想)
如果您也認為沒有禮貌,那表示您也欠很多人道歉
至於本篇主題的結論大家還是一致推崇就是"循序漸進"
至於方案就是
1.火力效率提升
2.離島風力發電
3.2~30年後太陽能板效率提升後的南部太陽能發電
4.宣導省電觀念
當然其他與環境衝突的發電,推行上就比較困難
1.再增設水力發電
2.開發地熱發電
當然如果還是有人推崇水力發電及地熱發電,先提出可行方案
不然以後土石流死人都會算在這玩意兒上面的
2bod wrote:
原來HY兄不只喜歡跟...(恕刪)
哈, 數字遊戲文字遊戲
什麼對您都是遊戲, 有什麼您認為是重要的?
您講的?
如果小弟都一一指出錯誤
您也只是一句 "數字遊戲, 文字遊戲" 帶過
那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您就宣佈自己是神不就好了?
還真奇怪, 您怎麼這麼替 npic2001大解釋啊?
解釋到動肝火, 這.. 這..
那剪下貼上的原因之前也講過了
回了, 被指控沒有回, 在講一次, 又被指控沒回
重複之前講過了, 又被指控沒回
既然沒有被尊重, 為何要這麼辛苦在重打一次?
以我的認知, 剪貼來回應近無賴的指控是非常尊重了
還有, 剪下貼上就能回應我記得不是對您說得啊
怎麼您跳進來了? 恩, 您一定是正義感極強, 對, 一定是這樣的
您的結論, 個人有些能認同有些我認為也只是落得無理由的反對
這樣的方式來下結論, 您開心就好啦
台灣的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在結果論這件事情
看來真的有必要在加油
npic2001 wrote:
要"按按"那裡才找到...(恕刪)
那您一定要快點拿出, 郭博士郭先生郭董的論文來堵住小弟的嘴
要不然各說各話, 拜託了
一樣, 台電的數據就是這樣寫
尖峰備載電量 23.4 % 核能發電 12.6 %
您既然說我錯了, 電量要以 "度" 來算 不是"千瓩"
又說, 那換算很簡單, 您如此胸有成竹, 那就要提出證據啊
我還在等您的換算, 繼續拜託了
所以啊, 指控每個人都會, 提不提得出證據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地質系教授宋聖榮小弟有附上全名了, 您(還是jerryks大?)之前還找到文章回應了
怎麼現在拿這個來說? 這樣也能跟您的郭先生郭博士郭董劃上等號?
怎麼言行不一, 您也說說啊?又是一個無俚頭指控...習慣了習慣了
水力發電不是再生能源? 您去跟美國抗議啊
不然, renewable energy 您翻譯一下是什麼吧
JerryKS wrote:
Stanford 的...(恕刪)
郭長庚也提出:
目前太陽能發電有幾項缺點,譬如說需用廣大土地、「用以蒸發產生氣流促成電流的水源不足」、且有生態環境議題,都是當前美國發展太陽能發電必須克服的障礙。
這點我就還在思考中。是不是翻譯錯誤?
「用以蒸發產生氣流促成電流的水源不足」是不是有問題的文句?
J大:
我來說明一下,他的報告裡面,需要水蒸氣驅動渦輪的太陽光電有幾種:
1.聚光鏡聚光到太陽塔,將油加熱,進行與水熱交換後,產生蒸氣驅動渦輪。
2.曲面鏡加熱油管,進入熱交換場,產生蒸汽,驅動渦輪。
3.加熱岩鹽,進而液化岩鹽,進入熱交換場,產生蒸汽,驅動渦輪。

以上數種太陽能發電,都屬於大型太陽能發電,就像火力或者核能發電一樣,都必須備用數個很巨大的水池,供應鍋爐煮沸後轉成蒸汽,驅動渦輪,帶動轉子發電。這個蒸氣在推動渦輪機後,即散逸在大氣中,所以水會大量消耗。我曾在興達電廠看到數個水池,都如足球場大!
這樣的水必須源源不絕的供應,以利轉換熱能,驅動渦輪。
矽晶矽的太陽能版發電時,並沒有用到水。
-HY- wrote:
那您一定要快點拿出,...(恕刪)
堵住你的嘴??
不是早早堵住了嗎!!
無法反駁的事硬要回
就會走到你現在窘態
-HY- wrote:
23.4%尖峰備載電力, 與核電的總供應量 12%
要證據是吧~
其實證據不在天邊就在你手上
您的引經據典借用一下
沒看過台電網站的人
至少也看過電視聽過廣播吧
當所有媒體都指核電佔台灣總發電20%~18%時
就只有你標新立異 說佔12%
有本事就把20%拗成12%
讓小弟見試見試
跟美國抗議什麼??
美國說了算?!
水利也是新興能源?
試問那台灣要如何發展有效的水力發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