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房價為何10年不會漲(扣除通膨後的實質房價)

西方國家都有很強的社會主義色彩,有錢人稅扣得重,
而窮人的醫療/居住/食物等則受到國家高額補助 (以前加州的數據,平均一個人一年 2,3 萬美金,西歐北歐國家肯定更高)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抑制資本家與地主剝削一般老百姓, 最後的結果就是革命

國民黨 1949年在台灣充屋/地主 的房/地 與
4萬舊台幣換1塊新台幣搶掉資本家大部分的錢 也是不得不的

msyean70 wrote:
嗯,聽起來好像社會主...(恕刪)

msyean70 wrote:
嗯,聽起來好像社會主義的思想。 以前一直想不透 6.70 年前為甚麼共產主義會興起,現在有點可以理解為甚麼資本家當時會被中共打成黑五類了(文化大革命)。這種事當然不可以再發生,


M大
中國歷代改朝換代不脫農民起義的本質,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明朝崇禎時期的歷史
連年大旱+鼠疫( 北京城人口死亡四成,華北一共死亡約1000萬)
君主有心,但17年換了50個首相, 殺了10個國防部長與前線指輝官
國庫財政嚴重透支, 這也不過是三百年前的事
現在的國家災難只是換個形式而已
不變的是歷史的輪迴
所以有錢人千萬要顧弱勢者的生存。 我看電視節目討論崇禛時代,有來賓說張自成破北京,崇禛自殺後,在皇宮內發現巨量黃金(還是白銀?),但是對前方打仗的補給需求卻說沒錢。這種把身外之物看的比生命還重的皇帝也真的很難理解。

朱元彰起義好像也是被元朝逼的活不下去,農作欠收還被逼稅,因此父母雙亡。 (看大陸的電視劇演的,胡軍主演)

不過現在民主制度下,大家應該還是要有信心才是。
msyean70 wrote:
所以有錢人千萬要顧弱...(恕刪)

不過現在民主制度下,大家應該還是要有信心才是。..


民主制度一方面堵住改朝換代的潮流, 一方面又讓資本家猛開外掛狂收錢...
資本家每邊下注, 甚至可以開盤後再追加賭注....
實在很難對民主制度有信心.

不過現在選擇比當年多的多
房子貴可以用租的解決, 車子貴汽油貴紅單多可以搭公車捷運.


就怕到時候為了還債搞出超高稅率... 那就真的玩完了.

rinconj wrote:
房地產經濟在美國也被譏為老鼠會經濟,
普通買來自住的老百姓就是老鼠會金字塔的塔底,
本來就是被剝削的一群


想問一下有沒人知道古時候有類似房貸的制度嗎?還是那時候買屋多半是靠自己存錢呢?
因為想研究高房價是不是間接或直接因為房貸(信用擴張)創造出來的?
我的想法是古人大多數應該是有幾分力做幾分事(因為沒有房貸制度)
所以房價不易產生波動,比較不會產生有不吃不喝30年才有地方住的情形
而房貸可視為是剝削金字塔底部那一群人的催化工具,如果沒有房貸制度,可以避免高房價的產生,這樣講對嗎?


jojobear wrote:



想問一下有沒人...(恕刪)

沒錯,房貸的確是資本家用來剝削的工具,只是政府高官也跟著剝削,至於小老百姓,自己看著辦。
當然,以前沒貸款,也因為貧富不均造成很多佃農,所以一個有擔當、又為人民著想的政府是很重要的,
可惜台灣沒等到過
jojobear wrote:
想問一下有沒人知道古時候有類似房貸的制度嗎?...(恕刪)


應該是佃農繳給地主的地租吧...

有點像房租, 但台灣的房租實在是太便宜了... 便宜到不可能激起民變.
但台灣的房貸卻能逼到百姓燒炭.
老鼠會經濟的第一條件是融資,借別人的錢來賺更多的錢,而且風險也轉移給後來加入的人承擔
只要借得到錢, 一群人靠房地產互相買賣就可以把房地產抄到天價, 個個成億萬富豪,
只要能夠吸引下一個買主加入 而且從銀行能夠借更多的錢, 那遊戲就能繼續玩下去,
到最後風險全是金字塔底部那一群人與出資銀行的

現在的金融體系,信用的擴張與收縮是中央銀行 與財政部控制的
所以允許老鼠會經濟的存在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

古代只有私人金主或標會,大地主, 富商, 與貪官仍然可以壟斷房地產, 不過私人金主對自己的錢更加小心
不太可能有現代這麼大規模的老鼠會


jojobear wrote:
因為想研究高房價是不是間接或直接因為房貸(信用擴張)創造出來的?...(恕刪)
但我不認為燒炭全是銀行的錯。 如果屋主能早點想清楚租屋並沒甚麼不好或丟臉,就不會在保不住房子的時候走上極端。 舉個例子,你會在車子被銀行法拍的時候自殺嗎?

對高房價心有不平,真實的反映了自己也很想早點有房子的心態。這不能說錯,但是思想沒有改變以前,心裡頭就沒有真正的平靜。
msyean70 wrote:
有來賓說張自成破北京,崇禛自殺後,在皇宮內發現巨量黃金(還是白銀?),但是對前方打仗的補給需求卻說沒錢。這種把身外之物看的比生命還重的皇帝也真的很難理解。


李自成說發現「皇庫扃鑰如故,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損其奇零,即可代兩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內騷然,而扃鑰如故。豈先帝未睹遺籍耶?不勝追悵。」

這是不確實的, 有些歷史學家考證後..發現這個數量超過所有明朝生產白銀跟流入白銀數量
這應該是李自成誇大用來污衊崇禎的說詞. 明朝也是從萬曆後就大小戰亂不斷,前朝又是宦官當政..國庫早就虛空

崇禎上任第一年就開始發生旱災...連續幾年大旱帶來蝗災, 蝗災後又是鼠疫, 又將礦稅廢除(相當於商業稅)改課農業稅...連續十五年天災加人禍, 只能說崇禎不貪,非亡國之君之流,但是天要滅明, 無人可回天

不過明朝有個特色,就是官僚力量很強, 滿朝文官有如現今眾多名嘴, 連崇禎都要考慮官僚言論
以致延誤與清議和的時機...卻無人能實際救國, 綜觀崇禎時期部份情形與當今台灣有部份類似..

崇禎上弔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我真是太閒了..寫這麼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