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殼蝸牛運動 v.s. 現在的"反炒房"運動, 其實時空背景應該都不同。當然, 訴求重點也應該不一樣!
有些大大建議仿效"新加坡"的方式, 提高供給國有住宅, 這在相對幅員較大 and/or 基礎建設較差的地區, 可行性會相對較低。不過, 停止出售國有土地的方向, 個人肯定(這跟賣祖產相同); 若是真的要出售,希望能有相關配套的做法。例如, 徵收國有土地(得標者)長期市政建設捐→回饋大眾--畢竟國有土地是"國有"~非任何一執政政黨/機構所有, 未經過公眾同意而販售, 本來就有爭議性。至於得標者轉售後, 權利及義務一併轉嫁,增值部分相對影響"建設捐"金額, 越是增值, 土地持有人相對付出成本也增加→抑制轉售獲利or養地圖利; 但是公眾所獲得回饋的權利, 也可以相對的獲得些許的補償。期限則是不以地上物使用年限為依據, 而是土地持有者而稽徵(也就是在取得土地之初, 由新地主支出; 若是開發建案完成售予個人, 則是由各持分者比例均分)當然, 營業用(土地得標者/開發商)費率應以高%徵收; 而自用者(買到房子的)則是以一般房屋/地價稅*x%
另外, 抑制房價不合理, 應該以房價級距施以不同的稅率(尤其是豪宅稅), 針對地區房價前20%課征豪宅稅, 才能有效抑制藉由轉手賺取差價的商業活動。畢竟, 許多人反應"房"應該是以居住為前提, 而不是以投資為目的的商業活動為主。
個人小小淺見, 也希望透過討論, 讓施政者明瞭庶民的心聲。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itswolf wrote:
是我沒看清楚你說用租的,歹勢歹勢
可是我還是不懂
政府在[精華地段]蓋國宅租年輕人的概念怎麼產生的??....讓多數人可以使用公共建設(政府這麼多建設都在台北),這樣不是很棒嗎?
對社會公平有正面的幫助嗎??....少數人(住豪宅的人)用這麼多好的建設,難道這是公平嗎?不如遷都到桃園吧!
為什麼不能蓋在相對偏遠地段呢??(政府)....那就遷都到相對偏遠地段,那總統官舍為什麼不住在相對偏遠地段。
為什麼不能買在相對偏遠地段呢??(百姓)....遷都到相對偏遠地段就OK拉
監察院遷到桃園 司法院遷到彰化 立法院遷到雲林 總統府遷到嘉義
造福偏遠地區阿!!不要一做水災要見總統都很難,就平均一下妹!!
如何,把台北市這些政府機關空出來的地在賣掉阿!!
還是總統官舍為什麼不在相對偏遠地段。司法院,立法院,監察院,等官舍為什麼部設在二線三線阿!!
設在林口阿!設在桃園阿!讓那些官員們苦民所苦,看看通勤上班的狀況,他們才會覺悟。
不然就是要你買不起就往林口淡水三峽甚至是桃園找.台北縣這些環台北市第一圈的
衛星城市不是本來就是讓許多負擔不起台北市高昂房價但又得到台北市工作的人住的
地方嗎?曾幾何時,這些地方也被炒的高不可攀.林口淡水三峽或桃園這些地方已經是第
幾圈了?人民還需要為了這些投機炒作者遷徙到多遠的地方?現在北縣版討論的這些人
難道也都是要住北市嗎?
小弟在板橋長大,家庭年收入在營建署公告的北縣市家庭年收入大約也在前40%,已贏過
超過六成的家庭了,但是呢,連想在板橋沒多怎麼樣好的地方買房,那個價格也是讓人驚
嚇不已(實踐路到底,旁邊就是中和了,那種地方的新房子隨便也賣到千萬以上,很簡單的
需求,室內30坪,沒多大吧?加一個平面車位,沒捷運喔!),這種價格合理在哪?也許又有人
要跳出來說,你們家的收入很ok,要買那種價格的房子很ok,一定是你們花太兇還是怎麼樣
,誰叫你們要出國要怎麼樣.. 小弟還是想問,小小百姓買一間房後就要開始節衣縮食,這
不敢花那不敢買,嚴重壓縮到其它行業的相關支出,這種價格又合理在哪?房子貴到大家只
能往舊公寓擠,這房價又合理在哪?節衣縮食只為供養這些投機炒作的投資客和不肖建商是
美德,花錢享受人生反倒成為一件可恥或不應該的事?
板橋的小仲介,我很希望您給我答案.另外,大觀路60P 300萬的房子,還有嗎?只要不是兇
宅也沒有產權上的問題,我也想買,請PM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