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三百年的優惠房貸利率

kills55555 wrote:
若是照上上篇的本文 ...(恕刪)



我肯定誰??我剛不是說...我沒要參選...大大不要抹黑..扭曲我阿!!你當你的總統阿...你喜歡往臉上貼金,就貼阿...我不知道你姓啥??不然我可以叫你X總統...讓你爽一下也OK!!

我不是說我不滿意現在的執政者嗎???你怎還會問我他好在哪??還是你很在意我說他比更前面的好??那我就無言了,我跟支持更前面那位的人很沒交集!!謝謝(不要搞到變成政治版,雖然大大意圖很明顯)


再次重申...我沒支持現在的...讓他做做看負起責任來才是我的重點,不管哪位來做都是...

另外...不須要問我執政黨的成敗,我又不是他們發言人,關我屁事??



"只要房價不再漲....甚至奢侈稅讓房價下跌....又有30年房貸" 我第一篇就論述過了,只不過大大沒在看..,因為你只想給別人戴帽子。


kills55555大大你要談政治....去找別人...我沒你那麼無聊...

可愛小熊 wrote:
如果稍微計算其實30...(恕刪)


如果你拖到30年才還完
當然比20年還完利息還多
但如果每個月都超額償還本利提早清償貸款
那30年或20年根本不重要

重點還是買自己負擔得起的房子
實在搞不懂20年30年有什麼好吵的
從來沒聽說過任何朋友親戚買房子是到合約期滿才還清的
跟工作一樣
從來都是先設定目標 然後努力追求甚至超越 激發潛能
哪有工作是那種無風險 爽缺穩達標超標 然後沒負擔

重點是 還能輪到你 而不是比你強比你努力的先搶走?
要真是這樣 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其實高雄的房價在近年來
比較起來還滿兩極化的
商譽好的建商在好地段的案子
通常單坪都不便宜
畢竟品質還是會反映在價格上
但在一些擁擠或偏僻的街道巷弄
十餘年的大樓一坪5~7萬真的是很常見
即便是新成屋一坪10萬左右的也所在多有
楠梓區和小港區先別說
三民區很多中古大廈都很便宜
甚至還不會貴過屏東市相同條件的大樓

至於拿你的稅金借給你,然後叫你去背30年養建商。
這個標題真的很聳動
政府補貼利息差的各種優惠貸款由來已久
是社會福利中的一環
使得符合資格門檻的"無自有住宅"人民
得以節省一些利息支出
實現民生主義中住者有其屋的理想
補貼利息就好像去補貼農、漁民的肥料及油料一樣
沒有什麼好爭議的吧?
只不過財政部將原有的優惠房貸政策
從原先的二者擇一變成可以共同申請
至於要選擇十年、廿年或卅年還清貸款
仍然是由貸款人去決策
更是可以在合約的範圍下提早清償
銀行再依其授信流程去審核貸款人的還款能力
雖然沒有實際數據支持
但我認為貸到最高金額及最高年限的案子
並不會比原本適用的範圍多多少
畢竟購屋的民眾會自我審核財務及還款能力
銀行的授信部門也會再一度把關
因此政策而受惠的民眾
在整體房屋交易市場中的比例其實很低
要因此影響整體房屋的市場價格應該不容易

至於付出的房價去養建商的這件事
感覺有點共產黨在鬥爭資本主義的味道
企圖分化社會各階層的意味很明顯
但市場經濟的均衡價格是供與需共同決定的
而中間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數量
因為供給者少而需求者眾
物以稀為貴是難免的
不可否認現今臺北市的房價高漲
但臺北市的土地就那麼一丁點
想住進臺北市的人又拿~~摸的多
價格機制就是會使得房價不易入手
而政府畢竟不是神
政策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但目前看來
奢侈稅應該是有遏止投資客的效果
政府的政策不應該只是讓量縮價跌
而是健全房屋交易市場
最重要的是
要提高國家總體經濟成長
這一點在這兩年的GDP成長率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兩國論的起草人有機會貫徹兩國論
世局會怎麼走??
我想的應該跟大家想的一樣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kills55555 wrote:
MAZDA5D的確是引喻失當。
高雄的房子是真的很便宜,但是一坪六萬非常常見,應該是合併之後的大高雄市吧~!

回正題
MAZDA5D大有說,"拿你的稅金借給你 然後叫你去背30年養建商"
關於MAZDA5D大的主論述,tamkang6大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呢?

總之,政府拿我的稅金去補貼利息幫別人買房,不爽啦!

我是誠實的納稅人,要維護居住正義,

會何不找住X寶等豪宅的有錢人要,

頻頻壓榨善良老百姓,這款的政府看不下去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你不用覺得不爽啦
政府歲入的來源有四
稅賦、國營事業所得、規費及罰款
而且你所繳的稅賦還包含國稅及地方稅
國營事業所得、規費及罰款的總和
一定大於這些的利息補貼很多很多
所以也不見得有用到你的稅金
綜所稅計算的收入基礎
可扣除標準扣除額、各類的特別扣除額及親屬扶養
今年的基本稅額還從以往的6%降至5%
(前三級的級距都各降1%了)
這也可以當做國家給你的補貼
提高你的可支配所得
而且買房的本金
購屋者不但一毛也不能少
在交屋時更要繳交契稅及印花稅
日後還有房屋稅及地價稅
繳給國家的絕對多於他所得到的補貼
而且能夠得到補貼的
都是符合資格限制並且"無自有住宅"的人
這應該符合你所謂的居住正義吧
住X寶等豪宅的有錢人
所寄付的稅金更是比你多很多
所以絕對不是沒找他們要

如果要照你這樣計較
那各項的社會福利
例如農漁民的補貼及老殘津貼
是不是你也為你的稅金感到不值??
民進黨當初在執政的八年間
也推出過各項大大小小的房貸利息補貼
那款的政府你是不是也看不下去??


a388 wrote:
總之,政府拿我的稅金去補貼利息幫別人買房,不爽啦!

我是誠實的納稅人,要維護居住正義,

會何不找住X寶等豪宅的有錢人要,

頻頻壓榨善良老百姓,這款的政府看不下去了
捨麼叫我計較,你自己傻傻的錢被人賺走還不知道.

至少這是"多"出來的政策以前500萬,現在720萬,你怎麼知道以後會不會更多?

政府推出政策一定都有編列預算,增加貸款額度你說是會增加還是減少支出?

拿我的稅金去給該補貼人的我當然沒意見.

去增加私人財富我當然會有意見.

台灣的土地稅跟房屋稅那麼低,就算住帝寶繳的稅也不成比例.

我現在不是住豪宅,假設稅增加10%我也覺得還好.

但住豪宅的增加10%遠比我增加的10%來的多.

這才叫居住正義

所以房地產買賣制度及稅制不全才是房價不合理最大主因,

政府一昧增加貸款額度跟年限跟美國次貸本質有何不同.

都是要誘使人擴張信用嘛,這點你還不懂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真的很難幫的了你
我們來計算一下補貼好了
500萬和220萬的貸款額度是原先就有的
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也可能包含你)就可以二者擇一
這是在民進黨以來就有的房貸利息補貼政策
而現今兩者可以一起申請
能夠獲得補貼的幅度是多出220萬元
但前提有三
一是民眾自身有意願要貸到720萬
二是民眾要符合政府的資格限制
三是要能夠通過銀行的授信審核
這是為了維護你所謂的居住正義
即便當前的在野黨當初在執政之時
也有這你所謂增加私人財富的政策(我認為這是幫助弱勢)
而這多出來的220萬額度
以財政部的優惠房貸為例
前2年依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0.345個百分點機動計息
目前為1.5%
第3年起加碼幅度增加到0.645個百分點
目前為1.8%。
現今一般銀行利率
以土地銀行為例
第1-6個月為I+0.52%起機動計息(目前為1.72%)
第7-12個月I+0.58%起機動計息(目前為1.78%)
第2年起I+0.85%起機動計息(目前為2.05%)
前兩年的平均利率為1.9%
第三年起目前是2.05%
所以優惠利率與一般民眾皆可自由申貸的市場利率
前兩年只差0.4%、之後也只差0.25%


在不計算未來市場利率變動的前提下
前兩年每個月多補貼430元(一年5,160元)、之後每個月多補貼273元(一年3,276元)
如果日後提早清償還會更少
而因為這項房屋買賣
政府可以得到買方的契稅(我的是約32,000元)、印花稅(幾百元)及賣方的土地增值稅(這個變化很大)
往後每年還可徵收到房屋稅(我的是約7,000元)及地價稅(幾百元吧)
所收到個人的稅收就遠超過個人所得到的補助了
所以真的不見得是用你的稅金去補貼他們
不用在那忿忿不平
因為這真的只是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
沒有自有住宅的民眾也算是弱勢吧??
你拿~~摸有正義感
應該會樂於幫助弱勢吧^^


更何況
不管是今年政府大放送降低綜所稅稅率
還是因為這個政策而多補貼的那一個月的430還是273元
都會增加人民的可支配所得
會依個人的邊際消費傾向(大概是0.9吧??)
將這筆金額消費在各行各業中
加計貨幣乘數的效果
可以促進GDP的成長
而政府又可從增加的GDP中得到更多的稅收
這是政府和人民雙贏的局面


a388 wrote:
捨麼叫我計較,你自己傻傻的錢被人賺走還不知道.

至少這是"多"出來的政策以前500萬,現在720萬,你者麼知道以後來會不會更多?

政府推出政策一定都有編列預算,增加貸款額度你說是會增加還是減少支出?

拿我的稅金去給該補貼人的我當然沒意見.

去增加私人財富我當然會有意見.

台灣的土地稅跟房屋稅那麼低,就算住帝寶繳的稅也不成比例.

我現在不是住豪宅,假設稅增加10%我也覺得還好.

但住豪宅的增加10%遠比我增加的10%來的多.

這才叫居住正義

所以房地產買賣制度及稅制不全才是房價不合理最大主因,

政府一昧增加貸款額度跟年限跟美國次貸本質有何不同.

都是要誘使人擴張信用嘛,這點你還不懂嗎?

政府在汰弱留強
將來的台灣人 都剩菁英
將來必可反攻大陸

現在只是先忍辱負重

政府果然是高人







問車種車價比較的自己先去問~~~~~~~~~~~~~~~~~~~~~~~~~~~~~再來發問

tamkang6 wrote:
真的很難幫的了你我們...(恕刪)


你的邏輯觀念真的有問題,還是你是政府派來的特工.

重點在於貸款金額跟"年限"

從二十年變三十年,每個月還款金額差很多好嗎?

政府鼓勵你貸款三十年,不就是鼓勵你買大一點房子.

就是有人會受不了誘惑,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誠實的很(這句不是我說的)

另外,房屋稅跟地價稅是只要房子蓋好就要繳的.

不是要有人住才徵好嗎?房屋自住的話還更低!

不管是哪一黨,只要推出好的房市政策就是好黨.

推出這種優惠貸款,是要鼓勵我去找人頭再買一間嗎?

就像樓主講的,最好有三百年房貸,全台灣每個人都有一間房最好!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