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小綠豆也要我轉貼~~虎大惱羞成怒~~很明顯的一言堂~~不准別人跟他意見不同~~不同就封鎖~~真可怕~~順便回應下方人員~~另外怎不說是主計處也講的很保守~~因為是說空閑~~不是空屋~~也可能是不想得最建商~~與引起恐慌~~到時跳樓的可能很多~~根本就都是在玩弄數字~~如同週邊很多人再放無薪假~~不只高科技產業~~還有傳產~~我很懷疑政府說的2800多人~~反正一切都是選舉考量~~沒差拉~~反正泡泡越大~~政府以後要救~~就越困難~~到時絕對很好玩~~既然虎大也沒證據證明~~那也可以說是扭曲~~斷章取義~~那或許乾脆鬧大點~~請記者採訪虎大好了




DiDiLai wrote:
虎大,小弟對您之景仰如滔滔江水~

虎大大人大量,絕不可能做這種事的^^

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虎大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沒有苦衷~~就是不準別人說跟他不一樣~~搞不好虎大套很大~~


kevinml wrote:
虎大您的想法真特別阿,請問「空閑住宅」跟「空屋」差別很大嗎?
而且這兩者要怎麼界定?如果偶有來住自然就會有水電的消耗自然就不會被列在空屋了,
所以您還真的是努力的用消息在護盤阿,加油喔!!

話說最近看到的中古屋就是你說的空閒住宅,屋主因為比較少來住所以乾脆賣掉
所以為啥空閒住宅不能賣呢??不懂你的邏輯



小心換你被鎖~~

日月星辰 wrote:
沒有苦衷~~就是不準別人說跟他不一樣~~搞不好虎大套很大~~...(恕刪)


拍謝啦~我也是怕被封鎖,才會言不由衷的說出那一段話~~~~~

虎大,別生氣哦!小弟很崇拜您的(^.^)
計算比較的方法與基準,十年前與後並無不同,也就是說它確實增加了這麼多戶~不管版大要管它叫什麼屋

不過說不定版大的定義為: 必須是兇宅,屋主才會不想住的才算是空屋呢~
yunyunhome wrote:
要看就看真正政府公佈...(恕刪)


不要再取笑yunyunhome了, 亂可年的, 畢竟他也在奢侈稅公布沒多久的時候就買了一
戶房子若兩年後沒有轉手套利, 這中間的貸款和房仲服務費與下跌的損失不可言喻...


公布的數據的確表示, 台北地區是需求最強勁的地點,
但台北市每年人口都在減少, 需求強, 但卻讓大部分中產階級卻步只能在新北市或其他地方
置產, 台北市, 這幾年早就淪為投資客瘋狂炒作的工具, 有錢的台北人手上房子不只一棟的
多的是, 我認識的這些人也是如此, 他們的確也不會想賣, 你說的都對~~
大部分的大台北人, 自我感覺都非常良好, 完全認為台北房價是不可能下跌的, 因為需求強,
但房地產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若已經喪失了投資意義, 也就是愈來愈多人發現無利可圖的時候,
就愈來愈沒有買的慾望, 奢侈稅的威力現在才要發輝, 徹底了影響買方的慾望, 導致成交量急遽
萎縮, 台北市需求強, 是因為享有最優質的環境與大量的工作機會, 照這樣的簡單邏輯推斷,
那東京和紐約或北京的需求應該會強到不可言喻, 那邊房產有看到瘋狂上漲嗎????????
???????????????????????????????????????????????????????????????????????

我說了房產跟信心指數非常有關係, 而且我剛說的那些台北有錢人自住客, 自住客的個性,
是非要等到過了許多年發現房子根本沒有上漲, 投資沒捨麼效益的時候, 甚至發現自己手上的房子
一直緩緩的在下跌, 此時可能才想要變現, 台灣接下來房子若是下跌, 並不是被那些人影響到,
而是!! 會被投資客影響到, 想想還是有很多投資客為了變現, 甚至賠錢賣房子, 我保證兩年內
必會看到愈來愈大的賣壓, 誰叫2009~2011年貪婪的人是如此的多!!~~
真虧yunyunhome也算另一種達人了, 多頭達人, 卻會一直盲目相信從房仲來的廣告, 跟房仲
打過交到的人都知道, 房仲騙術五花八門, 我認識的房仲朋友就說:"他們絕對不能看空, 要一直
散播, 洗腦, 看多的任何可能性", 因為一旦進入長空階段, 生意就很難做了, 因為人性, 一旦
遇到長空, 是會更難想要投資的, 能賺的只是錢多的自住客買方, 我認為yunyunhome鐵定知道
這點, 只是他可能慌了, ~~ 當然, 長空是要很長的時間醞釀的~~, 不過也真太巧了, 發生一切
的事情都符合長空的走勢...哈...

PS: 我從2009年看房子看到現在, 其實已經明顯感覺到一些比較急的賣方, 或者說比較保守的
賣方, 有降價出脫的趨勢, 當然, 這個房仲是不會公布這種情況的~

DiDiLai wrote:
拍謝啦~我也是怕被封...(恕刪)





我只是受託留個言 該不會已經被封鎖了吧?


不過也沒差啦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yunyunhome wrote:
結果,比對政府公佈的數據,才赫然發現,原來他是將無人經常居住的「空閑住宅」擴大解釋成可釋出之空餘屋!

天哪,人家偶而會來住的房子,根本不可能會賣,怎麼能當成空餘屋?!



所以說
我親戚買的五間房子給五位孫子
都是一年回來住個幾天
這個算空屋

台商買在台灣
大部分都是瑪麗亞在住的
也是空屋

那這樣會不會太誇張了點

這種房子
蠻多的
而且幾乎不太可能賣出哩


andy2000a wrote:
我想知道 yuny...(恕刪)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虎大能弄到發文字號,新聞稿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東西是公開資訊

網頁連結主計處網站並無看到發文字號,請問是從哪得知
我一直覺的台北市的房價太高不合理
但是我也想了解 空屋率 20趴
他的空屋 的定義: 是由水電瓦斯基本費來抓 還是民眾報稅的比率 還是開燈率???
==================================================
台北市有需求所以逐年上漲
其他地區則炒做太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