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做的事是訂定健全的遊戲規則,不讓有心人鑽漏洞才是正事,立法的品質才是重點,不然就是跟拾得遺失物可領三成報酬一樣,後續只有道德的問題而已
其實說這麼多,好像只有口水,沒有人想討論的是,如何有效解決高房價的問題,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房價再炒下去,以目前全球不景氣的狀況,歐債美債一直無法解決,美國又幹哪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印鈔票做法,到時房地產可能會有泡沫化的危機,其實我們都知道,台灣金融業有七成資金在房地產,政府不可能讓房地產一下子跌下來,那會引發金融危機,就像美國美利房事件一樣,房價高高掛,又降不下來,供貨大於需求,偏偏一般大眾又買不起,推銷員手上一堆房子賣不出去,只好鼓吹一般買不起的人買,等到買不起的人資金斷頭,美利房發生嚴重虧損,就引發一連串的金融海嘯,這樣的是,難道政府不該引以為戒嗎?正確的作法是要讓炒房的停止在炒作,有違法的炒作檢調要處裡,再來利用各種誘因及推房屋實價登入及課稅,徵空屋稅,慢慢逼有錢人釋出空屋,讓房價慢慢下修到合理價位才是正事
再來是對一般買不起房屋的人,給予協助,其實我不贊成給於補助,因政府已負債累累,必須開源節流,光債務加隱藏債務就多達17兆,再用補助方式,在不加稅的前提下,政府不倒才怪,也不要在蓋什麼社會住宅,全台空屋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加上台灣人口因少子化,人口上升機率有限,明顯供貨大於需求,放任多於空屋讓人有炒作的空間,只要有買賣,房價要跌的機率,以媒體炒作及人的預期心理下,房價要跌還真不容易,政府現在每分錢都要用在刀口上,與其花錢處理這些事,回收效益不大,不如把這些錢移轉,看能否做兩倍效益以上的處裡,比如政府出面,跟手上有空屋的人打契約,給些誘因或稅制,多少年以後,這些房屋就歸政府的,政府再以這些房屋,拿去協助需要房屋的人,這樣一舉數得,也不用再找地蓋房屋,台灣這麼小,因不宜再做過度開發,以目前溫室效應下,全球以後會有糧食危機,台灣因有自己的糧食存備,保留這些地,以後是用的到的
因全球化的來臨,以後很多問題都是環環相扣的,要解決問題,不要只看表面,很多問題被後處裡解決,前面看到的問題自然就會消失,例如提高企業研發競爭力,創新力,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有獲利,勞工薪水自然會提高,不然光靠代工毛利4%或5%,有訂單,人家吃肉,我們喝湯,沒訂單就喝西北風,獲利自己吃都不夠,怎麼可能再多分給大眾,這樣怎麼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產業再造升級,勞工薪水提升,總統說的人口少子化,自然就會解決不是嗎?
補助只是救急,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真正處理事情是要解決問題的來源
以上小小看法,希望大家討問指教,不希望看到口水,有不同的討論及處理方法,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