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yush001 wrote:
如果我沒誤解的話
"多數人"是指超過50%吧?!
所以
大陸有超過50%的人收入是超過台灣??
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平均國民所得那麼低
可不可以解釋一下?
他們的真正國民所得到底是多少?
2萬?3萬?還是10萬美金?
不好意思.
我應該要加上在北京.上海.廣州這個區域的多數人
但當然不排除二級城市的人
比如很多內地點的人(湖北.湖南,重慶或更多地方)
也有不少這樣的人
比如我朋友在某大I開頭的世界前100大企業
他們公司外派重慶,大連都是拿上海的薪水水平再加津貼再丟過去的
但大家還是喜歡大城市生活
所以不想去
聯想也都能派人到合肥,給個小主管25000 RMB
所以每個地區都有收入很不錯的人
只是比例的高低
但在上海我相信已經是叫多數人了
至於您提出
官方收入報告偏低的部份
依照小弟的情報是這樣的
因為我們都呆在外企(台港澳也算外企)
所以報稅都還蠻正經的
另外台港澳企都把重金壓在該國派出的人上
對大陸員工的找尋通常以低階為主
薪水自然不高
但是我所知道一些同事換工作後的私企
基本上有不少是本薪加津貼(不要懷疑..以往只有台勞有的津貼他們也有)
然後作帳時津貼作為公司費用
不用繳稅
所以本薪其實是偏低
當然統計局出來的收入水準自然都不高
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還有雙卡制
A卡本薪(這個報稅)
B卡津貼(不報稅)
這種嚴格不算灰色收入
但是沒事就抽空接案子
外面打工的大有人在..
還有
別忘了中國國家制度的五險一金
一個員工自己要交五險一金
養老.醫療,失業.還有二個我忘了
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
(老實說我剛知道時覺得超不可思議,買房是自己的事,政府還強迫)
那就算了
公司要幫你一樣要交五險一金
約是薪水的24%
基數上限是當地平均薪的3倍
上海現在約是12391(印象中)
用一個月薪12391的人..
公司實際要付出12391*1.24
住房公積金跟養老金是他們都可以實際用到拿回的
這部份也不會計入所謂的收入
另外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是扣完這些金後才統計
所以中國一般的叫人均可支配所得
就是稅後收入啦
跟台灣本身稅前(不交勞健保,沒有那麼多金)的情況是有所區別的
大陸人現在也都談稅後薪水
比如我一個同事工作5年
談稅後薪水8K
實際上月薪約到1萬1了
台幣約5萬
如果數字用這個看,薪水大大超越台灣了
比如台灣主計處出來的
經常性薪水3萬4上下(這也是不扣稅啊)
請問,大陸人大城市的人薪水高不高?
如果不算高
也能算不錯或是符合台北水平吧.
(以上是個人知道的,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房子的狀況部份
基本上家庭的狀況就如我說的
這是通則..
只是房子本身的好壞(農村失修的房子)與價值高不高(地理位置好不好)而已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