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0分钟" 特辑:中国楼市或是最大泡沫

看著阿共的GDP奇蹟,歌功頌德的有少過嗎? 基本上,有奶的就是娘,要貼金請繼續,扯到最後不外乎錢的力量决定人的力量吧???說對岸是自由開放的天堂。。。。也對呀!只不過,是大陸?%的民眾罷了!
tonybigbear wrote:
看著阿共的GDP奇蹟...(恕刪)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明明可預見的趨勢就擺在那裏,卻偏偏還要螳臂擋車與趨勢做對,非智者所為
01首貼。
我在一個緊鄰上海杭州的大陸二線城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房屋均價約15000人民幣每平米(大陸房子都按平方米計算,後面說到房屋價格也是按照平米計算的),在大陸城市中排名十名左右,城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約38000人民幣,但貧富差距比較大。本人月收入10000人民幣左右,家庭月收入在20萬人民幣左右,算是中間階層,目前有一套118平米約36坪的家庭自住房,08年以110萬人民幣的價格購入,貸款48萬,這個月剛剛提前還清。這個月新購一套80平米約24坪的學區房,總價150萬人民幣,從我兩套房子購入的時間價格可以看出,從08年至今,房價已經接近翻番,事實上,近六年來,房價漲幅早已翻番還要多一點,因為我08年買入的地段不怎麼好,房價漲的並不多。
其實這兩年關於樓市崩盤的消息是層出不窮,但有句話說的好,十年以來相信房價會跌的人,永遠都住不上好房子,而一次次看似高位買入的房屋,過幾年回頭看都像在撿大白菜。當然我這樣說並非我堅決看高大陸房市,只是大陸太大太複雜,簡單一句看漲看跌好像都不能道盡個中情勢。
大陸這幾年房市總體上一直上漲,但並非沒有反復,12年全年樓市都很低迷,很多中介倒閉改行,拿我所在小區,11年房價最高時單價18000人民幣每平米,而現在經過12年底至今的一波漲勢,現在也只有大概不到15000人民幣每平米。至於部份城市樓市崩盤,從90年代的海南、廣西北海等地就已經發生過,現在比較典型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還有浙江的溫州,這兩個地方房價都經歷了大起大落,溫州在10年到11年,市區房屋均價曾達到30000人民幣以上,好地段的房子五萬八萬也不算誇張,而現在跌去將近一半。這兩個城市其實都有類似點,就是錢太多了,溫州個體商業發達,是大陸著名炒房團的大本營,鄂爾多斯則是因為礦產豐富,兩個城市里可謂富豪遍地,用流行的話說就是老百姓根本不差錢。
從上面看來,這兩年加上政府的調控政策,樓市跌的其實也不算少了,然後大家尤其是今年以來,仍然持續看好樓市,這其中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我個人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是可能的原因:
1、人口基數大,剛需旺盛。大陸人口眾多,尤其農村人口雖然經過這幾十年的城鎮化市民化后,總體比例已經減少很多,但絕對數量依然很大,恰逢最近習李新政府提出城鎮化的建設目標,多數人看好農村人口進城的帶來城市地產的增值趨勢;
2、城市地產資源的稀缺性。大陸很大,不缺蓋房子的土地,但代表文明便利生活的城市土地資源卻具有稀缺性,離城市中心越近,代表你離城市的教育、醫療、商業、交通燈資源越近,代表你越能夠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
3、戶籍制度。在大陸,你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跟你的戶籍所在地有關,不但農村和城市戶口天壤之別,就算同一座城市,你屬於不同的街道和社區,享受的待遇都不一樣,而大陸規定,在哪裡買房就可以入哪裡的戶口,就是說你買的不僅是能居住的房子,還是你的戶籍所在地。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大陸小學的入學政策,大陸好的小學都是公立學校,爲了杜絕暗箱操作,招生都是以地段劃分的,簡單說你房子在哪兒,讀書就在哪兒,所以重點學校旁邊的房子也就是學區房,通常十分搶手,出售價格也較同類房屋更高,我第二套房子就是爲了小孩將來上學買的。
4、通貨膨脹,投資渠道缺乏。自09年政府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增發4萬億貨幣以來,短短幾年,大陸物價數倍增長,同樣一個蘋果,以前一元錢可以買兩個,現在三元錢買一個,面對不斷高企的物價,想想存在銀行里每天貶值的存款,再看看大陸著名的奧迪(Audi)進去奧拓(3萬人民幣一輛)出來的股市,大家拿錢出來買房子,也就不難理解了。
5、房地產的背後。目前大陸中央和地方的稅制,大部份的稅款被中央收走,這就決定了地方政府要發展要運作,只能通過高價賣地,通過房產商的開發過程中的市政配套建設,來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房產商是要賺錢的,成本這麼高,房子能賣便宜嗎?更不要說房地產業同金融、鋼鐵、水泥、化工等等產業的息息相關了。
綜上述,大陸房價高嗎?相對民眾收入水平,很高!有泡沫嗎?看看這讓人心慌的漲幅和漲勢,肯定有!但看完上面的五條理由,你就會發現爲什麽大陸房子會這麼貴了吧?泡沫會破嗎?誰都不知道,但能夠肯定的一點就是,房價泡沫破裂的一天,也就是中國經濟崩潰的一天。
視頻裡的地產鬼城,其實都是因為相關配套沒有跟上,盤子攤的太大,難免有地方照顧不過來,但一旦配套跟上,就會有人買有人住的。二十年前上海人口中有句話,叫做“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說的是寧願要黃浦江以西老城區的一張床,不願意要浦東的一套房子,而短短十年過去,上海浦東早就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繁華的的地段之一了吧。
附上一張最新大陸城市房價圖,供各位參考。

老兄,
你寫的這麼詳細.
我就先說個重點.
------
"月收入10000人民幣左右,家庭月收入在20萬人民幣左右,算是中間階層"
這有沒有弄錯?
難道是 "月收入2萬人民幣"? 或 "年收入20萬人民幣"?
------
就算家庭月收入 "2萬人民幣",
你們決定買 "總價150萬人民幣" 的房子,
這當然負擔的起(家庭年收入的6.25倍).
(7.5倍也還好啦!)
在任何地方都還不算房價過高.
所以,
你自己的這個例子,
和其他大部份也是要買房長住的家庭,
應該落差很大吧?
150萬/(城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約38000人民幣*夫妻二人) = 約20(年)
我前面說了,城市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但資源是有限的,城市中心地段的房子,是不夠有錢人買的的,所以即便很多人買不起,房價也很難跌。
你說了這麼多,這麼推崇中國,也認為中國比台灣好許多,別輸那位打撞球,人家放棄台灣籍入籍中國, 這才是言行一致,不然跟那位hlz大差不多,把中國形容的多好,也把台灣跟西方國家數落一頓,但他就是不放棄他的美國籍跟台灣籍入籍中國,不知他口中中國好在那裏?

假如你入籍中國,又把中國身份證件post 上來,會比說一堆有說服力多。

中國政府全力打壓房地產,如你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何必去跟中國政府對作,跟自己錢包過不去。
希望這些在這裏鼓吹中國房地產,應該不是想複製你之前說發生在中國南寧的台灣人騙台灣人老戲碼?

goblinlord wrote: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明明可預見的趨勢就擺在那裏,卻偏偏還要螳臂擋車與趨勢做對,非智者所為
(恕刪)
現在台灣飛南寧的機票很熱門唷,你覺得是去旅遊的還是去考察的呢?
這工程一開始是大陸人騙大陸人,後來就是大陸人騙台灣人,現在已經成了台灣人騙台灣人囉
(恕刪)
科大你又健忘了 偉大的美國人是你啊(你才是真正擁有美國籍的人) 不是我(我沒有美國籍還有你亂扣帽子的習慣還是不變 佩服佩服) 那個用 武器 貨幣 蠶食鯨吞霸凌全世界的的美國國民阿
我這種小咔 真的只能在旁邊當小跟班 我都說了 大家希望泡泡爆 希望亂世到來 希望來個大革命 就順大家意說話了 反正最後只會爽到身為美國人的你而已
我還在為台灣努力創造業績 輸出專業服務賺外匯 認真交稅 不像你那麼好命 躺在美國的家裡當個偽洋人 閑暇沒事就批評看衰 台灣 香港 中國
香港還沒像你說的 已跌30%耶 知道啦 (科大你是)美國人說話可以不用負責任
貼出來給大家回味一下香港已跌20-30%都幾個月了 還沒看到恐慌性的崩盤價
還有我的確是中國籍哦 只是我這個中國還沒收復大陸領土而已 永遠保持著將來會光復大陸的夢想 讓老共先建設好在接收也不遲 科大有了美國籍那麼快就忘本了 連自己以前的護照上面寫啥都忘了 清清楚楚 燙金字 華民 REPUBLIC OF CHINA
科瑞岱爾
你說了這麼多,這麼推...(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你說了這麼多,這麼推...(恕刪)

疑,從沒去過中國的這位美籍中國通科老大又出現了

你又要拿美國的研究報告來向大家說明中國的經濟問題了嗎?
假設有人拿新華社的報導來向您證明美國的金融泡沫有多可怕你會信嗎?(別說您不會信,我想只要是個正常人也只會把這樣的報導當成個笑話來看)

老大!既然這個道理這麼簡單的放在大家眼前,就麻煩您別再鬧笑話了好不好?

對了,我可沒推崇中國,我也沒數落臺灣,我只是就事論事的針對事實提出個人觀點罷了
而您說的那些什麼我在推崇中國和數落臺灣的這些批評,我認為這都是由於某位惡質的假洋鬼子(這不是說科老大您,請您千萬別產生不必要的聯想而對號入座)對我的惡意抹黑和污蔑,才會引起科老大您對我產生這樣的誤會
這些鬼城遍及中國,如遼寧營口、河北唐山、京津新城、江蘇常州、浙江溫州,雲南呈貢、貴州貴陽、海南三亞及內蒙古的鄂爾多斯。

而鬼城的特點是:城內盡是富麗堂皇的公共建築及寬敞道路,人煙卻甚為稀少,大樓幾乎閒置。 如最知名的鬼城──鄂爾多斯,當初受惠於西部大開發,整個城市呈現「暴發戶」式之成長,造就了占地155平方公里康巴什新城,由於產業單一,以煤炭業為主,原先估計有30萬移入,如今僅2萬人,房價也從每坪3萬元跌到2千元人民幣。

因蓋樓興起的借貸行業也幾乎崩潰,如今的鄂爾多斯不僅是鬼城,也是債務之城。 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江蘇常州市,天然環境優渥,當初投資客看好常州前景而瘋狂投資,不過供遠過於求,目前房屋空置率及庫存量甚高,已有鄂爾多斯第二之稱。海南島的三亞乃旅遊勝地,房價堪比北京及上海,不過購屋比例高達85%是外來客,到了晚上別墅區始終漆黑一片,杳無人煙。

據陸媒報導,「鬼城」現象追根究柢全出於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仰賴及中央對地方政府之考核制度,快速的城鎮化與無審慎評估之過度開發,許多根本不適人居的地方高樓四起,全是地方政府的政績,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而已。房市泡沫已經近在眼前,不容忽視。很多中國人將會喪失他們一輩子的積蓄。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跟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有個很大的不同點
美國人的房貸可以直接丟給銀行,產生系統性的風險讓政府買單收尾
但中國人的房貸可沒辦法直接丟給銀行,不太容易產生像美國次貸危機的問題

美國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大印鈔票把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
問題是其他國家也不是傻子,誰會乖乖的接受老美的風險轉嫁?
所以聰明的國家也就跟著老美卯起來印鈔,倒楣的還不就是那些不懂這道理不跟著一起比賽印鈔票的白痴國家?

對了,你認為真的有這些泡沫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中國政府會蠢到連打開印鈔機印鈔都不會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