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來回漲跌一直都有,長期看只會漲,為什?


peekeer wrote:
你的論述其實有盲點
因為你所說的報酬率是預估報酬率,實際並沒有實現
可是實際投入成本部份,其實就已經墊入相當高的成本下去(資金、備料、貸款等)
所以其實你說5%預估報酬率
其實實際達不到的可能性相當高
所以有很多建一半整個蓋不下去的案子也不少
相同的當年美國金融風暴也是源於此種原因,只是他有更複雜的包裹,把風險又轉嫁到社會大眾
?...(恕刪)

你也知道是預設是意思..那你還說這一大堆,你...加油!

peekeer wrote:
另外關於你那個22K的論述,盲點更多了
請問一下領多少K才是你認為可以買房的人?
按照現在的房價(新北+台北),平均家庭收入要快20萬的人才能買房
你覺得這也合理嗎?
按照你的魯蛇理論,那不好意思大概全台灣八成上班族都是魯蛇了
你覺得這也是合理的?...(恕刪)


合不合理? 這社會就是這樣是人要去適應社會,而不是設會去適應你!國小老師沒教你嗎?
月收多少才有買房合理論點..這你確定是對的嗎?
買不起賺不了錢
在這個馬拉松人生裡面,跑慢了....

板大房價一直漲並非定論喔.....

內衣教父第一集有提到 鄉下人想搬到郊區 郊區的人想到城市 城市的人想搬到市中心
以這種思維 市中心是一般人的最愛(問一些整天抱怨房價的大大 他們的理想往往不是他們買得起的地段)
那市中心的土地會再生嗎?? 不會 但大部分的人想要 所以會漲 所以台北價格的高高掛
很多有錢又愛趴的人就會買單 基本上一般人也別想碰 跟我們無關
但是現在的建商很想賺錢 到處搞造鎮 將荒地變都市 這樣才可以賺錢
造的好 市中心或最繁華的地方也會轉移....舊的地方開始跌價(或漲比較慢)...
可是當造鎮失敗.....打不過舊的.....人不來...那就會開始跌........
說永遠不跌 ...真的不一定

補充說明 大家不要以炒作的心態看待房市 往往會忽略許多重點 一直想房價會跌的大大
您先想想要買哪邊 再定論
另外房市跟通膨是有關係 但是更多的因素是人對居住品質的渴望
一但牽涉到品味與虛榮心 事情往往很複雜了 (不然不會隨便買一間就好 為什麼一定要台北市 通勤就好了阿                    阿不然不要買I phone隨便買一支HTC就好了阿 阿包包不要買那麼貴的 隨便路邊攤買一買就好
去夜店幹嘛 隨便去海產攤也一樣阿 景氣不好 手機不要換嗎?? 
那麼多例子 本質是一樣的)

飛翔在思源亞口 wrote:
沒人口
沒商業活動
幼稚園沒人讀.....倒
早餐店沒人買.....倒
大賣場沒人逛.....倒
電影院沒人看.....倒
KTV沒人唱.......倒
更不要說有什麼購物商場了
沒人....就是倒
有人、才有生活機能
沒人只是鬼城
鬼城啊
可以來個推個鬼屋探險觀光
看可不可以把地價抄高看看
不然呢

全國人口變少了,不表示所有地區的人口平均的變少了。
"有人,才有生活機能",同意!
但不管人口紅利是正是負,人口都是會往有生活機能的都市移動。
人口負成長只會使發展困難區越形萎縮,甚至變成你說的鬼城。
問題是你要買的是生活機能棒的都會區,還是低生活機能的郷鎮區?
若是都會區,勸你別看人口紅利等房價跌了,這些地區若是跌也不是因為什麼人口紅利。
若是低生活機能的郷鎮區,也別等人口紅利了,現在就有便宜可檢。
事實上台灣也有地區房子是幾十年不漲甚至跌的(要計入通膨)
我有聽過一個很好笑的理論
沒人口的話,以後我們可以住更大的房子
但房價還是不會跌

所以呢
台灣經濟能力不變的話
我現在只能買十坪的小套房
在人口變少了之後
房價不跌的話,我還是只能買十坪的小套房
或是和十幾個家人一擠在一間小透天
除非房價跌了
我才有可能買20坪或更大的房子
不是嗎?

所以人口變少不會影嚮房價?
Min11989 wrote:
哞哞5的近期活動

...(恕刪)


這位大大突破盲點了
真內行

飛翔在思源亞口 wrote:
所以人口變少不會影嚮房價?

會!但請去參閱各都市(會)區的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紅利比較一下。
人口變少或變多是看地區的淨流入(出),不是人口紅利!
要用人口紅利等都會區房價下跌恐怕只是在麻醉買不起都市房子的人而已。
只針對工資漲部分!!

若是以最末端勞工而言~~目前沒有感受到~~反而比以前低許多!!

勞工工資都在比低的..

或者樓主是指建設公司營造廠人員之類的~~

不過勞工越來越少人做卻是事實!! 人不好找..

janhow wrote:
"若是以最末端勞工而言~~目前沒有感受到~~反而比以前低許多!!"
:::::::::::::::::::::::::::::::::::::::::::::::::::
"不過勞工越來越少人做卻是事實!! 人不好找"

以供需決定價格的法則來說,這兩句是矛盾的。

哞哞5 wrote:
房市來回漲跌一直都有,長期看只會漲


所有人(只要有一半就算)都認為說會漲(或都說至少不會跌),那怎麼會跌

從歷史價位回顧,只有上漲或持平(只要不要長期下跌),那種行業有這種不會跌的行情。

當投資股市多數人有賠錢的經驗,或是傳統上經營餐廳、化妝品、藥品、食品、高科技...都有風險。

也難怪藝人明星、高科技葉老闆、還有那許許多多的散戶都會追逐房地產,說破了不值錢,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真理。

甚麼時候會停止這個上漲法則,老實說不知道,但是...投資的還是要有風險觀念。(銀行已經有防火牆了,貸款最高8成,如同股市融資一般,賺利息不然斷頭法拍。)

empirepenguin wrote:
今天才來註冊的,就發這種沒見識的文。
台灣過去數十年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紅利超高,炒作房地產多是大漲、然後新房子蓋太多,還是會跌。

台灣人口紅利快沒了,而且嚴重老化,更嚴重少子化,將快速變成人口負利。

明年,沒有人口紅利以後,房地產再也炒不動了。用過去的房地產經驗套用到未來,是完全不對的。...(恕刪)


只用人口紅利來判斷房價漲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