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要被克重稅勒,今營建股大跌!

噗~
打花打草打地鼠就是不打老虎阿~
打房老打些邊疆地帶不正中紅心
又是個安撫無知選民的嘴砲政策~

真想打房就開徵空屋稅吧~
最基本的稅賦不公問題沒改掉都只是打空氣而已啦~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是不斷上漲的,只要下跌就買進,只進不出,危機入市,要準備開始掃房子了。
全台首富林堉璘的話:有錢就往土地裡堆。

------

兄弟雙首富 林堉璘、林榮三



被富比世低估的神祕地王

文/陳雅潔
誰是台灣地王?就價值而言,三重幫二哥林堉璘掌握精華地段,一畝勝過別人數十甲;就面積而言,老三林榮三插旗全台,手持40萬坪土地,無人能及。這對兄弟40年來各憑本事累積身家,如今同時成為台灣富豪心目中的真正首富。在地王寶座前,林堉璘、林榮三靠土地資產堆疊出的身價,是台灣無人能出其右的富豪傳奇。

在今年五月二十七日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所公布的台灣四十富豪中,前十名幾乎全由科技新貴、金融大老,或是台灣傳統產業龍頭囊括。惟獨排名第八的林堉璘及第十的林榮三兄弟二人,旗下沒有市值驚人的企業,卻有滿手土地資產。在股市波動劇烈、地價漲勢卻不可逆的情況下,林家兄弟二人一以掌握北市精華地段資產、一以手持最大面積未開發土地,分別打造出宏泰集團及聯邦集團兩大建設王國,也創造出龐大的財富。

資產被低估一聲不吭 行事低調 土地多少沒人知道

其實地產界人人都想了解這對三重幫兄弟的土地位在何處,卻幾乎都只有當某一地區土地經過重劃之後,外界才有機會知道其中有多少是他們的土地。事實上,由於長時間動用大量人頭養地,即使是宏泰和聯邦集團內的高級幹部,也未必清楚老闆手中到底有多少土地。

但經本刊調查所得,林堉璘、林榮三的身價,其實遠遠超過《富比世》所列出的三十億及二十八億美元。除了林堉璘曾經在去年由媒體及地產業者推估,旗下擁有超過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的土地資產,被封為財富超越鴻海郭董的「台灣真首富」,而在歷經一年地價持續上漲後,林堉璘的身價已逼近二千億元。

至於林榮三更是不計其擁有的聯邦銀行、《自由時報》等企業,光是在全台擁有四十萬坪土地,保守估計價值就超過二千億元,以至於在最新出爐的金融股王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心目中,「林榮三才是真正的台灣首富」。

林家兄弟二人在台灣地王寶座面前,實力難分軒輊。就土地資產價值計算,林堉璘絕對可以稱王,但以面積計算,林榮三已超過兄長,是公認全台灣擁有最多土地的人。

有趣的是低調的二人,雖然明知身價被低估,也從未針對歷次的富豪排名做出正式回應,像林榮三只在私下表示,「我的財產要從哪裡算起呢?我自己都算不清了。」可見他的驚人身家不僅外人難以窺得全貌,這位富豪長年四處購地,置產的足跡甚至跨到海外,真要統計財富,將是一項龐大工程。

貫徹父親身教 「有錢就要往土地堆」

林堉璘、林榮三出自於號稱台灣最大地主的三重幫。父親林建生早年在新北市蘆洲種田,後來開米店謀生,只是小生意人。在一九五二年林建生去世時,為子女留下二公頃土地、一家碾米廠和一間雜貨店,便是日後他三個兒子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發展的基礎。但林建生除了自己只要手上有一些錢便用來買地,也不斷教導兒女們「有錢就要往土地堆」,長年的言教身教讓下一代奉行不渝,才是後來三重幫壯大的最重要因素。

林家三兄弟後來從碾米事業輾轉進入房地產界,一九六四年共同成立了宏國建設,從興建平價住宅起家,卻以養「生地」聞名。林家兄弟往往挑選位於山邊、河川或排水溝的農地或保護區作為開發地,成本低,發展潛力看好。在台灣經濟與都市化迅速發展後,原來價格低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為市區的黃金土地,或出售或開發,獲利皆以倍數計。(更多精采內容請見376期《財訊雙週刊》)


icewalker wrote:
絕對不要相信政府說的...(恕刪)


今天最開悟的一篇!!

政府及高官,一再修法圖利自己,才會造成稅額不足,

之前先離間有房族跟無殼族,讓實價課稅暗度陳倉,又默默提高房屋稅與地價稅與契稅與增值稅等,

今離間富人與窮人,假意對富人課交易稅,待時機成熟後,也會變成通法,

終極受傷承受高稅的是全民,享樂調薪的仍是官員!!

其實如不補助油電費給廠商及每年假借名目調薪及不貪污,台灣的稅額是足夠的!!
私心.知識.經濟會限制到自己視野

wengmingmai wrote:
政府腦殘政策,主要是大戶地主持有土地及多批房屋問題,設立房産持有税才對!類似過去土地政策,要大地主將土地房屋釋出才能抑制房價...(恕刪)






香港店面和房租漲的誇張


買不起


現在變成不租不能活





台灣後面也差不多 , 等房市先對大陸自然人鬆綁 ~~

eagle25 wrote:
五千萬以上的房子才課...(恕刪)

在立法院裡的員工90%都馬有五間以上,這法案絕對不可能通過的XD
Why so prestigious?
政府應該限縮 買豪宅的人 只能貸三成 這才是公平正義...
一般住屋者可貸八成.....
人口紅利一結束後十年內稅漲十倍很正常


因為繳稅人口不再成長反而減少,而在政府的認知內完全不懂或是裝傻

所以年年下修gdp


而之前以為"後繼有力"的建設資金黑洞大增

所以你準備好了黃金課稅十年了嗎?

chliao1979 wrote:
政府一直方向錯誤豪宅...(恕刪)


一直抱怨政府打房策略錯誤,請問你有好方法嗎?

人家打豪宅稅就是變相先抽富人稅,比較能滿足財庫不足,之後再提出其他策略補救

那你的方法是啥? 請先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你會發現視野不一樣。
這個政府連日常工作都是這樣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路邊停車
一開始沒有劃設停車格,大家都可以停,
久了一定會有車擋到門口,
就會有居民打電話反映-有人亂停車請警方處理拖吊,
主管官員--因民眾反映,所以畫設停車格方便管理,避免擋到出入,不會收費。

等過一陣子,因居民長期占用停車格,和外車發生衝突..
主管官員--因民眾反映,停車格不應為私人占用,所以開始收費。

那誰賺到....政府....
主管官員--一切都是民意,搞了好久終於可以弄收費停車格賺錢。
nancymy wrote:
今天最開悟的一篇!!

政府及高官,一再修法圖利自己,才會造成稅額不足,

之前先離間有房族跟無殼族,讓實價課稅暗度陳倉,又默默提高房屋稅與地價稅與契稅與增值稅等,

今離間富人與窮人,假意對富人課交易稅,待時機成熟後,也會變成通法,

終極受傷承受高稅的是全民,享樂調薪的仍是官員!!

其實如不補助油電費給廠商及每年假借名目調薪及不貪污,台灣的稅額是足夠的!!(恕刪)
追根究柢就是這些官員能力不足,無法提出有效振興經濟方案。
當初才會希望透過降低或取消 遺產稅和贈與稅等來吸引台商資金回流,帶動經濟。
結果因為官員能力不足,無法產生好的投資標的,讓這些錢跑到不動產,造成房價上漲。

打豪宅稅(先抽富人稅)和之前遺產稅和贈與稅相比跟本是九牛一毛,
先復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不過因為目前官員沒甚麼能力可以吸引外資進入,
復徵之後,資金外流,台灣經濟可能更難看。

也可以推行國父「民生主義」中的土地問題解決方案--都市平均地權,
自訂地價 / 照價徵稅 / 照價收買 / 漲價歸公,滿足財庫不足。

不過...台灣人的人性會贊成嗎?
Will9 wrote:
一直抱怨政府打房策略錯誤,請問你有好方法嗎?

人家打豪宅稅就是變相先抽富人稅,比較能滿足財庫不足,之後再提出其他策略補救

那你的方法是啥? 請先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你會發現視野不一樣。...(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