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還有一堆電子公司年終發放股票
市值好幾百萬,那年代只要在公司能待5年以上要升遷是非常容易的,
這都是4字頭跟5字頭拚出來的大環境,只能說生逢其時.
當然你說的時下年輕人有許多方面也許跟就年代的你們或是跟我(6年級)
的不太一樣,我也出社會10幾年了,我也菜過,也苦熬過,也看過不少新進人員
很多不會自動自發,不懂充實自我,但不是全部新人都是如此,況且現在年輕人
有很多新思維常常也會帶給我一些想法,這也是我們以前比較缺乏的,再說
當面試新人看到薪資要求只敢寫22K,我都覺得大環境是怎麼了,只怪新時代的
年輕人不努力?不夠拼命? 但這時代給過年輕人公平了嗎?
小弟六年七班 出社會正逢美國911跟台灣不景氣,當初9點上班晚上12點下班
是家常便飯,也因為當時工作不好找也不敢輕易轉換工作,這也是當初所謂的上
市電子公司,新人待遇27K 也領過股票(價值不超過5萬),這樣能致富嗎?
我想過生活可以但是要說過很富裕的生活肯定沒有,畢竟動不動發放幾百萬的股票已經
是過去式了,以當時物價跟待遇算過得去了,現今物價高漲,新人大多數22K起跳,發文
的老大哥 我想還是要厚道一點 立足點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當然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是一定
有的.
bopomo7 wrote:
看版上網友論述房價的...(恕刪)
不是很想吐你,不過還是吐一下好了~
"記得八十年出社會就業時.星期六還要上班.什麼時候開始隔週六休到週休二日也忘了.
休假多老闆成本增加.薪資怎麼會漲."
歐美不知道週休二日幾十年了,我問過美國大學生,他們甚至連美國有沒有過週休一日都不知道~
美國老闆成本不會增加??怎麼給員工薪水還是台灣人三倍以上?
"再說.消費者七日鑑賞期也增加企業經營者的成本負擔." 七天的鑑賞就負擔不起,那美國一個月三個月甚至終生鑑賞的店家不都是白痴??
"曾經也聽過有人把快吃完的披薩退還給costco.只因為退貨不用理由."
So?? 消費者照你的遊戲規則玩,把吃不完的退給costco,你有意見?? Costco 如果玩不起自然不會定這遊戲規則,自己定的規則他們自然是玩的起,不需要你來幫忙出意見吧??
"當你快快樂樂在電腦前用力的網路購物.有無感受到街頭上商店經營的困境.甚至結束營業."
這是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改變,市場機制決定的。你街頭店家如果成本沒法對抗網路業者,那你店家可以轉成網路賣家來簡省成本,繼續你的經營。如果自己轉成網路賣家都賣不贏別人,那自然是自己的問題,該被淘汰就是得淘汰,不是靠消費者救濟繼續生存下去~
"以上企業成本增加.店家經營困難.政府稅收短少.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你的薪水.當然離買房也就越來越遠."
個人消費稅,跟政府減免財團稅務,富人稅,房屋未實價課稅,減免財團貨物稅,....比起來是九牛一毛。如果政府未課到消費稅,就影響到人民薪資,那請換政府吧~
剩下的沒評論了~
很多骯髒事藏不住了,能不能接受看個人
不要買房子就好了,租房未必花的多
除非你想留給自己的子孫敗
子孫會賺也不在乎你那老屋子
我要開始抱怨了
以前人比較"苦"別在老王賣瓜了
現代年輕人的資源都被上一代佔據了
講難聽一點就是"老不死的"
底下的員工有比他輕鬆嗎?那真有機會的又有多少
上一代只是跟著台灣經濟起飛時代的腳步雞犬升天而已
別自以為是了,
我自認我絕對夠努力但為什麼我還是得到對岸異鄉討生活,我愛台灣我愛我的家人
但為了4~5倍的薪水我犧牲見父母最後一面的機會
台灣的舞台在哪?
那些掌握資源與權力的上一輩在哪?有資源有權力但責任呢?
我同學只要房子一進一出就賺10%(假設成本1000萬),玩個兩三手就吃飽飽了
這房價哪裡合理?
扯甚麼周休二日全世界都在周休二日不是只有台灣
美國放的比你大多了,爭不過別人別找理由
高學歷.......
這論點更可笑.......
博士都找不到工作了這還不夠高嗎?
讀書不是上一輩教誨我們的嗎?
讀書才有前途多一個碩士薪水都可以多七千,管你有沒有比較厲害
這模式誰決定的?就所謂的上一代.......
別在專挑一堆新聞上的爛草莓在說嘴
一群酗酒要飯的死老頭我們也要說這代表上一代嗎?
我三十多了也不年輕了我很可憐比我更小的朋友們
在抱怨小朋友的價值時問問自己有沒負起永續經營台灣的責任
抱怨了那麼多純發洩而已
請各位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