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懶得玩文字遊戲!
麻煩去google一下關鍵字
"仇富" "黑心建商" "財團" "房地產土石流" "民粹" "明打炒房 實則加稅"
歷年來已經很多專業的分析批評
現在整個社會與論是怎樣,大家心知肚明
再來重申個人意見
個人認為
房屋持有稅1.2%ok
但是那些什麼地段加成,豪宅加倍,什麼的太超過了
量能課稅原則不是這樣玩的
房地合一稅17%分離課稅差不多夠了
要課到45%
請財政部,張金鶚,巢運
先給個說法
房屋持有期間所繳掉的貸款利息,房屋稅,地價稅扣不扣除?
jasminejar wrote:
麻煩去google一下關鍵字
"仇富" "黑心建商" "財團" "房地產土石流" "民粹" "明打炒房 實則加稅"
歷年來已經很多專業的分析批評
現在整個社會與論是怎樣,大家心知肚明
再來重申個人意見
個人認為
房屋持有稅1.2%ok
但是那些什麼地段加成,豪宅加倍,什麼的太超過了
量能課稅原則不是這樣玩的
房地合一稅17%分離課稅差不多夠了
要課到45%
請財政部,張金鶚,巢運
先給個說法
房屋持有期間所繳掉的貸款利息,房屋稅,地價稅扣不扣除?
從開版開始我的主觀看來就是文字遊戲
也請google 一下keywords
"都更"、"捷運宅"、"航空城"、"土地炒作"、"遺贈稅調降"、"推證所稅轉移資金至房市"、"房屋持有稅世上偏低"
歷年來已經很多專業的分析批評
現在整個社會與論是怎樣,大家心知肚明
過去一連串主動、被動,主觀、客觀的促進房產經濟政策難道不跟現在政府穩定政策是同個邏輯?
你不反對過去的寬鬆房產政策,卻反對現在的調整政策,這邏輯不對啊...
量能課稅有三千種說法
房屋持有相關成本財政部已說了,也些列入,有些不列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