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風險承擔的能力如何??
我就舉我自己的案例來跟你說一下好了
我之前跟我老婆二個人加起來年收大約是一百五
單月的薪水總合是十萬上下,五年前我們買了一千萬
的房子,我們拿三百五當頭期,另貸六百五,分二十年期
一個月是三萬五千塊(利率分二塊,一個是青年成家二百萬,約一點八
另一個四百五約是1.9x),買房後的裝修與家電/家俱,那就都是現金支出約一百五
所以當時可以說身上的錢都花在房子上,只留下每個月的薪水來支撐!
後來生了一個小孩,開銷增加,存錢的速度再下修,再後來又離婚…現在每個月都繳的很辛苦
我舉我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不可預期的風險太多,把全部的資源都押在一間房子上,以目前的時間點來看實在不算是太好的選擇。
eddie.parachutist wrote:
樓主,我不知道你幾歲?
對於風險承擔的能力如何??
我就舉我自己的案例來跟你說一下好了
我之前跟我老婆二個人加起來年收大約是一百五
單月的薪水總合是十萬上下,五年前我們買了一千萬
的房子,我們拿三百五當頭期,另貸六百五,分二十年期
一個月是三萬五千塊(利率分二塊,一個是青年成家二百萬,約一點八
另一個四百五約是1.9x),買房後的裝修與家電/家俱,那就都是現金支出約一百五
所以當時可以說身上的錢都花在房子上,只留下每個月的薪水來支撐!
後來生了一個小孩,開銷增加,存錢的速度再下修,再後來又離婚…現在每個月都繳的很辛苦
我舉我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不可預期的風險太多,把全部的資源都押在一間房子上,以目前的時間點來看實在不算是太好的選擇。
如果人生要考慮這麼多風險
那乾脆什麼事都別做了
有風險有收穫
我是覺得不管頭期如何
月收8萬保守算14個月,112萬年收貸900萬不算超過
畢竟收入還會往上(應該,如果沒有是該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該不該買房)
只是有兩點建議注意
1.
30年實在有點長
建議可換成20年,而且是本金平均攤還,而不要本息平均攤還
年輕時努力一點撐一下多繳一點
利息也少一點
2.
時間點不佳,現在房價雖多空拉鋸,長期沒人口紅利,加上個2016,個人是看跌啦
一年跌勢就有可能是20年利息喔
如果不急,再等等吧
真想買,也還是要換成20年,而且是本金平均攤還
giobling wrote:
如果人生要考慮這麼多風險
那乾脆什麼事都別做了
有風險有收穫
我是覺得不管頭期如何
月收8萬保守算14個月,112萬年收貸900萬不算超過
畢竟收入還會往上(應該,如果沒有是該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該不該買房)...(恕刪)
老頭的看法和你大不同!
人生的確有很多事不應該做!
其中包含了不自量力, 打腫臉充胖子這件事.
收入會往上是因人而異, 也有可能下修, 未來的物價只會漲不會跌,
很快的所謂的加薪就會被吃掉, 甚至倒賠.
人的際遇很難說, 有可能樓主現在的狀況是一輩子最佳的時候.
不能延伸到未來, 甚至看更好. 也不用檢討啦! 機會有來就有,
沒來就沒有, 空有十八般武藝, 有時也無用武之地.
聽不懂嗎? 我不意外, 還太年輕了, "相信未來", 那是勵志鼓勵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