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看了雙方大大們的論述,學到不少東西~不過我想這也是M01的特色,一定會有論戰 XD小弟只是在想,目前討論的是一個通則,或是個案因為如果單論個案,的確年限這件事情,影響的範圍是很廣的(工法、維護、材料特性、外界環境因子...等),前面的大大舉的外國建築,總統府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如果已通則來說 考量的年限越長,的確建築所遇到的問題與修繕等等需求,也越容易發生 不是?只要在過程中有些許處理不佳,後續對建築的影響是深且遠的舉一個不大精確的例子: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另一個是步入中年的人這兩個人要發生船難時只能選擇救一個在不提供更多的資訊下,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小孩因為小孩有更多的未來性與發展性這樣[救小孩]通則的判斷經驗,是普羅大眾的基本想法就跟年限較高的房子,相對於新房子來說,風險來的高些這是風險選擇問題,很多人無法像專業大師般的判斷,或是參與所有的建築過程因此只能用通則經驗判斷其他的個案,精確且無可挑剔,但勢必不能阻止被見縫插針挑戰因此,小弟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恢復理性討論 :) 畢竟這串資訊有很多知識值得珍藏我也對不起我的土木教授,把這些都還給他了
broker yu wrote:還是不敢回答混凝土...(恕刪) 氧化問題 我剛不就講過了水份問題控制好 就很強了我看大家對於50年房子的防禦力。好像只著重地震問題你真的想要完美解決 那就是住貨櫃屋如果想要接近完美 那也不是看屋齡去選擇逆向波+岩盤地 +地基深厚 + SS鋼構 +防水滴水不漏而不是看屋齡 ok?你要繼續硬凹 我也沒辦法 請便吧這議題大概就這樣了
cavalrylin wrote:這邊看了雙方大大們...(恕刪) 台灣的房子最怕的天災是強震吧其它像颱風或漏水傷亡較小對吧但你說的經驗法則,過去的921台北倒的不是屋齡高的而是屋齡較新的東星大樓台南的維冠大樓也20年左右經驗告訴我們,強震來不一定老舊的房會倒哦,新的也會哦再說一次,我沒有說舊的比新的好哦
best6888 wrote:台灣的房子最怕的天...(恕刪) 東星大樓是不錯案例1984年完工 15年後 1999年921倒塌而且離震央很遠後來的報告就是重點如下事後,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7]鑑定倒塌主因有三:1各樓層重量少算約10%至15%,屋頂未計入屋突構造重量,少算約35%,地面以上建築物總重量少算約18%,低估了地震水平橫力。2柱與樑構材設計未依法規做足夠的載重組合,低估了斷面設計所需臨界軸力及彎矩,使構材強度不足。3柱與樑構材剪應力強度(英語:Stress intensity)及剪力鋼筋未依《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第四百四十四條[8][9][10][11]規定核算與設計,剪應力強度及基本圍束功能不足,故受到意外外力作用時,即可能發生脆性破壞之潛在危險。4另外,當時設置於東星大樓一樓的第一商業銀行松山分行,其樑柱整修工程也被認為可能造成大樓倒塌,檢方也因此起訴數名相關人士,但法院認為樑柱整修工程只是單純外牆裝飾修繕,與騎樓柱結構安全無關。工程施作並未產生公共危險,檢方亦無法舉證被告有犯罪意圖,因此被告皆被判無罪[12]。協助東星大樓進行結構勘驗的結構技師指出,東星大樓倒塌的最主要原因是偷工減料,水泥與鋼筋不足,結構計算失誤。依土木技師公會檢驗混凝土,証明強度明顯明顯不足,且鋼筋綁紮不確實,建造東星的鴻固營造因此而被起訴。簡單的說就是重量有問題樑柱強度 跟結構有問題離震央超級遠 15年的 12樓建築~Think about it
這邊真的有學結構再回嗎?混凝土壽命是經實驗來的,ACI和日本都有規定,日本是依據混凝土中性化的時間來定,美國是考量鋼筋鏽蝕的情況訂的,沒看過老舊混凝土變成粉粉的嗎?台灣大多數的建物在樑和樓板經過都會有微細裂縫(眼不可見)時間夠久水氣會進去, 鋼筋就一定會鏽蝕.混凝土壽命到不一定會有問題,但有問題的機會很大, 中性化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這一大篇回文說了一堆外國百年建物,請多注意那些建物的主要是石材加泥水作牆(請注意"牆"這個字)樓板和屋頂都是木構造, 那個都要幾年修一次的,垂直的不用泥水也沒差,不相信你放兩塊石頭疊起來, 不用泥水, 不去碰它, 放一千年還是不會倒,那些百年建物很多都沒鋼筋問題,台灣混凝土造老屋, 會出問題大都會先發生在樑和樓板,不是一定幾年會發生, 但一發生就會沒完沒了,通常買房是一輩子的積蓄, 沒必要跟他拼,拼贏了不會得到任何獎賞, 拼輸了可能工作十年都是在做白工.所以通常不會建議人家買超過40年的房子,除非你沒生小孩, 自己又60歲以上, 反正自己走了沒煩惱就拼拼看.之前國際為了核廢料儲存, 才找到規定讓混凝土延壽到100年和300年的高效能混凝土處理,我相信台灣沒有一個建物符合那個規定.
ryan70 wrote:這邊真的有學結構再...(恕刪) 實實在在。呵呵! 就是沒學過結構,所以對有人說公寓可用150年才無力反駁。但是30年公寓的某些角落,都能用手剝些泥片下來了。實在很難相信超過50年後還能住多久。透天的或許還可自行強化,可是公寓可能很難。
ryan70 wrote:這邊真的有學結構再...(恕刪) 不用搬什麼 學過結構這種 假議題來唬人你蓋過房子嗎?結構技師 建築師。被我問到喊不要不要的你以為結構技師 能多屌?他們只能 套著公式跟建築法規 搞來搞去而已你問他們 RC能活多久 他們敢講什麼數字出來?你帶她去一個建築物 問他 這建築物能活多久 他根本回不出來他連裡面綁筋 綁得怎樣都看不到。他是能回啥?她敢回 他就是騙子這世界上 誰能拍胸脯。該建築物能活多久?你可以請安藤忠雄來回答看看他蓋的那些神奇知名建築物能活多久請他給個數字啊~這篇重點是在講50年房子 是不是老房子我重點是說 要看屋況 工法 使用材料你們一直在那扯什麼50年就是老還有一個一直鬼打牆扯什麼中性化還有 就算你們學過「結構學」照樣無力反駁因為建築物的壽命 range可以極大全端看 建築物本身的屋況 結構 施工 地基 高度 材料 等等屋況 結構 施工 地基 高度 材料 等等 你們這幾個全部無視只談一個壽命 到底是什麼心態?不服就請 你們認為很專業的結構技師來辯論另外我再給你們打個臉安蓬鐘雄的徒弟 在台灣蓋過數十棟清水模的建築人毛森江說談到清水模的特色,毛森江說,它的造價並不高,表面光滑不易剝落,保固期限長達475年,是一種為歷史文化留下永恆的好建材清水模是什麼? 他就是RC啊!!!他就是混凝土啊 !!!他就是綁鋼筋 灌漿啊!!哪有什麼新技術???????只不過她做到6000 猛一點到8000磅 就能保固475年上面那個說什麼高效能水泥300年 ....你搬出材料學我還會怕你搬出結構學 我就覺得 根本好笑講難聽點結構技師根本不懂 真正的材料那個是 物理學家 材料學家 而且是要專門研究那種建材的才會懂才可能去制定標準結構技師根本外行所以拜託請搞清楚什麼叫做水泥好媽?無伸縮? 普特蘭?我在不厭其煩再說一次屋況 結構 施工 地基 高度 材料 等等 的重要性 比你們說的屋齡重要太多上面舉了東星大樓的例子 跟我朋友29年快爛掉的別墅案例你們還是看不懂?還在那邊扯什麼 結構學???如果你們只是情緒上看我不順眼 想要辯贏 就省省吧辯贏又沒錢這種論壇像我這樣願意講 願意把資料亮出來的不多了你們反方 什麼資料都沒講 也沒拿出來有的還以為建築法規有年限拜託一下 辯贏我又沒錢 你也沒錢
happywork01 wrote:所以對有人說公寓可用150年才無力反駁。 那個是日本人說的 我不是貼了?還要鬼打牆?happywork01 wrote:但是30年公寓的某些角落,都能用手剝些泥片下來了。實在很難相信超過50年後還能住多久。 我上面不是舉過例子了?我就去過29年 幾乎整棟都在嚴重剝落 裂開的但隔壁整排建築物 同期蓋好的年份 建商都依樣。但是她們 狀況好得不得了你怎麼說?到底跟年齡有什麼關係????還是你只是想要辯贏?那就給你贏吧好你們贏了年份真重要 好棒棒 你們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