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ha9999 wrote:
你的意思空空只是嘴...(恕刪)


若你當投資來看

對啊,跟喊多又不買的一樣啊

大家都嘴砲,你怎麼不會奇怪為多多只喊不買?

白白放掉增加資產的機會,有錢人怎不把握?

喊空也未必嘴砲,人家搞不好傳好好等你崩

這算不算有作為,難道傳滿現金等買下一棟也要跟你說?

非要把房賣光才算有作為?




更不用說不是當投資的了

真的想不透,別出來跟人家玩房產,玩不贏版上的高人啦


deapblue wrote:
若你當投資來看對啊...(恕刪)

喊空的本就不需要買房 是喊多的才需要買房了呀
沒看591 還有14萬戶在等著賣 目前共有1,046人在找房子,出售中筆數150,371
(而且網站把有在看的都算成在找房子 有些部份是在準備賣屋 在更新或回答問題的房仲朋友)
房產全脫手 男星樂當租屋族
媒體:李嘉誠在內地“只賣不買” 稱地價已炒太高

交易量從30萬下殺到去年2016年的24.5萬 就是一堆口頭喊多卻不買房的多多害的
喊空的很多都只留自住的就夠了 現在只有剛性需求的買盤
放6年才有400萬免稅額 其他賺錢都須繳稅 國外還持續調升利息 風險過高

如果家裡沒超過2個的 以後等著整修房子就好
(台灣自有住宅率80% 也就是真正需要買房的人有限)

小弟以前親戚 曾有人作過建商 就是遇過80年代的反轉 差點破產
最後跑來跟所有的親人朋友借錢 才避免被法拍
直到前幾年房市反轉到高點 才把原本賣不掉的幾棟老屋賣掉 把欠債還清

所以家中長輩引以為戒 房子買自己有需求的就好了
除非是有需要 再找好的時間點換大坪數的即可
以剛性需求為主

而且 站在第一線賣方的建商 最有感覺了
看他們的推案量跟開工量就可知道悲不悲觀了
口袋爆炸啦!餘屋滿手!2017首季開工量創新低!《57新聞王》
今年全台房屋推案量,恐銳減近千億元

2017首季開工量最低 真那麼看好為什麼不再多蓋一點呢??

投資在多頭市場 是等賺錢
投資在空頭市場 是等虧損

如果你買在人口紅利增長的地方是等賺
買在少子化人口紅利減少的地方是等虧
(日本跟現在的台灣)

除非有開放足夠多的外資炒房 否則沒有人口基數 根本撐不起不合理的房價
上千萬的房 月付5萬 多少受薪階級負擔的起的(尤其台灣薪資中位數才4萬 平均4.8萬)

p.s小弟是認為下修回1998年 沒人炒作的房價 對房市才健康 仲介朋友們有成交才有收益
交易市場才會熱絡 才不會高房價 造成大家不敢生少子化 台灣生育率已成世界最低
犧牲了未來前景 只學日本以前 造就了短暫的房市泡沫 虛假的經濟幻影~~
看看國外先進國家是怎麼作的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房地產有句話叫「量先價行」

出現窒息量後, 才會看到房價往下掉

因此空空怎麼可能拿房子出來賣, 增加交易量 ??

你這是激將法, 沒人會上當的

不論喊多或空,都不重要,因為手上不見得有或有多餘的房子可以拿出來賣
現在很多想賣房,又卡在價格不夠低,買方也會觀望。
而且即使房價跌很多,看空的也不見得會買,反而是看多或自住需求的在買
如果只有一戶自住,賣了要去住哪? 裝潢、學區、搬家,都是新的問題
賣了之後也買不到跟現在一樣的地點、環境、學區、熟悉度,都是考慮因素。

現在是要賣的還是比要買的多出許多
買賣雙方價錢又有差距,幾十年的房子跟新建案差距不夠大,所以成交量都是自住跟換屋的在撐。

如果有自住跟換屋的需求,應該直接考慮買新建案即可,建材,耐震,屋況都比較好,也只比一些二手屋每坪貴個幾萬而已。
以目前房屋買賣的市場,除非是非常稀有特殊的建案或地點,其實有非常多新的建案可以考慮,也因此一定會壓縮到中古屋的市場跟行情。
應該不是大家都沒賣吧

我就真的把房子賣了

104年賣的

賣完後,我們社區比我晚賣的房子

格局跟我一模一樣,樓層還比我好,價格都比我低
樓主看得少而已,
真有認識幾個,
本來除自住外有留其他房子出租,
要給子女二三十年後成家的,
轉念賣屋的。
至於賣掉只有一間的自住屋,
跑去租房子然後打算二十年後買房子的,
還真有。
當賣掉的價差可以付屋租20年以上~原本要繳給銀行的利息拿來做理財投資
WHY NOT?
kopin0720 wrote:
樓主看得少而已,真...(恕刪)

hahaha9999 wrote:
我覺得你講的裝潢費和...(恕刪)



買房,是為了要自住,是因為負擔得起,是因為值得花錢買生活品質
房價若跌了,上面買房的因子並沒有消失
為何要賣

問問看身邊有房的人,房價確定會跌 他賣還是不賣
房價跌時,有房的人要換屋,也是賤價換賤價,等級不要差太多就沒差多少。
要自住客賣屋 大概就是 失業了/搬家需求/換屋需求/出大事缺錢了 這一類的事
與房價無關吧

當然大部分的人會因此心情不好,覺得很痛苦,覺得早知道晚點買就OOXX
但因此賣房,應該不會吧
真有興趣的話,可以查查看 1990~2003年房價衰退期,有沒有大量自住客賣房
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我老家沒賣,當時鄰居也沒變化


以上都是說自住,買房投資就完全不同了

平凡快樂 wrote:
買房,是為了要自住...(恕刪)

不動産的交易成本很高,含税含仲介費有時高達10%以上,不像股票變現容易,自住型持有者除非是遇到大事了,不然很少會因為市場行情看跌而出售,相反的也不會因為看漲而賣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